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警钟为谁而响--快速消费品安全危机分析



2005年上半年快速消费品安全问题就像瘟疫一样突然泛滥成灾,先是“苏丹红”风波搞得人心惶惶,再到眼前的“过期奶”事件风声鹤唳,一时间政府部门挠破头皮,消费者忧心忡忡,生产厂家也草木皆兵。安全问题,对快速消品生产厂家而言就像戴在头上的“紧箍咒”,一旦犯错市场败退、品牌失信各种危机便接踵而来。   

  事件回顾 

  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在359种食品中发现工业用染料“苏丹红一号”并下令挥手,宣告苏丹红风波暴发,随后“肯德基”、“麦当劳”、“亨氏”、“联合利华”等著名品牌均卷入其中。 

  3月7日,江西某消费者状告宝洁旗下的SK2涉嫌虚假广告和含有腐蚀性成分,费者宣称使用SK2 28天后,并未如广告宣传的“肌肤年轻12年,细纹减少47%”,反而出现了皮肤瘙痒和部分灼痛。 

  3月14日,全球性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消息称,卡夫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乐之三明治饼干和金宝汤公司所生产的金宝黄玉米汤,在中国市场采用“双重标准”,销售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 

  3月20日,根据美国一个医疗项目研究发现,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普通型速溶茶的氟化物为6.5ppm,大大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饮水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4ppm的标准。 

  4月14日,中消协针对今年发生在南京、银川和上海的三起儿童因吸食果冻致死事件发出警示,呼吁经营者改变果冻形状,重新设计产品包装。 

  4月15日,美国弗吉尼亚技术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称,高露洁和宝洁旗下的佳洁士牙膏的部分产品含有三氯生,三氯生与经氯消毒的水反应生成哥罗芳可能致癌。接到警告后部分涉及产品开始在英国超市下架。 

  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雀巢公司生产的“金牌3+奶粉”被指碘含量超标,事后雀巢公司态度强硬,导致媒体的口诛笔伐和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6月1日美国FDA发出警告,称日新贸易公司的麒麟茶饮料中检查到一种牛奶蛋白,该成分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是麒麟茶饮料并没有标明含有该成分,FDA要求在全美国范围内回收这种饮料。 

  6月2日,维他奶因为使用过期原料遭媒体暴光,并遭到了上海市卫生及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此的处罚,随后维他奶(上海)有限公司向松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上缴了61.2万余元罚款。 

  6月初,上海市质监局抽查了172家企业生产的172种桶装饮用水,基本覆盖了上海市厂家生产的桶装水产品,结果有68种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9.5%。其中微生物超标情况最为严重。 

  6月5日,河南电视台首先报道了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将过期奶回炉并用于销售,随后又称光明被发现“早产奶”。 

  6月16日,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罗湖分局等单位接到群众举报,称著名的哈根达斯冰淇淋蛋糕是由无卫生许可证的小作坊生产的,随后执法人员发现这个环境恶劣的小作坊就是哈根达斯的“加工厂”。 

  7月5日,天津河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三鹿酸牛奶”批发点内一举查获了近900箱涉嫌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这些“三鹿原味酸牛奶”的生产日期赫然标注为2005年7月6日。 

  以上一连串的快速消费品安全问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接连爆发,几乎每个月都有大事件发生,在老百姓担忧自己还能吃什么还能用什么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问题在人们的周围作祟?安全问题的结症到底何在?

  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有句古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面对快速消费品的安全问题,不论是政府监管部门、新闻媒体还是消费者,把生产厂商对待问题的态度都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各生产厂家的态度的确不尽一致,有的态度积极,有的态度消极,有的态度既不积极也不消极。例如,光明回收奶事件发生以后光明就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态度,主动向消费者道歉,主动和媒体沟通,以及很快地查出了问题的原因。与光明相类似的还有在“苏丹红”风波中的肯德基,三氯生事件中的高露洁等等。态度消极的代表有雀巢奶粉,在碘含量超标事件发生后,雀巢没有和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而是选择了回避的态度,拒绝想消费者认错,不肯退换有问题的奶粉,最终在经历了“消极应对——积极自辩——公开道歉——只换不退——被责令召回”的“变脸表演”之后,雀巢损失惨重。态度既不积极也不消极也大有人在,例如哈根达斯、卡夫、立顿、麒麟等,他们一般选择的做法是能躲的就躲,能藏的就藏,能压住的就压住,能回避的就回避,没有和政府相关部门绕圈跑,也没有和媒体针锋相对,对消费者的态度也不温不火,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动回应。 

