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与汤姆逊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成为近期中国家电业的一件盛事。几乎所有的媒体(包括国外的)都在承认这是一宗双赢的交易的同时,对TCL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例如道琼斯援引分析师们的话说,这一合作使TCL可分享汤姆逊“众所周知的品牌及其分销网络”;英国《金融时报》称,“尽管TCL在海外鲜为人知,但它并不隐藏自己在全球扩张的雄心”;中国的《中华工商时报》则引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话认为,这一事件使TCL提前实现了进入全球多媒体终端前五名的国际化目标。不过,在这里我更愿意谈谈汤姆逊从此次合作中得到的好处。
如果放在全球彩电产业这一个大的背景下,就不难发现,这次合作实际上使汤姆逊默默进行了数年的全球彩电霸业战略架构最终得以定型,一举从TCL这家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企业得到了其目前正急需的整机生产能力和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而它所“付出”(即TCL所得到)的不过是在欧美的销售渠道借用权、市场准入便利、关系不那么紧密的品牌形象提升机会和在技术研发方面可能得到的提升机会。
接手福地彩管强化上游优势
近年来,利用中国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全球彩电产业重新洗牌(主要是向以背投、等离子为代表的新型个性化产品过渡)的时机,汤姆逊以中国为基地,通过收购或直接投资,一直在悄悄进行着全球范围的产业资源整合与布局,试图取代三星占据产业桥头堡的位置。
彩管一直是汤姆逊的传统强项,尤其是在大屏幕及超大屏幕彩管方面,它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今年7月份,汤姆逊又以人民币6.68亿元收购了位列中国八大彩管生产基地之一的福地科技所有彩管业务,这样,新收购的基地加上汤姆逊在佛山的基地,据说预计明年可达到700万只的产能,汤姆逊成为中国国内第二大彩管生产企业(目前咸阳彩虹产量第一)。
不过,汤姆逊清楚,彩电业已经成为一个成熟产业,单个环节的利润与整个产业的利润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汤姆逊必须改变在整机生产方面的相对弱势地位,加强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个彩电产业的角度来整合资源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彩管业的不利处境从近年彩管企业的艰难处境就可见一斑:“囤积”和“联手减产保价”都没有起到拯救彩管行业的效果,因为一方面既然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国内厂商就不能很好的分割市场,而不能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分割开来,就仍然免不了受到来自国外的规则打破者的“破坏”;另一方面,彩管行业不能与彩电生产厂商结成实质性的联盟,以从中实现协议性的利润分配,结果双方的博弈非但不能增加利润,反而徒增许多额外的成本。
因此,如果能建立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低成本调度资源的产业链关系,将使企业大大受益,汤姆逊为此必须拿出大手笔,直接或间接控制上至彩管下至整机生产、销售渠道的资源是必由之路。
合资TCL强化整机生产能力和亚洲市场地位
这一合作的规模和全球产业链整合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协议,TCL集团将把其在中国大陆、越南及德国的所有彩电及DVD生产厂房、研发机构、销售网络等业务投入新公司,而汤姆逊则将拿出其所有位于墨西哥、波兰及泰国的彩电生产厂房、所有DVD的销售业务以及所有彩电及DVD的研发中心,这实际上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整机生产资源整合,有利于产生更大的规模优势,据说新公司年总销量可望达到1800万台,这一数字无疑使新公司成为全球彩电行业的领导者。
这样,汤姆逊就可望改变在彩管和整机生产上的盈利状况,部分抛开其彩电业务一直亏损的状态,又不会失去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并可以拿出精力来发展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新业务,以占据在未来的优势。这从法国汤姆逊首席执行官达哈利的话中得到了验证,他说:“这次合作是汤姆逊业务扩展的重要一步。…… 未来汤姆逊一方面将专注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新兴业务,同时也将在其它业务上得到强大收益。这是自2001年汤姆逊调整策略以来的重要步骤,它将为汤姆逊创造持续增长和盈利”。
更为重要的是,在销售和品牌方面汤姆逊也是获益颇丰:根据协议,新公司在欧洲市场以推广TH OM SON品牌为主,在北美市场以推广RCA品牌为主,而两个品牌都属于汤姆逊,新公司的规模效益很可能使这两个品牌在欧美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汤姆逊相对较弱的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将采用TCL的品牌,这等于是净赚;在渠道方面,新公司将会委托汤姆逊作为其在北美及欧洲市场的独家分销代理,这又等于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紧密的供应商;虽然汤姆逊按照约定要给予新公司品牌专利权,但新公司仍然要支付专利费用;此外,双方还约定,汤姆逊在合资公司成立后的18个月内,可以用合资公司股权置换TCL国际控股的股权,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合资的风险。
看来,还是汤姆逊落得了更多的实惠。不过,于TCL而言,为了实现其国际化战略和抓住全球彩电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尤其是部分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国彩电业的专利和市场准入机会,这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