马蔚华:管理国际化与企业基业长青



  一、中国崛起需要造就一批基业长青的企业

  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和平崛起的时代,造就一大批基业长青的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需求短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在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乃至军事实力等诸多方面,但最终要归结为企业实力的竞争。当我们评估综合国力,进行资源统计,规划发展战略时,都必须把拥有多少世界级企业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一个不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民族是贫乏的民族,一个不能让全球分享自己产品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世界级企业和它所创造的世界级名牌产品和服务,是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誉赖以传遍世界的最有效的载体。综观全球,世界级企业通常是指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是指那些构成现代商业社会中坚力量的企业。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批实力强大、发展持久的基业长青的企业来支持。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长河中,企业的生死盛衰、分化重组本来就是一道历史风景线。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提供的数据,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但是,大浪淘沙,总有一些企业长盛不衰。比如,美国管理学家柯林斯和波拉斯在《基业长青》一书列举的美国运通公司、波音公司、花旗银行、沃尔玛等18家公司,都历百年而不衰。相对而言,我国企业的寿命要短的多,虽然也产生了少数百年企业,但如果把它们放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比较,这些凤毛麟角的百年老店主要表现为时间概念,它们的规模和实力与国际上许多基业长青的公司还差距很大。有资料显示,我国的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小企业的平均寿命2.9年,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诸如三株、德隆等显赫一时的新贵企业频频败走麦城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锻造我国企业发展的持久力,如何平衡走稳与走好、做大与做强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造就基业长青企业,提升我国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管理国际化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根本

  勿庸置疑,实现基业常青,打造“百年老店”,是中外企业梦寐以求、努力奋斗的共同目标,建立企业风范,造就行业典范,更是企业家们的毕生追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企业做得更长久?怎样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真正实现“基业长青”?《基业长青》一书试图揭示其中的秘诀。该书提出了企业成长的12个迷思,也提出成功的公司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要保存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严谨的企业文化、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不断淘汰自身的弱点、保留竞争优势并付诸行动、要自行培养经理人及优秀的团队,更归纳出“作造钟师,而非报时人”、“拥护兼容并蓄的融合法”、“保存核心,刺激进步”、“追求持续一贯的协调一致”等四大努力方向。这些睿智和灼见,既是当今世界上那些基业长青企业的长生秘诀,也是每一个追求基业长青企业应当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尽管我们的成长与发展面临着特殊的制度基础、体制条件、法律框架、人文环境,我们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我们也有企业成长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我们必须向国外基业长青企业学习,只有将它们的长处内化成我们的资源,通过快速而有效的执行力,我们才会拥有实现基业长青的机会。

  由于历史、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不够高,这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约中国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瓶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无论置身于本土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直接进行着国际化经营和国际化竞争。一位菲律宾企业家曾经说过:“世界迟早会向你走来。在当今的全球市场中,你不用出门就能体验到国际竞争的残酷。”因此,无论是在本土经营的企业,还是跨国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迅速提高自己的国际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我们只有自觉接受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约束,主动地与国际接轨,才能够确立自己应有的市场地位,也只有通过国际化发展,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得到洗礼和锤炼,才有可能实现基业长青。

  企业国际化的内容和手段是非常丰富的,既包括机构国际化、业务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也包括股权国际化、管理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当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是管理的国际化,没有管理的国际化,其他任何国际化都不可能实现。

  第一,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管理之于企业,犹如万丈高楼之地基,是企业从事任何商业活动的基础,也是竞争功力的最后底线。管理素质高的企业不仅能够在经营环境好的情况下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关键是能够在身处逆境时成功摆脱困境。而管理素质低的企业,就象墙头芦苇,遇到风吹草动就东倒西歪,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应对乏术,最终只能黯然退出。国内的德隆、国外的安然、世通等企业的泯灭都反证了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最困难、最崇高的任务是搞好管理。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事实上,国内企业与国外优秀企业最大的差距,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差距,而主要是管理上的差距。我们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沟通机制等方面与国外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长期封闭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中国式管理”已不可能造就全球化时代基业长青的企业。

  第二,管理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在传统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国内企业运营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具有单一性和可预测性,国际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相对较弱,凭借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我们同样可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半径超越了国界,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强,在本国属于合法的事情,在他国就可能违法。而且,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国际化如何才能实现稳健、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由严谨、科学的国际化管理来保证。否则,即使走出了国门,也会因为管理滞后,要么经营上出现严重问题,象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一样;要么水土不服,惨淡经营,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

  第三、管理是企业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的保障。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实质上是管理的竞争。无论是产品、服务质量的竞争,还是价格的竞争,竞争能力的高低都有赖于一种能够支持不断创新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支持和保障。海尔的产品和服务为什么有竞争力,靠的就是规范化的管理。海尔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提炼出了“OEC管理模式”,这种方法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渗透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促使企业、企业的每个员工以及各项工作都步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这种精细化、规范化和效率化的管理方式,为海尔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企业管理国际化的重点

  管理国际化标志着一个新管理时代的开始和一种新管理模式的出现,它对每一管理要素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进行创新。基于国内企业管理的现状,我们必须首先在管理理念、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规则等方面进行突破。

