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炒股”,温州人“炒楼”。温州人在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掀起了"温州旋风"。从性质上来说,这种投资更像"游资",更像股市上的"过江龙"。温州人“炒楼”的模式归根到底是一种投资的思路,一种寻求财富增值的方式。
I 温州客要“通吃”博鳌别墅
11套别墅是顺利卖出去了,并且作为标王的C301号别墅以1500万元、高于底价50%的价格成交。但是,现场的几十名记者却感到很不过瘾。 因为这次拍卖活动的主角--声称要一把买断全部11栋别墅的神秘的温州商人并没有现身。 这天10月15日,地点是北京王府饭店。 这里正在举行海南博鳌别墅拍卖活动。拍卖的是今年4月份在海南博鳌举行亚洲论坛时供参加论坛的顶尖人物居住的别墅群中的11栋。其中面积550平方米的C301号别墅是泰国总理他信的下榻之地。 今年4月11日至14日,在博鳌举办了亚洲论坛首次年会。我国政府总理朱?基、韩国总理李汉东、泰国总理他信以及各界人士1000多人出席。这次盛会的举行,使博鳌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举名闻天下。这里已经被确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可以想象,在这个风景旖旎的海滨小镇,每年都会有政府要员、学术泰斗、企业界精英徜徉其中。 "别墅的买受者不但会拥有一片物超所值的物业,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会获得亚洲论坛的普通会员资格",这次拍卖活动的组织者北京建亚世纪拍卖有限公司的谢梅小姐向记者介绍说,"到论坛再次举办的时候,别墅的买受者就可以以'地主'的身份同参加论坛的精英打招呼,说一声'欢迎到我家作客'。你想那种感觉该是多么惬意。" 优美的环境,灿烂的"历史",具有诱惑力的将来,为待拍的11栋别墅蒙上了金色。拍卖当天,吸引了30家单位和个人前来竞拍。 竞买者心在别墅,而采访拍卖会的几十名记者却另有所思。吸引他们的是此前盛传的一则消息:有一个神秘的温州人致电拍卖公司,要求一把将11栋别墅全部买下。 此前,北京建亚世纪拍卖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说,在这11栋别墅的推介过程中,有一位温州商人打来电话说:你们这11栋别墅也别单独拍卖了,给个价钱,他可以一把买下。 言语中尽显财大气粗的豪气。 至于在这次拍卖活动中神秘的温州商人为什么没有现身,谢梅小姐介绍说,大概是温州人怕露富,"通吃"的消息传出以后,许多媒体都作了报道。这大概是惊动了那位神秘商人。于是就可能采取别的方式进行竞买,比如委托北京当地人。总之,温州人的行为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 全国楼市劲刮“温州风”温州商人横扫全国房产(小标题) 虽然此次博鳌别墅拍卖活动盛传的"通吃"温州客并没有现身,但这一传言本身却成了温州商人大踏步杀向全国房产的最好注脚。 谢梅小姐介绍说,在拍卖活动中,拍卖公司专门到温州进行了推介活动,在温州人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有许多温州人到海南实地考察了待拍的别墅。 谢小姐说,温州商人富甲天下,并且具有敏锐的投资眼光,博鳌别墅诱人的升值条件,温州商人不可能视而不见。因此,拍卖公司专门选择了温州展开推介活动。 谢小姐的判断自然有她的道理。3月底4月初,温州人赴京购房团就在首善之区的北京掀起了一股热潮。 3月29日,温州人赴京购房团首批50人抵达北京,随即散到各大楼盘前讨价还价。温州购房团考察的都是位于北京CBD商圈、南城广安大街、奥运村和中关村等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中高档楼盘,每平方米最高均价达上万元,最低均价也在7000多元。而购房团的成员多是温州地区的私营企业主,其中约有80%意在投资,期待通过出租、交易等形式在若干年后获取回报。 温州人两天的北京之行留下了这样的"战果":成交房屋15套,成交金额2000多万元。这只是温州人此行计划购买量的30%,剩余的70%又飞回了温州。 4月底,又一批温州人到了北京,他们怀着同样的目的,考察北京的楼盘。不过此行的人数比上次有了明显增长,达到200人。 温州人在北京房地产界掀起了一股旋风。 温州人的北京之行只是他们在全国掀起的"温州旋风"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温州人组织的异地购房团已经在全国许多城市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海口、苏州,还有山东的威海、日照等等。 