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沿海经济重地,广东自然是内陆城市招商的追捧之处,目前,有近百个城市在广东设立了招商办事处。外地招商团频频抛出橄榄枝,粤商最看重的是什么?又有哪些内陆城市在招商争夺战中最为粤商青睐?面对内陆城市派出的大批“招商小分队”,正在进行“双转移”的广东又该如何应对?
![投资价值洼地 寻找投资洼地要因地制宜](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25782528671.jpeg)
“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榜单发布方的主要负责人左书舟表示,“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评选指标主要包括:政府行为,包括考察粤商投资企业的政策及诚信度、服务和效率、投资软硬环境等;企业在粤商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粤商在当地发展态势;已投资数量规模、经营成本;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金融信贷的外部环境;市场拓展、科技人才、区域发展和城市辐射力等发展潜力进行考察。“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评选主要从政府行为、经营成本、外部环境、发展潜力四方面进行考核。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转移是一个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的过程,企业转移的核心动因是微观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左书舟表示,根据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的调查,吸引粤企去内陆投资的主要原因有三:首要的就是为了利用已有的品牌开拓内陆广阔的市场,在那里直接投资开厂,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扩大产品销路;第二,这些内陆城市有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丰富的人力资源;第三,内陆政府优惠的政策和不断提高的政府服务水平。 而对招商城市来讲,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那就是要因地制宜,能够取长补短,又不超出本地承受能力。刘吉宇打了个比方,“我这里是三年级,招个一年级学生来,他跟不上,招个五年级的学生来对他也不公平。具体到河南这个农业和人口大省,家具、皮具、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依托郑州铁路枢纽的现代物流业是最适合的。” 另外,专家提醒企业,投资动机要纯,不能投机。只为转嫁污染或骗取当地优惠与补贴,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