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永远的热门炸子鸡,也没有所谓的夕阳产业”。2004年,属于技术尖端的生化行业的人才需求及人才环境有着怎样的趋势和特点呢?在生物化纤方面,2003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181.14万吨,占世界化学纤维总产量的30%以上,位居世界首位。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化学纤维产品的需求继续增加,而我国目前的化学纤维行业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原料结构不够合理,科技创新含量普遍偏低,缺乏高起点、低投入的产业项目。因此,高性能高技术纤维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人才备受欢迎。在石化方面,2004年我国石化产品市场形势较为乐观,预计2004年石化行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到20%。但我国石化行业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和问题,比如国内部分石油企业下游工艺水平落后,难以充分实现一体化;比如企业规模集中度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落后,科研基础薄弱,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仍是同行企业争夺的对象。在医药工业方面,受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剧烈变动的影响,我国医药行业优势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增长最快的是化学制药业和生物制药业,特别是化学原料药业受原料药及中间体市场活跃、供销两旺的积极影响。生物工程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给生物制药工业的开发带来了勃勃生机,一批国内一流的高科技生物医药工业园相继建成,生产工艺设计、技术改造、产品流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人才跟着环境走,资本跟着人才走,人才竞争在本质上是综合性的大环境的竞争。尽管我国生化行业形势一片大好,但与国外同行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我们的“大品牌”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要想拥有更多的国际化的产品品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从解决企业在国内的竞争力入手,从企业人才的职业化入手。
广东榕泰公司 保持队伍的活力
■特约记者 王英全 广东报道 在广东揭阳市众多民营企业中,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1997年,榕泰公司由广东榕泰瓷具有限公司和揭阳市兴盛化工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发起设立。作为国家科技部和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按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到2010年把公司建成具有国际竟争力的国内知名化工材料生产企业,揭阳市第一个销售收入超十个亿的工业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公司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是: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保持队伍的活力,适应现代公司管理和高新技术创新的要求。按照既定战略,公司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还每年到高等院校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司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注重从新近加盟的人员中选拔优秀业务、技术骨干参与管理层,以保持队伍的活力。目前,公司已向国家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利于引进更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资源保证。近年,公司从战略高度实施了三个举措:一是强化企业质量和环境管理,持续满足顾客和环境保护要求;二是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三是重视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组建了“广东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汕头大学榕泰功能新材料研发中心”等机构。这些举措,既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营造了事业留人的良好环境。董事长杨启昭先生说:“有志于加盟榕泰的年轻人,我们双手欢迎!”四川宏达集团 要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
■特约记者 吴媛 四川报道在天府之国的什邡,有一个闻名全国的民营企业——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之所以出名,不仅是因为企业规模大,拥有15亿元资产,下辖20个分支机构,年销售额逾12亿元,更因为公司有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老板刘沧龙 。1979年,25岁的刘沧龙靠借来的500元与人合作创办生产“凼凼肥”的小磷肥厂,挂靠在集体;手里有了一点资本积累后, 28岁的他又不安本分地独立建厂;1992年1月公司更名为四川省宏达联合化工总厂,从此奠定了宏达的基业。而今,公司以化工、治金为主业,并向高新技术、资本运作和房地产业拓展,是国家520户重点企业,先后获″全国化工先进企业″奖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企业奖″。宏达发展靠的什么?总裁杨骞说,从企业内部来讲主要是三点:第一是有一个科学、先进的企业理念,第二是有一个好的战略模式,第三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团队。他认为,好的团队有三个层次:一是有非常好的决策力的团队,企业的竞争首先表现在决策力的竞争上;二有一个非常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三有一个训练有素的员工团队。董事长刘沧龙则认为,中间层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重要。而中间层次的人才,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来。大学生到企业,首先要不怕吃苦,一切从基层、一线干起,不要一来就想坐办公室,那会害了自己。经验是不可超越的,人生所需要的知识90%要靠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没有实践经验,光靠学校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宏达的人才培养,重在实践的锻炼,首先看你在一线干得如何,创造如何。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一定有用武之地。
