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是必须且不可避免的。那么为何我们很少道歉? 没有人也没有公司会是完美的。现实中,人们常常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或者兑现不了诺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于是,表达歉意成了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事实上很多证据表明,为做错的事道歉有助于减轻受害者的报复程度、减少起诉、维护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保证生产力,甚至为建设更加透明、可敬的工作环境创造机会。 如果道歉真的这么有用,为什么商业领袖们如此吝于道歉呢?为什么企业和个人通常会错失道歉的机会呢? 在着手准备道歉前有一个问题:道歉能够修复关系的理念是否可信?对该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受害者往往高估道歉的效力。较之真正获得道歉,他们更加看重想象中的道歉,对其予以过高的正面评价,超过事实上获得道歉的效用。这表明我们作为人类将道歉更多地作为调解工具,而对道歉的真实价值预计不足。 另一项研究发现,背弃诺言的一方在得到或者预计可以得到“被原谅”的保证时,更愿意道歉。这一结果喻示,人们保有一种念头,觉得道歉也应获得相应的回报——获得受害者的原谅。而这与道歉应该不带犹豫、不计较受害者反应的道德观相悖;特别是在商业环境中,道德观念更容易被削弱,道歉的战略动机往往更重。 为什么道歉这么难呢?因为道歉中包含着道德尊严方面的重要暗示。人在道歉时,不得不回忆做错的事,个人的道德尊严会受到负面打击,因此,人们会认为道歉是一件压力巨大而且困难的事情,通常还会高估这种压力与困难。而当背信者们真正致歉,又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总之,研究表明,道歉是备受重视的,其较之简单说一声“对不起”要为繁琐,需要有真诚的动机才行。想要道歉,一定得掌握技巧,清晰表达自己的心声,理解、愿意也能够照顾到受害者的关注与需求。
![王思聪回应小智道歉 道歉应有回报?](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22178699438.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