温州商人异地买房甚至引起了香港富豪李嘉诚的注意。李将其在香港开发的豪华物业向内地人进行推介,希望吸引内地富豪到香港置业,其中就包括温州人。 随团到外地看房、购房,在温州成了一种时尚。 财富创造欲望(小标题) 温州人有多少钱,恐怕是一个难以搞清的数字。有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温州个人财产超过1个亿的就有260多人。而全体温州人拥有的资金,银行方面提供的数字大约有1000亿左右。 当然,这还只是温州人存在银行里面的钱。温州人自己估计,他们的钱远远不止这些。一方面,温州人更相信民间自发组织的信用链条,更多的资金可能在自发的、地下的信贷循环中流通,真正存入银行的,未必就占很大比例。再者,还有相当数量的温州人在外地经商,可能就地储存自己的资金,并没有体现在温州当地银行的账面上。因此,用保守的口径来估计,温州人实际支配的资金大约1500到2500亿之间。 温州人对财富追求的欲望可能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无处不在的温州人就可以看得出。在温州人的眼中绝对是"致富才是硬道理"。为了发财他们可以干别人认为是十分低贱的活儿。从修鞋匠、擦鞋匠,再到洗头房、洗脚房,哪一样不是温州人率先干起来的呢?就在人们鄙视的眼光中,温州人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同时,温州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有聚敛财富的伟大创造力。回顾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致富机会都是个头矮小的温州人发现的。 如此庞大的资金,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寻求更大的回报。于是,购房置业就成了较为安全可靠的投资保值增值方式。在温州经常出现一个楼盘的图纸还没有出来,就已经有人抢购的现象;而温州的房地产价格也高得离谱。据调查,温州市重要地段的房地产价格,已经与大上海的相应地段的房地产价格不相上下。 温州市房产局市场管理处的赵处长在分析温州人跨地区购房的原因时,总结了四点:一是温州人经过20年的创业,手头很有钱,特别是温州郊县地区,很多有钱人送子女到上海、北京求学并购房安家;二是把手头闲钱投资房产,获得高租金的投资回报;三是温州市现在的房价涨势过快,房价普遍偏高。仅以商铺为例,上海四川北路一带商铺每平方米售价2万元,而温州市公园路、信河街一带的商铺却高达3万元左右;四是温州市地方小,每年开发的15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中的优秀楼盘并不多,这就为本性"遨游四方"的温州人选择上海、北京提供了机会。 II温州人“占”上海(大标题) 在上海房地产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在上海做生意的温州夫妻,在家庭财产方面实行AA制,各自都有自己的产业。一天吃早点时,丈夫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某黄金地段有一座新建楼盘即将发售。于是他就在餐桌上进行了投资分析,发现这座楼盘有相当好的投资价值。丈夫当机立断,立即赶往发售现场,花900万元买下几套。回家给妻子一说,妻子也觉得很有投资价值,于是下午妻子又跑去,签下了1600万元的合同。 这则故事真实与否无法考证,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感受温州人的富足与果敢。 上海房地产商人敏锐地觉察到了温州人带来的巨大商机,立即加大力度将自己开发的物业推到温州人面前。2001年9月举行的温州秋季房展会虽然是温州本地楼盘的一次展示,但还是吸引了上海的几家著名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展。温州人的表现没有让上海人失望,房展会后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参加展示的楼盘虽然只占参展楼盘的8%,但成交量却占到了两成。温州人对上海物业的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上海房地产界的"温州热"迅速升温。2001年12月,上海房地产商人分别在上海、香港、温州三地举办楼盘展示会。温州人再次显示了自己强大的购买力。12月15日,温州市购房团又一次杀到黄浦江边。