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短寿的七种原因
许多民企寿命不长,是众所周知的事。在这里,我并非要揭已故企业的伤疤,只是希望活着的企业能活的更长。当我们走过荒草纵生的旧地,当我们驻足于物是人非的楼前,我们能体会到每家企业倒下时的悲壮,会痛心地思考这是为什么。
一、长期高烧不退---脱水死
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那一阵子,市场上商品短缺,但购买需求增长,企业只要有生产都会挣钱,胆子越大产的越多就挣的越多,这种过渡机会误导了一些老板,让他们误以为企业挣钱本来就是这么简单。这种“产的越多就挣的越多”的逻辑,是一些老板对市场的错误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促使了老板盲目增加投资,利用当时各种宽松环境,在短时间内将企业做成大而全,奔命于搞多元化、搞一条龙、成立集团等等。再加上这阶段产品好销,利润也高,企业根本不在乎什么“管理效益”,有些老板几乎是置企业管理于不顾,当时就有许多企业老板兴奋地将自己正在读小学的儿女拉进企业,理由就是“钱都这么好挣还读什么书”,对企业内部发生一些如拿回扣或贪污等腐败现象,也是采取“养饥饿的老虎不如养快吃饱的老虎”的放任态度等等。总之,老板认为钱会一直这么好挣,市场会一直如此美好,企业也会一直如此美好。
这些企业只扩张不夯实,实际上是一直处于高烧不退状态,表象的繁华与内部的虚弱形成极大的反差,此时的企业根本没有抗风险能力,而老板却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政策、金融、市场等不管哪处刮起不测风云,都会引发这些企业暴病而亡。
二、组织功能紊乱---衰竭死
有个老板,在创业初期十分理性,选项准确,发展稳健,在不久的时间里,其下属就拥有多家机构。在下属机构增加的同时,公司的日常事务自然也不断增加,这时老板的职能不仅没有调整到驾驭全局和总体控制上来,反而陷于日常事务中,老板天天都在解决企业里不断发生的显而易见的小事,而无法顾及下属机构的一些重要的事,这些重要的事久拖未决之后,只好由下属机构的主管苍促处理,一段时间过后,这个老板根本不知道下属机构哪个赢利哪个亏损、公司资金状况、资金流向、下属机构都在忙些什么等等大事及重要的事了。
在老板对全局失控以及下属机构各自为阵持续一段时间以后,公司在管理、资金流动、产供销、外联等各方面都表现的异常活跃,但这种活跃是公司经营失调后发生的剧烈振荡,是一种已经无法保持相对稳定的混乱现象。这时老板试图挽救颓局,频繁进行机构重组拆分、项目上下马、投资增减改变、资金调配改变等大事,决策表现的很随意,实际上是已经难以控制不得已而为之。到最后,企业的大事小事都千丝万缕般纠缠在一起,取舍之间,对错的界限已经模糊,做一件大家认可的事,也会给其它方面带来巨大损失,纠正一件错误的事,同样也会给其它方面带来不小牺牲,企业里的任何事,做或不做都难以定夺。
企业的这种表现,已不是生命力强的象征,而是垂死挣扎的症状,这种症状终将导致企业疲惫进而衰竭,不治而终。
三、经营管理凝固---窒息死
有一类企业几经发展之后,一切就固定了,固定的组织架构、固定的管理模式、固定的管理班子、固定的岗位设置、固定的办事流程、固定的规章制度等等。固定不是不好,相对固定是企业规范的一种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类企业不同,表面上规范,实际上是僵化,整个公司没有一点生机,没有一点朝气,经营管理没有任何弹性。它既使遇到好机会,也只是眼睁睁看着同行像滚雪球似的发展,而自己还是无动于衷;既使遇到市场有新需求,或者产品理应更新换代了,大家仍然不愿去“冒险”;既使公司现行的管理被许多事例已证明有失误,但大家还是保持将错就错。也不是公司里所有的人都不会审时度势、都不会发现问题、都不想去改变现状,只是任何观点都达不成共识,任何方案都取不得一致,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他人,任何部门都没办法说服其它部门配合,大家永远工作在固定的模子里,谁都打不破这框框。
这类企业谁都玩不转,大家都只能无奈地以不变应万变,只能用一种套路去对付一切,没有什么能够激活公司新的生命力,大家都坐看管理凝固成一潭死水,企业像鱼儿在缺氧的水中窒息死去。
四、鲤鱼跳龙门---摔死
曾有一家企业,在老板辛勤耕耘几年之后,公司取得颇好业绩,在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淀,因行业的原因,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已受到限制,这时老板不得不为开辟其它项目做准备,通过分析,条件具备,于是老板选择投资了一个新项目。
