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酒储备成隐患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令重仓酒鬼酒的基金“躺着也中枪”。 11月21日晚间,湖南省质监局的初检报告让本存一线生机的众基金倒吸一口凉气。 汇添富、国投瑞银、信诚等多家持仓基金随即再度调低酒鬼酒估值,从原来的一个跌停,调整为两个跌停(20%),调整后,酒鬼酒的股价为38.54元/股。 “我们密切关注事件的进一步动态与进展,并根据程度随时更新估值。”某重仓酒鬼酒的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眼下,对于基金来说,最大的不确定性与潜在风险在于,这一事件还在继续发酵,并且,存在向白酒行业扩散的可能性。 社保、基金重仓 在今年A股委靡不振的情况下,白酒股是A股市场上表现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不少基金因为“喝酒”而使净值增长靠前。 而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不仅在11月19日当天白酒股全线暴跌,且多只白酒股盘中一度跌停。 酒鬼酒是多家基金、社保的重仓股。酒鬼酒2012年三季报显示,在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117组合在三季度大举增持该股之后成为其第一大流通股东。而其第二大到第六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偏股基金。 截至三季末,共有26只偏股基金重仓持有酒鬼酒。其中,重仓持有酒鬼酒,排名前三的公募基金公司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广发基金,分别持股为721.60万股、560.85万股、462.60万股。 采访中,多家重仓基金公司均表示,由于配置量不大,对基金净值影响不大。广发基金此前测算:如果酒鬼酒二级市场价格下跌15%,其基金净值下跌0.07%。 除了公募基金,三季度,泽熙掌门人徐翔高位接盘,其掌舵的泽熙瑞金1号买入了313.41万股,三季末占据第七大流通股东。 此次高位接盘,泽熙却“因塑化剂事件大大挫伤了锐气。”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 相比之下,酒鬼酒原二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则于一月前逢高清仓出局,成功规避了这一“黑天鹅”事件。 长期隐患或在基酒 疑问1:全国白酒是否普遍存在塑化剂? 疑问2:塑化剂是怎么进入白酒中的? 疑问3:判断白酒塑化剂是否超标应该参照什么标准? 疑问4:第三方报告是否权威?
![壹基金风波 酒鬼酒“塑化剂风波”祸及基金](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13443778099.jpeg)
疑问5: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为何在此时点爆发? 疑问6:中酒协隐瞒了什么? 疑问7:白酒板块重挫是否遭遇做空?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对于白酒行业后市,基金公司观点尚有分歧。然而,多家基金二次下调酒鬼酒估值的事实,已经表明机构对该股复牌后走势比较悲观。 “塑化剂超标”在短期对整个白酒行业都是巨大利空。 北京某基金投研人员表示,“塑化剂”事件只是一个触发点,酒类股上涨时间长了,高估值是一定得下来。他认为,白酒目前正处于下跌通道中,即使短期反弹并不能改变对酒类股估值重新认识的趋势。 上述人士认为,目前最大的风险在于,这究竟会不会像当年“三聚氰胺”一样演变成乳品业的行业危机。 从短期上来看,也有部分基金还是认为白酒良好的业绩状况会支撑今年到明年年初的股价。 理由在于,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时期,与多数行业增长乏力相比,白酒行业一枝独秀。刚刚公布的三季报显示,白酒企业的业绩平均增长率都在40%,优质企业甚至超过50%以上。 甚至有基金公司认为,如果像贵州茅台一样,是长期持有的话,短期的利空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因酒鬼酒净利润暴增而大幅调高酒鬼酒目标价格的多位券商白酒行业研究员表示,“会在湖南省质监局的最终检测报告出来后,下调其评级和目标价格。”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廖帅表示,“由于近年酒鬼酒股价随白酒行业一道表现强势,也积累了不少获利盘。因此,酒鬼酒股价很可能会相应地作出向下调整反应。” 然而,对于酒鬼酒或者整个白酒行业来说,一个巨大的隐患在于,酒企储量巨大的基酒。 如果从酿造工艺分,白酒分为三种: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其中,清香型工艺相对简单,两个月就能完成发酵生产,基酒储存1~2年就能进行勾兑;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最长,大概要沉淀3~5年才能勾兑。 因此,基酒是否“塑化剂超标”将是此事是否会继续发酵的核心——“这就像一个堰塞湖,对行业打击是致命的。特别是对于基酒相对充足的老牌酒企来说,风险更大。”国都证券分析师卢珊称。 对于持有重仓酒鬼酒基金的投资者,对其持有相关基金的处理方式,廖帅建议,对持有市场占净值比重过高的基金可以考虑转换为相同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优质个基,以达到尽量降低调仓成本、并适当规避下行风险的目的;而对于其他配置比重并不算高的基金尤其是主动偏股型基金,则建议考虑不应仅因该事件而做出调整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