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还是由关于韩红引起,她的那张《红》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一点没有趣,对于过去的姜育恒、张雨生、王杰等等歌手来说,他们今天的魅力根本没有办法和周杰伦等歌手相比,从这个家度来看品牌,我们可以发现,品牌是在变化的,这是适应市场变化的结果,作为一个品牌规划的从业人员来看,认识到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可惜的是,今天很多品牌规划者,把品牌的一夜成名,或者说品牌的噱头,当作了品牌成功的关键和基础。李奥·贝纳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品牌至少应该可以在市场上挺立45年。”姑且不要去管这个45年的数字是不是合理,至少李奥先生告诉大家一个真理,品牌不是快餐文化!
为什么周杰伦的冠名只是一个“小天王”,而不是“天王”,不敢是笔者的意见肯定正确,但是周杰伦是属于快餐文化那一个类型的,确实不争的事实。由此看来,他可能所拥有的生命力肯定是有限的,如果周杰伦想要成为“天王”,需要的肯定就是不断的改变,以适应口味不断更新的歌迷。
今天太多的品牌规划者没有从根本认识到这一点,坊间陡然出现一本关于品牌速成的书籍,曰为十八法,试想在中国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完善的今天,品牌肯定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是速成也未免太玄了一点吧。如果说,这本书的本意也只是一种探索的话,笔者可以悻然接受,但是如果不是探索的话,笔者觉得,这样的说法和做法不免有误导的嫌疑。
我们所知道的品牌,肯定具有一个独特的,也是令消费群体愿意接受的品牌内涵,一个这样的内涵试问需要怎样的让人可以,并且值得记忆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反复的在消费群体愿意看到它的时候出现,在咨询发达的今天,要让人可以记忆一件事情,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美国一项调查显示,一个美国人从早上一开始睁开眼,到晚上闭眼睡觉,其间可以接触到3、4百个品牌,但是真正记住了的只有区区6个,笔者斗胆推测,如果是今天的中国,大陆的企业个个都愿意做这6个当中的一个吧。
当年台湾统一进入中国的时候,所凭借的是大陆市场还不成熟的一个产品——方便面,通过产品带动品牌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从1990年开始进入大陆,其品牌塑造也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再看看它的竞争对手——康师傅,其品牌的成功也在于利用了不成熟的产品市场,红烧牛肉面至今让人记忆,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和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康师傅也付出了不少的精力。
可见品牌的成功和自己所代表的产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产品和它的品牌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发展都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那么更不要说是产品同质化程度居高的市场了。笔者对所谓的品牌快速成长十八法开始真的怀疑了。
中国企业想尽快树立自己的品牌的思考,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不能够违背品牌建设的基本规律来拔苗助长,受伤害的肯定是企业本身,试问哪一个消费者会因为一个感动,或者一个轰动的时间来进行消费呢?
中国的消费者今天越来越理智了,上午再拜会联想市场部的时候,市场部经历不无感慨的说,“唉,现在连传统的消费高峰期都不见了,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了。”
市场在不断变化,我们又回到了文章的开头,周杰伦要想真正成为“天王”,可能需要的还不是一点点的改变,就像笔者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遇到的一件事情,一些小歌迷说,阿杜的风格很想姜育恒,于是很多姜育恒的歌迷开始指责,反驳这是一个荒谬的说法,不难看出,姜育恒这个品牌是深入人心了,阿杜的歌迷如果真的希望阿杜也有姜育恒一样的成绩,成为姜育恒一样的品牌,需要改变的也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