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人来说,看到“MD”,可能就会想到是“美的”的汉语拼音缩写,看到”CHANGHONG“,就能明白它就是长虹。而对外国人而言,MD和CHANGHONG则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意义,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
要成为全球化品牌,必须不断变革创新,而首当其冲的是变换标识,树立全球形象,实现与全球消费者的简单接触与沟通。于是,变“脸”成了2000年不少企业的大动作——
美的品牌改版后的红色环形,更象征着全球形象;”MIDEA“的字母组合则可能唤起更广泛人群的联想;
海信把原来由红蓝双色组成的圆球,改成代表绿色与活力的“Hisense”;
除了一向活跃的家电业,红塔集团、哈药集团等也都在这一年里开始启用全新的企业形象标志。
确实,世界性品牌无不重视良好形象,飞利浦的蓝色盾牌便会让人联想起欧洲贵族的高贵,看到耐克的钩也会让全球的消费者都能产生运动的冲动。但笔者要说的是,对意欲国际化的中国企业而言,不“变脸”是万万不能的,但“变脸”也不是万能的。全球化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想进军海外的企业必须先积累国内市场的营销经验。国内企业一向重销售,轻营销;重行动,轻计划和规划;重当前,轻长远。这些现象说明了营销的内功并不深厚。要在国内市场为国际化备战,首先是先要健全企业营销组织架构,配备广告、促销、调研、品牌、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专才,然后建立制度化的营销计划、执行、监督、评估体系。没有国内市场的经验积累,经营全球市场便极易流为空谈。
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成功,最根本的是将全球营销的标准化与当地市场的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各国市场消费者行为并非迥异,而是有一些共同点,由此可以实施营销的标准化,节约成本。各国消费者又绝对存在一些差异,没有本土化,不可能在当地市场成功。飞利浦没有很好遵从标准化原则,其意大利、法国、德国分公司为每个市场生产和供应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致使研发、生产、原材料、营销成本高昂。当美国惠尔普公司收购飞利浦洗衣机业务后,发现意大利、法国、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消费者存在共同的偏好,产品核心部分是相同的,各国消费者在功能和外型上的爱好略有不同,因此,惠尔普主张开发一种产品平台,各国市场在此平台稍作改动,如此,既节约成本,又满足当地需要。
再大一个企业,也不可能事事自己动手。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把不擅长的事委托给他人,是国际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意欲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要抛开大而全的观念,与国际性的广告公司(如奥美)、市场研究公司(如AC尼尔逊)、管理顾问公司(如麦肯锡)、公关公司、物流分销公司(如TNT)等合作开拓全球市场。利用这些外部营销伙伴,在我们所要开拓的国际市场,实施本土化的营销战略,可以减少闯世界的盲目性。
最后,可以肯定的是,伴随国内企业市场国际化进程,一大批中国品牌将发展成为全球品牌。“中国造”将铭记在全球消费者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