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钓鱼岛事件影响,日系车企于9、10两个月在华遭遇“滑铁卢”,低迷的销量使其在华市场份额大面积缩水。然而,与前两个月相比,11月份日系车的境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据日产在华最大合资公司——东风日产的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表示,11月开始阶段日产品牌汽车的订单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尽管预计该月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约下跌25%,但较9月和10月已大幅放缓,而马自达则预计11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将较去年同比下跌35%左右,这与10月份的跌幅相比也减少了约10个百分点。此外,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冯兴亚近期表示,广丰的汽车零售量已经回升到接近游行示威前的水平。 “尽管短期的销量波动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假设钓鱼岛政治风波不会进一步恶化,日系车已经迎来了触底反弹的时机。”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这样讲道。他表示,近几个月来日系车销量的大幅下滑主要还是受政治因素的拖累,随着政治影响的逐渐淡化,以及各大日系车企相继推出的补贴服务政策,消费者对其信心正处于逐渐恢复当中。只要政治局面不出现恶化,日系车的销量有望实现反弹。将但他同时指出,一旦日本政党改选再次借领土主权说事,进一步煽动反华情绪,那么对在华日系车企而言意味着雪上加霜,销量或许面临进一步下滑,反弹之说更是无从谈起。
![反弹式关系 钟师:日系车或触底 反弹取决于政治关系与企业作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15449826000.jpeg)
钟师还表示,即使日系车销量会有所反弹,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达到其预期销量水平。撇开此次政治灾难不难,日系车在华还面临两大不利因素。首先,中国车市已进入“微增长”时期,这是所有在华车企都面临的问题,面临残酷的竞争现状,日系车的销量显然会与预期有所出入。其次,在华日系车企本身也存在部分不足,过去的几年里丰田、本田等车企的发展并不如人意,产品线过短、营销不得力被认为是在华日系车企的通病。 政治影响的逐渐淡去无疑会使在华日系品牌重获生机,众车企中谁将成为率先崛起的力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根据近几年来的在华表现,东风日产或许具备更大的反弹潜力。”钟师称,与其他在华日系车企相比,东风日产整体竞争力更高一筹。一方面,东风日产的产能利用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另一方面,与其他在华日系车企不同,东风日产在战略制定方面并不保守,公司具有丰富的产品线,产品更新换代也比较迅速。在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前,东风日产也是日系车中增长最快的车企。 随着中国汽车社会的逐渐成熟,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只有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日系车若要早日实现崛起,不断丰富产品,加大本土化研发才是当务之急。”钟师最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