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子引发的血案全文 银幕战争 2%引发的“血案”



     贺岁档期未至,年度“分账大戏”提前开演。

  一个由中影、华谊兄弟(300027.SZ)等五大电影发行公司组成的“逼宫同盟”,近日向各大院线发下战书:要求发行方在票房分账中多分两个百分点,达到45%,否则将停止向院线供片。消息一出,包括万达、广州金逸珠江、新影联、广东大地、上海大光明等国内13家院线也联合向发行方发布了“关于对《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通知》的意见”,以“拒绝放映”作为坚守的底线。

  11月21日晚,在全国30多个电影院线公司主办的“贺岁片观摩研讨会”酒会上,要求提高分账比例的影片《一代宗师》亮相。据承办方相关人士朱玉卿称,《一代宗师》已与参会院线各方达成共识,“愿意维持原分账比例”。对于其余贺岁片的分账结果,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尚在等待消息”。

  中影、华谊兄弟、博纳影业 (BONA.NASDAQ)、星美、光线等五大发行公司,几乎代表了国内发行方最中坚的力量;而万达、新影联等院线巨头态度坚决,这场战争似乎折射出中国电影行业分账制度背后的深层博弈。

  院线死守 “底线”

  院线方代表均表示,向发行方让利2%则意味着院线困境雪上加霜。

  当下,国产影片制作成本偏高,投资风险也很高,而真正盈利的一半都不到。

  据记者了解,此次分账PK战涉及影片包括《一九四二》《王的盛宴》《大上海》《一代宗师》《十二生肖》《血滴子》《泰  》《笑过2012》和《秘密花园》等9部贺岁片。事实上,面对2012年前三季度颇有些惨淡的国产影片票房,无论是制作发行方还是院线都渴望借着贺岁档大捞一笔,而在这个节骨眼首先发难的发行方显然想获取更多红利。

  发行与院线的票房分成比例之争由来已久。由于国家出于对鼓励电影产业发展的考量,现行的电影分账制度向院线方倾斜。国产电影分账模式开始于1995年,当时实行发行方35%、院线65%的票房分账。

  近十多年来,发行方向院线争取提升分成比例的事例并不少见。具有转折意义的三次PK都与金牌制作人张伟平有关。

  2002年其借助《英雄》将分成比例从当时的35%提高至40%,2004年借《十面埋伏》和2006年借《满城尽带黄金甲》分别将分成比例提高至41%、42%。而在2011年,凭借《金陵十三钗》向院线要求将分账所得从通行的43%提高到45%,此举引起了院线方面的强烈抵触。2011年11月,广电总局规定,参照国际惯例,电影院钱对于影片首轮放映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但目前多数国产电影仍按照43%∶57%的比例进行分账。

  “去年国内电影票房收入才130亿元,而粗算一下,电影成本就要四五百亿元。对于制作方而言,电影投资风险大、制作成本高昂,而提高分账比例有助于增加制作公司的积极性和抗风险能力。”华谊兄弟发行负责人杨敏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套子引发的血案全文 银幕战争 2%引发的“血案”
  “在4~5年的时间内,发行方的分账比例提高了2~3个点,我认为上涨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如今国产影片制作成本偏高,投资风险也很高,每年虽然有五六百部电影拍摄立项,但实际进入院线的只有200部,真正盈利的一半都不到。” 博纳影院投资公司营运管理中心总经理金波告诉记者。博纳影业以发行见长,目前正在积极向院线和影院终端铺路。其总裁于东对“分成比例来年将更倾斜于发行方”颇有信心。

  中影营销分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经理对记者表示,对于13家院线的联合抵制,要看其他联盟发行方的意见再继续跟进。而此前,他曾公开表示:“如果片方对院线的分账比例能够提高,那么对于电影院广告放映经营权逐渐回归到电影院,制片方不再经营贴片广告也是比较公平的。”