  从表面来看,认错态度好的受的损失要小一些,而认错态度不好的损失要大一些。基于对中国消费者逆反心理的一般认识,安全问题暴发后消费者需要得到的是第一时间的尊重和道歉,这时候生产厂商选择强硬的态度只会适得其反,而采取安抚的态度可能给赢得人心增加筹码。因此很多人把态度看成是危机公关首要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果这么简单的看待问题的话显然不是很彻底和深刻,态度当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切以态度论,那未免想的有点幼稚。态度是一个大人对待小孩子犯错误时候要考量的标准,但是换在了一个成熟企业的身上,更应该总结的是发生错误的原因、根源与后果,以及怎样提前预防错误发生,怎样把错误的损失减到最低点以及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亡羊补牢,尤未为晚? 

 警钟为谁而响--快速消费品安全危机分析

  如果说态度是危机公关的第一步,那么补救则是接下来解围救市的关键之举。各企业在遭受危机的时候都采取了一系列的“亡羊补牢”的措施,例如,光明回收奶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的危机公关,向消费者发布至歉声明企图挽回消费者对光明的信心,整顿郑州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人员,向各大媒体澄清事实,在央视冠名广告重塑品牌形象等等。的确,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光明的损失,但是有些东西是可以补救的,有些东西却无法补救的。就像一个正在发育的人,遭到了疾病的袭击,有的可以及时的治愈,而有的就算治愈了也会落下终身的病根,有的则根本治愈不了。 

  如果企业在刚开始抚育“小羊”的时候采取的就是科学的、健康的方法,那么在“小羊”成长过程中就不会有什么大疾大病爆发,“小羊”的对疾病的抗力和免疫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亡羊补牢”这四个字,“亡”字比“补”字更重要,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亡也就不需要仓促的去补,而且补的了一时补不了一世,如果把赌注压在补上,对企业而言无疑风险太大,所以怎样堵住“亡”才是企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谁来给消费者定心丸? 

  快速消费品安全问题不断频发后,业界对此的讨论也进入了一个高潮。其中安全问题爆发的原因是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媒体、专家等讨论的热点。其中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把原因归咎于企业,如管理上的疏漏、生产技术上的落后、安全意识的薄弱、社会责任的缺乏等等。的确,维他奶使用过期原料、光明回收奶事件、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哈根达“厕所门”等事件的爆发都可以归咎为以上一种或几种原因。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是市场监管力度不足,把责任归咎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体制不规范、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等。这些原因使得有的企业可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有空子可钻,可以冒险打擦边球。在问题暴露后政府的惩罚措施不够严厉,导致企业在安全问题上屡禁不止,屡屡有企业抱有侥幸心理。 

  不可置否以上两种原因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们认为企业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为”,可见就算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就算政府“乱世必用重典”,企业如果不能做到自我约束的话,仍然可能逾越雷池。 

  同时,这个问题还不能忽视消费者的感受,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有消费者笑称现状是“蔬菜里有毒素,荤菜里有激素,饮料里有色素,消费者心里最没数”,有的时候不是消费者没有维权的意识,而是没有维权的途径。消费者在其中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从快速消费品的外表上判断产品的安全性,这就大大转嫁了消费者的安全风险,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心,最终失去的必然是市场和消费者。所以,消费者真正的定心丸不是自己给的,也不是政府给的,而是生产企业给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助理,联系电话:021-62679005,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9623.html

更多阅读

《曾许诺》读后感---诺言为谁而许°爱因谁而殇 曾许诺.殇 txt

诺言为谁而许,爱,因谁而殇看了《曾许诺》,“山经海纪”系列第一部,再一次领略到了桐华“古言天后”的真功夫。我喜欢历史,却很难耐着性子看些正史纪录片。反倒衷情被演绎了的文字和电视,史实虽没那么权威,但好在精彩,抓得住人的眼球。唐宋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谁而鸣出自哪里?

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壹段著名的布道辞句:“谁都不是一壹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No man isan island,Entire ofitself.Each is apiece of the continent,A

“你在为谁而工作”大讨论 质量大讨论工作汇报

你在为谁而工作“你在为谁而工作”,这是一句很现实的问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我们都应在工作中享受乐趣。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我想,因每个人思想观念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心态应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在工

2008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点评 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2008年十大危机公关案例点评现代社会,危机四伏!2008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各个行业,危机频发。我们不禁要问,危机如何这般肆无忌惮?危机诱因何在?危机来临时组织如何应对危机,转危为安?“目前为机,转瞬无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当一次次危

声明:《三星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警钟为谁而响--快速消费品安全危机分析》为网友梦醒处泪染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