据媒体报道,那是短短几个月内的第七批。 现在,在上海房地产界,"温州牌"似乎成了一个十分有力的营销助推器。"温州旋风"也有越刮越猛之势。据《房地产报》的报道,浦东有一个楼盘二期共有200多个单元,其中60%的单元被温州人购买。 在上海,温州人不但在住宅上大量投资,还将目光转向商铺。尽管商铺的投资成本要比住宅高,但回报也高,所以,一些真正的大腕更看好商铺投资。47岁的温州人黄爱国被称为"铺王",1986年,他从温州市运动鞋厂辞职,以48万元的年租金租下温州杏花楼1-6层店面,共4000余平方米,改造后出租,获得丰厚的利润。 1993年,黄爱国转战杭州,1994年夏天,又移师上海,他与人合伙租下上海红双喜集团8000多平方米商业用房,租金价格1.1元/平方米/天(建筑面积),其中4000多平方米做商铺用,并签下11年的租赁合同,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温州人到底在上海购买了多少房产,无法准确统计。但是,温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一位管理人员说,根据自己的经验,每年约有4000名购房人将目光投向上海楼盘,按每人平均购买一套50万元的房子计算,温州市每年就有约20亿元的购房款进入上海楼盘。1020 撒钱是为了生钱(大标题) 温州人大把撒钱购买房产,当然不会仅仅是为了寻求一个安身之地。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辟一条投资渠道,使自己手中的财产保值增殖。这一点从温州人购买的热点房产的特征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温州人热衷的房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一手楼盘,价值50万元左右并且能够提供按揭的最受欢迎;二是购买的多是位于市中心的高层公寓楼,而大型豪华办公楼则少人问津;三是关注楼房的质量、投资回报率及教育设施的配套情况;四是热衷于沿街店铺和市场摊位。 接待过温州购房团的房产销售人员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温州人买房,许多都是几套十几套地买,并且他们基本上不看房型,只是粗略地看看楼层和结构。 对户型不关心正反映了房屋购买者并没有自己长住的打算。而几套几十套地购买,正是投资趋向的直接体现。 缘深(上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依政先生向记者介绍说,在1999年,在浦东每平方米花4000多元就可以买到满意的房产,到了2002年,买相同档次的房产每平方米就要掏7000多元了。两三年间,上海的中高档房产价格上升幅度达到50%以上。显然,先期购房者是大赚了一笔。 上海的房产价格上升应该有温州人的"功劳",而温州人也肯定能从房产价格的上涨中分到不小的一杯羹。 即使是为了居住或者为了子女教育而购买异地房产,温州人也将投资的理念贯穿其中。有一位个体老板在上海买下一间商务楼,说是为儿子"读大学"做准备。旁人不解,他便算了一笔账:从现在开始出租商务楼,10年以后所得的利润刚好供儿子念大学。儿子到了读中学的年龄,就把他送到上海,"儿子不一定要回到温州来。即使大学毕业在上海找不到饭碗,他还可以依靠那间商务楼开一家公司。" 一间商务楼,不但为自己的经营活动提供了阵地,保证了以钱生财,而且对儿子的"钱景"也进行了系统规划,这就是温州人的投资理念。 770有人过了"五关" 有人走了麦城(小标题) 故事一。 黄老板乃温州乐清人,1986年抢滩上海,从批发小纽扣发展到做汽配、机电生意,如今的身价值上千万元。有一天,当他沿着苏州河观景时,鼻子里再也闻不到昔日的臭味,而且发现有人在河畔垂钓,他马上意识到苏州河边的楼盘一定会升值,便毅然买下了12套沿河的小高层。今年7月,苏州河畔的楼盘大幅上涨,黄老板狠狠地挣了一笔。 故事二。 来自温州的洪老板财大气粗。他认定上海地铁沿线的楼盘最有升值潜力,便在地铁一号线附近购了十几套房子,投入将近500万元。他满心喜悦地坐等财源滚滚而来。应该说,洪老板的思维定势和决策都不算错,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数。就在地铁沿线地价升值之际,开发商却在那儿盲目开发,市民也一路跟风,大量拥入该地区,最后导致地铁营运跟不上,乘地铁的人就像下饺子。这样,上海地铁一号线周边的楼盘开始滞销,一些楼盘有价无市。洪老板正巧撞入这张楼盘变数的网中。如今,他只能干瞪着眼,天天烧香拜佛,企盼"柳暗花明又一村"。 420III 温州人的冲击波在股市上有一个俗语叫做"游资",人们形容它是"过江龙",意思是说它游走不定。