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新浪 入股传言背后 阿里新浪各取所需



     婚姻的实质是各取所需。此话听起来虽然有些残酷,却是互联网江湖最真实的写照。

  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优酷与土豆的相互吸纳已经说明一切。数日前突然有传息称,阿里计划收购新浪微博15%~20%的股份,对新浪微博的估值达30亿美元。而最新的消息是,双方合作因为价格问题失败。

  虽然市场观察人士王冠雄发微博将之评为“这是我心目中的2012年度十大成功炒作之一,谁故意放消息、找谁放的、什么目的、最后效果等等各种细节,还用说吗”,但如此的合作仍然充满想象空间,从此来看如今复杂的互联网圈企业各自的需求很有意义。

 阿里入股新浪 入股传言背后 阿里新浪各取所需
  如果说搜狐CEO张朝阳对微博发力较晚始终存有恨意,新浪CEO曹国伟的痛苦则在于如何将微博有效变现。对微博“管家”曹国伟而言,微博商业化一直是悬在其头上的利剑之一。至少从目前的情形看,微博的业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日前新浪公布2012第三季度财报,曹国伟表示,新浪微博的注册账户已突破4亿。对微博货币化的初步业绩感到满意,其广告营收在此前一个季度的基础上翻了一倍。新浪在2012年二季度财报中曾经首次公布了微博的广告收入,超过1000万美元。按照此番“三个月翻一倍”的推算,新浪微博的三季度收入约为2000万美元。即使如此,按照新浪披露的4亿用户数据,2000万美元的收入并不算多。

  对于新浪微博而言,真正的危机还在于始终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2012年开始,新浪启动了微博商业化运作。基本思路是利用微博社交网络属性,将其产生的诸多个性化数据充分变现,比如为客户进行精准化广告投放提供信息支持。让人尴尬的是,微博并没有给新浪带来更多的新客户,曹国伟不得不承认,门户广告与微博广告之间存在相互蚕食的情况。据悉,微博广告客户80%同时也是门户广告客户,只有20%属于微博吸引过来的新客户。另外一面,微博的黏性和活跃度不可否认已经进入衰退期,新的问题是微博如何抵御腾讯微信的冲击。如果在微博最活跃的窗口期,没能最大限度挖掘到变现机会无疑是新浪所不愿意看到的。对于新浪而言,和阿里的合作至少意味着拓宽用户数据变现的想象力,用户数据与商业消费的对接,变现的路径直接缩短。

  对于阿里巴巴CEO马云而言,投资新浪微博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满足了阿里的“电商社区化”设想。阿里现在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关于商品买卖的数据库,人际关系的数据库却是较弱的一环。

  2011年淘宝年会上,马云就表示“淘宝第一件大事就是SNS化”,从淘江湖到爱逛街、淘宝圈子,以及顽兔社区,阿里也一直在电商社区化上屡屡尝试,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气候的产品。投资新浪微博,则不失为一条捷径。新浪微博企业合作负责人王凡曾表示,在用户方面,新浪微博和淘宝用户的重合度高达45%,45%的新浪用户一周内访问了淘宝;淘宝用户中,22%的人同时访问了新浪微博。如若联姻成功,阿里则可以从新浪处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与数据,这也是阿里需要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203.html

更多阅读

恒大入股万科 恒大入股华夏银行 打通产业链融资

      1月24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03333.HK,以下简称“恒大”)发布公告称,斥资33.025亿元人民币收购华夏银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522%,成为华夏银行第五大股东。这是继万科入股徽商银行后,龙头地产企业进军银行业的又一项举动。  

如愿以偿的意思 入股PSA成行 东风“技术诉求”难如愿?

      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又无法获得更多的技术资源,东风对于PSA的股权并购就是一项“前景堪忧”的投资行为。  在经历了漫长谈判之后,东风入股PSA项目最终成行。  2014年2月18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489

孙杨背后后勤巴震 孙杨事件背后 汽车品牌失信于公关

     原来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汽车刮擦事故,却把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子推向了千夫所指的浪口。孙扬事件已过去半月有余,但引发的轩然大波还在酝酿。这个频繁制造麻烦的“金宝贝儿”,从被捧在手心,到一下子掉落在地上,孙杨的偶像形象一时

声明:《阿里入股新浪 入股传言背后 阿里新浪各取所需》为网友折子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