  (一)创新管理理念,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要实现基业长青,必须从理念和核心价值出发。黑格尔认为理念产生物质,这被称为唯心主义。但是,理念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经营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众所周知,研发一个新产品可以领先六个月,创新一个流程可以领先十八个月,而只有理念和文化一流的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领先。因为,一流的理念和文化可以造就一流的组织,一流的组织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可以创新出一流的产品、服务和技术,……,企业只有步入这种良性循环,才能稳健持续地走好每一步,最终实现基业长青。创新管理理念,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深入研究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规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确定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同时,要大力宣扬这些理念,使之转化为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近几年来,招商银行在积极向国外优秀银行学习的同时,十分重视自身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系统地提出和大力倡导了以“因势而变”、“因您而变”和“坚持一个思想、保持三个理性、把握五个关系”为主体的经营管理理念体系。目前,这些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已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在提高资产质量,增进服务效率,有效防范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适应国际化的经营环境,积极进行企业组织架构变革

  在商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扩展、信息技术进步和金融交易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组织制度由最初的业主制、合伙制、向公司制逐步演进,企业的组织形态逐步由手工作坊发展到工厂制度,再到股份公司乃至跨国公司,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逐步由垂直的宝塔式的直线制、职能制向横向的扁平化的事业部制、矩阵结构演变。企业组织制度、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的演变不仅扩大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疆域,而且使财富的创造过程日益完善,经营效率和管理素质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是效率的源泉。我国企业要实施国际化战略,就必须主动适应国际化的经营环境,积极打破传统的企业组织制度、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逐步构建起与国际先进企业接轨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体制,通过组织效率的改进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控制管理成本以及增强市场开拓能力。招商银行在已有的国际化探索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重塑总、分行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将以分行区域管理为主的组织体制逐步转变为既能发挥分行积极性,又能充分整合全行资源优势的扁平化组织体制,逐步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品创新和市场细分要求的高效率的组织架构。今年,我们开始在个人银行业务组织管理体制上进行事业部制的改革探索,成功后将把事业部制扩展到每一个业务管理条线。

  (三)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夯实现代管理的基础

  管理国际化需要把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一般而言,国际化管理没有诸如爱国精神、民族意识等资源可用,它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下,我们必须跳出经验管理的窠臼,积极推进科学管理,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数理化和工程化,要高起点地引进和应用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加快建立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夯实我国企业管理的技术基础,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招商银行在推进管理国际化进程中,非常注重国际先进银行现代管理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比如,我们引进台湾中国信托银行的管理团队,合作开发信用卡业务;利用美国国际集团(AIG)的管理技术,合作发展企业年金业务;与全球著名的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法国科法斯集团全面合作,[email protected];从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公司引进了国际先进财务系统,从穆迪公司和IBM公司引进了先进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和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等等。我们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不是单纯地走技术引进的“洋为中用”道路,而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马蔚华:管理国际化与企业基业长青

  (四)尊重和遵从国际游戏规则,积极进行战略调整

  如果说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我们可以较少考虑国际惯例,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必须学习、尊重其他国家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等制度,必须按国际化的游戏规则来规划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经营行为。因为,国外的各种法律、政治及经济规则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以银行业为例,过去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资本观念,几乎不考虑巴塞尔资本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要求,一些银行即使资本充足率水平很低,也拼命地抢占市场份额,追求资产规模的高速扩张。大多数银行认为,只要有了规模和速度,银行就会有利润。这种不遵循国际游戏规则的做法使我国的银行业付出了惨重代价,导致了不断积累的金融风险和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从国际经验看,资本约束是商业银行稳健、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资本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管理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为了在资本约束下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招商银行在大力强化资本观念,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科学分离和计量各类风险的同时,主动进行经营战略调整。从今年开始,我们全面推进资产、负债、客户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并将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作为战略调整的切入点。

  总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国内企业要实现基业长青,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而要实现国际化发展又必须首先从管理国际化入手,管理国际化是造就我国基业长青企业的基础和必然途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90813.html

更多阅读

马蔚华:更多未完成的可能

     执掌招行14年创下多项纪录  表面看来,董事长才是银行真正的首席执行官。但在招行,扮演这一角色的却是行长马蔚华。这在中国银行界实属稀有。这样一种管理架构既成就了招行,也成就了马蔚华—行长既独揽大权,又自担风险,拥有更

马蔚华:管理国际化是趋势

     朱敏:当国内经济转型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宏观调控的难度可想而知,进退两难。  马蔚华: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高速度,2000年以来,银行贷款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0%。但要实现经济转型,就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适当降下来。大家开车走弯路

马蔚华:中资银行国际化还应立足本土

中证网讯 近日,招商银行[12.73 0.39%]行长马蔚华受邀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发表了题为“中国银行[3.55 0.00%]业国际化发展”的演讲。他认为中资银行应抓住机遇国际化,但首先要立足于做好本土的业务,在此基础上再酌情考虑海

马蔚华:银行支持房地产应理性

“作为国家和政府来说,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是希望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作为金融行业来说,对房地产业也应该保持理性的支持。”5月19日,招商银行[12.73 0.39%]行长马蔚华在出席“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10香港论坛”时做出上述表示。 这次

马蔚华:闯荡华尔街

在招商银行[12.73 0.39%]的十二年,马蔚华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他心无旁骛地经营着招行。近十年,招行不但在国内赢得了市场和品牌,也在华尔街赢得了机会 马蔚华:闯荡华尔街 文/本刊记者 李 斌 摄 影/张 晶 2008年10月8日,历经

声明:《马蔚华:管理国际化与企业基业长青》为网友低调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