这条"过江龙"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波澜。伴随着"过江龙"的是股市的大起大落。因此,人们对"游资"是既喜爱,又害怕。温州人投资的虽然是不动产,但从性质上来说,这种投资更像是"游资",更像股市上的"过江龙"。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对人们的投资理念,乃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先进的投资理念(小标题)记者在北京采访时,曾就温州人组团到北京购房一事与出租车司机闲聊。出租车司机的话语中充满了不满情绪。他告诉记者,北京的房地产价格奇高,三环路以内的房产,每平方米的价格动不动就在万元以上,一般的也在六七千元,一般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胆量问津。"这些都是外地人搞的",那位出租车司机说,"全国人民都想来北京当'地主',那北京的房产价格还能低了?""温州人更有钱,听说都是一掷万金的主儿。他们来了,更是没有北京人的好日子过了。他们还不得把房价抬到天上去!"且慢抱怨。起码温州人的经营理念、投资理念是很值得学习的。就拿温州人组团北京购房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吧。其实这是《温州晚报》策划的行动。按照一般的理解,既然要参加购房团,就要向组织者交纳一定的费用。但是,温州商人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如果组织者不掏钱,那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团呢?事实上,购房团成员的费用是由组织者出的。购房团在北京两天每人共花费1180元,全部由组织者予以"补贴"。当然,购房团的组织者也不是"活雷锋"。他们并不是拉着购房团的成员随便去看一座楼盘。要想让购房团看你的楼盘,对不起,开发商请付广告费。北京一家开发商声称,为了"迎接"购房团的到来,他们投入了200万元的广告费。当然这家开发商也不亏,温州人北京一行,购买了他们价值500万元的房产。更重要的是,那些温州人肯定会在亲友中间相互推荐,他们将来会利润滚滚。这家媒体是去年发现这样一条赚钱之道的。他们通过在自己媒体上做广告的形式,将上海的楼盘推荐给温州人,同时,又通过组团的方式,将温州人拉到上海的楼盘面前。如此一倒腾,本来可望而不可即的上海开发商的广告份额,就轻易弄到了自己名下。去年8月8日这家媒体第一次组团到上海看房,到年底已经收到上海开发商的近500万元广告费。他们支出的组团费与这笔广告费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温州晚报》的精心策划,使媒体本身、购房者、开发商实现了多赢。温州人的精明令人钦佩。1000警惕泡沫风险(小标题)对温州人赴京购房行为,北京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刘云飞总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刘云飞总经理说,温州人在北京购房,对于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重大的。首先,有利于刺激北京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繁荣。大量资金的涌入将激活房地产交易,凝聚人气,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进入房地产市场。其次,有利于消化部分高价位的空置房。温州人购房主要集中在CBD、广安大街、亚运村和中关村等地的中高档楼盘,将降低部分高价位楼盘的空置率,盘活资金,实现开发商资金的良性循环。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开发商开阔视眼。温州人北上购房,说明北京的开发商已经不能光盯住北京客户,而是要四处看看,考虑外来投资者的需求,使得产品更具有通用性。同时,刘也表达了自己的些许担忧。他说,温州人掀起的购房热潮可能会造成某种假象,使得开发商忽视大部分客户的要求,去迎合小部分客户的需要,顾此失彼;温州人掀起的购房热潮可能造成房价上涨,不利于北京部分普通居民的安家置业。北京大学社会研究所刘能博士将刘云飞的话上升到了理论层次。刘博士说,温州购房团的活动,从一个侧面例证了全国化市场的形成和它的威力。这样,当我们今后分析区域经济的时候,有必要把由微观经济行动者所发动的要素配置行动考虑在内,而不仅仅是一种政府的或大的行动者的要素配置行动。