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用酒”:是“锦上添花”还是“助纣为虐”



前些日子,一媒体报道某国内著名酒企开发一种贴牌酒,名曰“锦上添花”。据称这款高档酒是专为社会上层人士而开发的。在上海盛大的产品发布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酒的主要定位,即:“政界、部队、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各级领导都期望在事业发展的征途上步步高升。在仕途上,用‘锦上添花’圆个平步青云的升官梦。此为仕途用酒。”笔者深为中国白酒界的营销策划大胆,市场预测准确佩服不已。   

  从广告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产品品牌的定位要准确,有独特性、延续性、固定性。从独特性上来说,据说现在全国还没有一个是为“仕途”或者是公务而专门开发的酒品牌。从消费群体的固定性和延续性上来说,试想从乡长到县长、市长……从排长到连长、营长……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厂长经理,全中国怎么说也有上百成千万吧,哪个做官的不想官越做越大呢,来个锦上添花呢……假如每人一年升一次职,同僚之间要庆贺,下级要向上级祝贺,原单位要送别,新单位要接风洗尘,喝到兴头上一瓶肯定不够……这样的算来,全国的销量也非常可观了。   

  就喝酒本身来说,生理感受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就为什么喝酒,或者说“给喝酒一个理由”,这里就涉及到社会、涉及到酒文化。说到底白酒品牌的开发就是酒文化的开发。那么“锦上添花”给出的这个喝酒的理由怎么样呢?“锦上添花”在汉语里有好上加好这个本意,这本是每一个人都想往的良好意愿,但要把这个产品延续为仕途步步升级的一个愿景,市场定位在成为一种上层社会专用高档酒,笔者还是产生了担心。因为作为一种品牌酒文化的开发,要兼顾社会与经济两方面的效益,只是为了开发市场,而忽视了社会效益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一个酒品牌的要有比较长久的生命力,只看到暂时的利益是不够的,一个社会效益不好,或是可能产生负效应的产品,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仕途用酒”新奇固然新奇,独特也算独特,但以笔者拙见还是不开发的好,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与时代精神相悖   

  且不说党中央多次提出的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要坚持“两个务必”,就是“反腐倡廉”在全国来说也还是“任重道远”。正当笔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又看到中国酒业新闻网上发表了这样一则消息:“……又一位干部在酒桌旁倒下去了,这似曾相识的一幕,无论于公于私,都堪称为一出令人伤心的悲剧。据7月8日《生活新报》报道,一桌接待上级的酒宴,竟然使云南华宁县付出了1死1伤的惨重代价。”文章的结尾这样说:“当然,要彻底消除‘酒烈士’们的尴尬,真正使其在九泉之下安然瞑目,恐怕还得寄希望于公款吃喝风气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更须寄希望于时下一些荒唐的公款招待恶习从宴席间彻底地消亡!”在反腐倡廉任务还很艰巨的今天,在近几年每年的公款消费在2000亿元以上,几乎与全国的教育经费相等,每年要吃掉一座三峡大坝,在公款吃喝风并未从根本上收敛的现实情况下,还要刻意开发出一种“仕途用酒”,给“官”们一个喝酒的理由,就充分显现这种创意的恶俗,如果说“送礼就送‘脑白金’”被评为十大恶俗广告之一,那么“锦上添花”开发为“仕途用酒”简直就是助纣为虐了。   

  也许有人说:“仕途用酒”就一定是公款吃喝吗?回答是肯定的,仕途是什么?仕途就是官途,在这条道儿上喝酒的会有AA制?地球人都不信。从众多落马的贪官家里查出的高档酒,没有一瓶是他们用自己工资买的。更何况那些为了能用公款吃喝,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巧立名目寻找理由的了。难怪在一些地区,每年在干部大调动后,都要专门发文件,严令所有调动的干部三天内都要到岗报到,不准各种形式的迎来送往宴请。现今的处级公务员平均基本工资约在二千左右,而据悉“锦上添花”在上海商超的售价近三百元,一瓶酒约占工资的六分之一,这样的价格定位显然不是针对个人消费的。笔者下意识地认为“仕途用酒”瞄准的还是2000亿公款吃喝的市场。   