重庆跃华集团 下岗职工优先
■特约记者 李北陵 重庆报道重庆跃华(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塑胶制品、房地产开发、绿色环保餐具生产、洗衣机成套生产、蓄电池生产等为一体的大型私营企业集团。然而知情者透露,公司最初的发展,有赖国企下岗职工。曾依华1991年在一个竹蓬车间里,凭着2台机器创办″跃华塑料″时,5个人几乎都是下岗职工。这家公司的员工构成与众不同:现有2600多员工中,下岗、失业人员1200人,其它社会就业人员1000人,农村用工400人。从公司员工构成中不难发现,跃华偏好使用下岗职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解释说,跃华多用下岗职工,是因为认同总裁曾依华的观点:下岗职工普遍有过良好的培训和实际的工作训练;普遍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好的岗位稳定性;普遍具有主动精神及勤劳节俭的素养;再就业后更珍惜工作。跃华大量吸纳下岗职工,因此获得全国50家“就业先进企业”荣誉。不过,跃华毕竟不是慈善单位,用人也坚持讲德才,实行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用当其用、奖当其奖,力求用机制来不断优化员工队伍。公司发展到今天,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提升成为关键,所以公司近年比较注重从高校毕业生中引入人才。对应聘者的基本要求是:大专以上文化,35岁以下,有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善于团队合作,忠诚企业。美锦集团 需要的才是人才
■特约记者 白宁 山西报道1981年,太原人姚俊良贷款1.6万元购买了两辆旧汽车跑运输,开始创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先后承包了县里一家煤炭加工厂,成立徐县通联公司、太原清泉煤焦化运销公司、山西清徐煤炭气化总公司等,这就是山西太原美锦集团的前身。经过近十八年艰苦创业,美锦集团现有总资产9亿元,拥有10个子分公司,是目前山西省最大的焦化民营企业,太原市最大的煤气供应商之一。美锦集团虽是高新技术企业,但因行业限制,高新技术程度不是很高,这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人才理念:人才不等于高学历、高文凭,企业需要的才是人才;能够给企业创造财富、为企业解决经营管理、营销和技术问题的就是企业最需要的人才。目前,据集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最需要两类人才,一是煤化工人才,主要是煤炭液化和气化专业人才,不仅公司眼前需要,从长远计也要储备这类人才;二是经营管理人才,主要是懂现代经营管理、拥有现代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人才。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是中国未来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也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以煤炭焦化、气化为主业的山西美锦集团,无疑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人才,当是美锦集团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将是美锦集团的最大财富。远东集团 看重中、高级人才
■特约记者 文 平 浙江报道杭州湾是中国化纤的重要基地,那里有8家企业跻身全国化纤行业前30位。杭州湾众多化纤企业中,居第二位的是浙江远东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远东集团是集聚酯、涤纶纺丝、涤纶短纤、加弹、印染、房地产、热电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均居浙江省同行首位,拥有许多闪闪发光的牌子:浙江省“五个一”重点骨干企业,省区外高新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多家银行的“黄金客户”,全国化纤企业50强第8位。1954年出生的公司老板徐茂根,被列入中国内地富豪榜第83位。他从1978年创建小型纺织作坊起家,现拥有资产10亿,销售额20多亿,员工2700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化纤和印染企业。着眼于长远战略,远东早从90年代初就有开始规划和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在用人上坚持三个指导思想: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科研队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保证“引得进,留得住,用的好”;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业环境。远东在生产和经营上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设备先进,引进了德国和日本的世界最先进的聚合生产线、高速纺丝卷绕机、高速加弹机和印花染整设备等,企业生产设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二是生产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和运行管理要求很严;三是产品出口比重大,产品畅销国内和亚洲、欧美,质量和售后服务要求也很高。这三个特点决定了该集团尤其需要中、高级人才:高分子材料、化纤、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市场销售、外贸和原材料采购人才;车间工艺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运行管理人才;先进的电仪和电器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