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温州购房团的活动其实昭示着一个新型的商业社会的发端,这个新型的商业社会是一个分化了的商业社会、是一个依靠知识和规则盈利的社会、是一个地方或阶层利益向全国或虚幻的公共利益挑战的社会。警惕泡沫风险(小标题)获得利润然后全身而退是所有"游动"资本的最高追求。同样,这也是"温州房客"的最高追求。显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所有的投资都存在风险。温州人在将房价炒高的同时,也在积聚风险。专家指出,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还是一个以本地居民为主的、以满足大多数普通居民居住需求的市场。一个脱离了本地市民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住房市场,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积聚市场风险,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上海财大房地产研究中心教授印?华分析指出,由于上海高档房供给市场增大了,使得租户挑选余地加大,从而导致了高档房子的租金出现回调。这样,使得那些原来投资买房,靠租金还按揭的人,压力明显加大。而从购房对象结构分析,由于目前外来人士投资性购房不在少数,如果一旦出现租金不景气,就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目前,他们的购买率占到了整个市场的25%左右,按上海每年上市销售量计算,每年实际需求不会超过500万平米。而现在上海中心城区在建的绝大多数都是7000元以上的房子。这些房子一旦大量上市,市场将如何消化,值得思量。专家的话给某些"虚热"的房地产市场敲响了警钟,同时也给温州人敲响了警钟,更重要的是给准备步温州人后尘的人敲响了警钟。1200(评论)每天都想着挣钱李攻关于温州人,有这样一个故事。那还是20年前。一天,西北大学中文系的一位学生让校门口一位18岁的温州姑娘补鞋子。大学生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中学毕业干这个,不怕人家看不起吗?姑娘反唇相讥:你穿双破鞋就被人瞧得起吗?玩笑开过之后,大学生正式问道:说真的,将来打算干什么?姑娘一本正经答道:想开一家小店,自己当老板。大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好大的口气,你有资金吗?姑娘似乎对这个书呆子有些不耐烦:你没看见,我这不是正在挣钱攒钱吗!面对今天富庶的温州,可能有许多人在想:他们为什么能够富起来?为什么同样的条件,在温州人眼里就充满了赚钱的机会,而其他人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为什么干同样一件事情,温州人能够赚钱,而其他许多人会又搭功夫又赔钱?20年前那位补鞋姑娘的话,今天稍加改造就可以解答上面的问题:这是因为温州人每天都在想着挣钱,并且具备了挣钱的优秀品质:勤奋和敏捷。勤奋与吃苦耐劳是温州人最可称道的优秀品质。在北方的许多城市中,走街串巷的许多都是温州人。他们干着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也吃着常人难以吃的苦。温州人的勤奋,可以说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勤奋是温州人取得成功的根本。敏捷包括思维方面的敏捷和行动敏捷两个方面。温州人是有着南方人的固有聪明,但是在商机方面的思维敏捷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他们专注的基础上。“挣钱是硬道理”、“不挣钱毋宁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温州人对商机的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人。只有站在前沿,才能发现最新的机会。温州人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温州人既善思,又善做。当别人还在观望的时候,温州人早已经付诸行动,将机会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这就是温州人的行动敏捷。在温州人眼里,许多人都认识到的机会,就已经不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