  与中国的积极向上的酒文化不符

  酒的历史,绵延悠远,酒的文化,韵味深长。几千年前,自人类酿出第一滴酒来,酒就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一杯清酒,融合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溶化了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李白斗酒诗百篇”,自古有许多文人墨客,深知酒的真谛与内涵,借着酒抒发豪情壮志,鞭挞丑恶,歌颂友情,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在英雄的故事中,酒是义气,酒是豪情,酒是好汉胆魄,酒是豪迈的气慨。酒文化从古到今,极为盛行。人们喝酒,喝的是悠悠千载的历史沧桑和洋洋大观的文化意蕴,从这一点上说酒颇像是一种精神产品。体现了酒文化积极上向的一面。   

  酒品牌的开发离不开酒文化,比如“福文化”、“儒文化”,或借地域、地名、名人而衍生的各种文化,比如“草原文化”、“泰山文化”、“三峡文化”、“诸葛亮”、“曹雪芹”……但笔者认为酒品牌最不宜开发的就是“仕文化”了,从“学而优则仕”到“仕为知已者死”,仕有许多的原则。但中国的老百姓自有他们对“仕文化”的认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可以说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境界。“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至今对仕途仍有警示意义。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可以开发出“小糊涂仙”,一则是因为与社会人群相关的一种生活处世态度,是一种哲理的智辩,主要则是老百姓记着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廉吏形象。但是要“讨一个好口彩”,“用‘锦上添花’圆一个平步青云的一个升官梦”,活画了一些人“官迷心窍”“弹冠相庆”的消极心态,无疑是酒文化的一种倒退。   

 “仕途用酒”:是“锦上添花”还是“助纣为虐”

  细想“仕途用酒”的策划者对中国的仕途还是不太了解,真正想平步青云,梦都梦到自己升官的人,他们才不会傻瓜到在公开场合讨一个什么好口彩,搞一个什么“锦上添花”呢。在公款吃喝最厉害的地方,往往籍口也都非常冠冕堂皇,“考察”、“引进”等等不一而足。老实说“仕”历来说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不仅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因为他们掌握着人财物等各种权力,他们花得是全体纳税人的钱。如果老百姓都知道“锦上添花”成为“仕”们圆升官梦常喝的酒,在民主监督制度日益健全的今天,“仕”们也必然会有所顾及,说不定今日的“锦上添花”,明天就会成为“雪上加霜”。 

  原载: 《中国酒业》第四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5688.html

更多阅读

用香皂洗头是好还是坏 香皂洗头

每天都洗当然会有伤害啊。如果你头皮都很干,那每周洗两次甚至一次就可以。如果是头皮油头发干,那平常洗头的时候,打个比方如果你应该隔天洗一次,每周洗三次。那么前两次有仔细清洁头皮就好,头发只是大概顺一下;第三次的时候才把头发头皮

转载 转载胡子宏博客 :是天堂还是地狱——衡水中学

原文地址:转载(胡子宏博客):是天堂还是地狱——衡水中学“被妖魔化”之己见作者:邢台一中博主注:本文写完后,有些网友留言,指出了我的一些偏见认识。譬如,一中也是吃饭不刷碗,阅卷效率很高;一中的学习气氛也很好,师生关系和谐,学习精神高昂,等等。

CA931:是习以为常还是偶然?

从国外回来朋友们都问:一路是否顺利?本是句客套话,可是就是说不出“顺利”两个字来,因为还没上飞机,就领教了国航个别服务员的素质和服务,但愿只是个“偶然”,不代表国航的整体服务和人员素质。要不然国航不会还以“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

中国式企管:是“路”还是“模式”

     看到诸多关于中国式管理的争论不断,颇有感慨:人们对管理的中国式是否存在尚存疑问,罔论对中国式管理的认同;然而中国式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是要走下去。这似乎可以说明,尽管中国式企管迄今还不能形成一种公认的“模式”,但它无疑是

李荣融替国企经理人说话:是误解还是矫情

     曾经掌管万亿国有资产的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的大作《遵循规律办企业》问世,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然而从该书发布会由媒体披露出的信息来看,李荣融更像是在替国企的经营者代言。这究竟是媒体的误解还是作者的刻意所为,目前尚

声明:《“仕途用酒”:是“锦上添花”还是“助纣为虐”》为网友高冷霸氣總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