  发行方战略同盟

  今年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首次针对好莱坞大片“扩容”。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10月底发布的今年1至9月电影票房数据显示,在2012年前三季度121多亿元的总票房中,国产片票房收入仅达约49亿元,进口影片约为72亿元。《一九四二》《血滴子》等一批大片将在第四季度强势登陆,成为众发行方最后的筹码。

  发行方的如意算盘打得响,但院线方却丝毫不买账,并且联合抵制反击。在包括万达、广州金逸珠江等国内13家院线联合发布的“关于对《调整国产影片分账比例通知》的意见”中,提到院线及影院已经纷纷自行投资进行影厅的数字化改造,并投资引进了先进的3D放映技术和服务器系统,影院所花的成本并不小。

  院线方代表均表示,向发行方让利2%则意味着院线困境将雪上加霜。UME国际影城安贞店副总经理曹咏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你别小看这2%,一张50元的电影票包括了上缴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2.5元(5%),营业税1.65元(3.3%),45.85元由影院(院线)和制片(发行)方按比例分配,多分两个百分点就是一张票多分0.917元,假设影片有5亿元的票房,那么这2%就意味着有917万元的额外支出,这相当于一部小成本影片的票房,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多位影城经理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影院租金不断上涨,且不论人工、水电成本,光房租就得耗掉影院近一半的利润,而影院在数字化的变革中也承担着巨大的成本。据记者了解,影院购买一台2K数字电影放映机至少需要 38万元,而过去一台胶片机才需要18万元。

  “现在正值贺岁档,而且目前几乎都是国产片,硬碰硬对影院没有好处,电影院总不能没片放。”首都电影院总经理邱洪涛向记者表示。

  “院线和发行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现在盘子确实不小,但好片反而少了。影片质量差,发行方却还要从盘子上抽利来弥补制作成本,这有些说不过去。” 时光网电影推广副总裁对记者说。

  话语权之战

  现在来看,最好的结果是同时调整分账比例和返还专项基金。

  在电影行业中,电影制作、院线发行以及影院建设是产业链的三个最关键环节。 近年来, 影视公司都试图以打造影视全产业链来规避风险。

  然而,这得建立在电影制作和发行都不能有短板的基础上。好的影片从来不愁没有渠道。制片方的地位类似商品的制造者,主要向影院提供电影。而院线的地位类似于经销商,通过控制零售商(影院)销售电影来获取利益。在实际运行中,影院可以自由选择播出电影的时间和场次,但院线方却几乎只能通过电影在影院播出得到回报。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生态链势必造成一个结果:没有底气的电影,通常更需要院线给出更多的资源去帮助其销售。而一旦生产出受到追捧的电影,发行方在与院线的对话中则有着更多的话语权。

  “现在来看,最好的结果是同时调整分账比例和返还专项基金,这样将同时有利于上游的制片商和下游的影院。对于上游制片商来说,增加了分成比例,投资热情能被激发;而对于下游的影院来说,目前所有影院必须向专项基金上缴5%的票房收入,如果这部分资金可以被返还的话,能减少影院不少压力。”北京凯视芳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王大勇告诉记者。

  “但是,也要看到国内的分账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好莱坞每家公司在上片前都会和院线谈判,不同影片的分账比例也不同。如片方和院线分账比例,第一周平均为70%∶30%,大片甚至达到90%∶10%,而从第二周开始,片方的分账收入逐渐减少),实际上影片供求关系决定了最终话语权。未来,电影收入分账可能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协商议定。 ”王大勇表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201.html

更多阅读

诛仙小道齐文浏览诛仙诀全文浏览诛仙2全文阅读 诛仙诀攻略

诛仙小说全文浏览诛仙诀全文阅读诛仙2全文阅读【面击检察全文】我的2010运势测试,顿时测试!最后一天去了CHINA JOY~!这是我第一次去看CHINAJOY,掩不住骨子里的冲动和镇静的古道热肠。仍是不少,不过和EXPO比那是小巫见大巫了,早上6:30分起,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问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3.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声明:《套子引发的血案全文 银幕战争 2%引发的“血案”》为网友低吟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