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经济一片唱衰的背景下,2013年的央视招标再次获得了成功,招标总额比去年增加16.23亿元,增长了11.388%,这还是在标的物总体减少的情况下。因此,国内某门户网站对网民做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60%的网民不认为这次央视招标的结果能反映出明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也就是说网民并不认为央视招标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在过去的10年,中国经济一路高歌,央视招标也是连年取得佳绩,一直以来也没有人怀疑过央视招标是中国经济晴雨表这样的论断。然而,这两年当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企业效益风光不再的时候,央视招标却依然保持了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让各界感到匪夷所思了。 传媒专家黄升民前一段时间去了一趟欧洲,给他的感受就是欧洲经济确实非常萧条,相比之下,中国经济虽然也遭受了打击,但是总体的市场面还是比较好的,消费也依然活跃。在外贸出口、投资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中国的外贸出口是遭受打击最大的,投资也比往年萎缩不少,唯一可以提振的亮点就是消费。

作为拉动内需市场的工具,广告必不可少,而作为中国经济支柱产业的食品、饮料、家电、日化、服装、汽车等关乎民生的产业,都对广告有着比较高的依赖性,而这些行业也正是央视招标中的中流砥柱行业。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央视招标折射的经济指标也许过于乐观了,因为,这毕竟只代表电视广告中最强势平台的影响力,别的媒体的日子很难判断。即便经济不景气,整个广告行业下行,央视也是企业投放广告必保的平台。 每年能在央视招标中争标的物的企业,出手至少是几千万元级别的,甚至是上亿元这样的规模,因此,这场豪门盛宴,也很难体现中小企业的生存处境。 如果简单认为,央视招标结果就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确实有些不够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