应该说,老板对新项目的选择是正确的,策划是远见的,整个过程组织周密、推进顺畅,包括对企业投产前后的损益计划也客观,得到大家一致肯定。但不巧的是,就在新产品上市的时刻,同行业进行了大规模促销活动,这种情况给新项目的预期利润造成冲击,公司赢利计划受到严重影响,在市场开发上的投入也大大增加。面对现实,老板保持冷静坚持了一段时间,老板的这种表现是个榜样,给这支新团队树立了信心,也激发了团队的创业斗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按预期进度开展。
但就在众人烧水烧到99℃,就差1℃要烧开的时候;就在新团队万米赛跑中,已突破了体能极限要冲向胜利的时候,老板突然做出了收缩市场网络、减少客户铺底、取消促销活动、精简公司人员等决定。
因老板仅差一点力量,或仅差一点毅力,或仅差一点信心而跃不过这道坎,总之,在迈前一步就是柳暗花明的时刻,他选择放弃了,造成了前期的投入化为泡影,已积淀的资源全部浪费,团队的信心受到莫大打击。此后,不仅新项目规划彻底被打乱,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原来公司的经营也受到了影响,结果新旧企业经营“齐头并下”。
五、作茧自缚---捆死
曾有位老板,凭借自己对某个行业的挚爱,办起了企业,经过几年发展之后,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时,这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许多竞争对手在闻到市场浓烈的火药味后,深怕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有危险,纷纷进入其它领域经营。
而这个老板的分析不同,他认为其它行业的竞争虽然没有这个行业激烈,但毕竟自己陌生并且不感兴趣,在竞争对手都从这个行业分流的时候,更是自己争当行业老大的好时机,于是反其道而行,继续在这个行业增加了投资。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之后不久,这个行业因产品过于成熟、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成本过于透明等原因,发生了行业性的亏损,作为这个行业的老大首当其冲,受到重创,企业从此一厥不振。
六、军阀混战---决斗死
民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每个行业最终都需要领袖,当然这其中有些是企业自封的,有些是某个机构评定的等等,既然当了领袖,就自然想一统天下,就避免不了要发动战争。
有人戏言中国的企业是“内战内行,行战外行”,其实还是过奖了,中国民企的商战方式一般还是很传统的,打消耗战的居多,只进攻不防守的不少,基本上是与竞争对手比实力谁更强、比毅力谁更久、比气魄谁敢亏等,可以做到不惜成本“你微利我就保本、你保本我就贴本”。总之,就是自己战到奄奄一息也要压过对手,只盯准打遍竞争对手后就可以称王的崇高目标。可就没想到老对手一个个倒下了,新的对手又像春天的野草一茬茬地长出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状况。
在这种武士决斗式的非理性的恶性的商战中,整个行业受到了伤害,公平竞争法则、市场经济及道德秩序等等都受到破坏,除去现场战死的众多不幸的企业不说,既使你带着伤痕累累称王了,也避免不了“秦不过二代”的结局。
七、利诱威逼---陷害死
曾经有个经营堪称优秀的小企业,被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大企业盯上,大企业承诺其一部份订单就足以让小企业“撑饱”,要求小企业放心地做他的配套供应。这种机会当然是小企业的老板求之不得的好事,小企业确实很快放弃了其它客户,专心为大企业服务。可大企业等到小企业死心踏地跟定自己之后,就开始以各种甜蜜的借口向小企业拖欠货款了。经过一段时间,小企业就无力支撑了,陷入做也是死不做更死的绝境。
这种重量级别悬殊过大的合作,在诚信不足和法规不够健全的时候,一些小企业就有可能像一只小鱼跑进鲸鱼的嘴巴里,活生生的被吞食却不留任何痕迹。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还有些小企业在不留神间,被内部失控的管理、被竞争对手恶劣的手段、被设圈套的外部公关事件、被沉重的借贷、被某些单位或人员无穷尽的“关心”等等,都会造成痛苦抑或安乐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