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已经过剩了,这应该是一个现实:虽然销量在去年几乎达到了历史的颠峰,但是,这些销量里有许多是通过赊欠完成的。因此,这样的销量其实是不健康的销量,也是透支的销量。唯一可以说明的问题是两个:一是摩托车确实过剩了;二是市场经济已经变成了过剩经济。
其实,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过剩经济有哪些特征呢?一是产量大于实际需求量;二是替代产品已经出现,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替代产品也加入竞争行列;三是产品缺乏差异化的区分,共挤“独木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摩托车行业就处于这样的一种经济状态中。产量大不说,差异化特征不明显不说,替代产品的出现已经开始影响到摩托车的销售了。替代品主要是电动车和家用车,如家用轿车,以及微车等。
最近,在走访市场的时候,笔者发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的跟风现象严重,无论是在产品功能、配置上,还是在核心价值上,缺乏独特性。现在,每一家企业好象什么车都能造,什么功能都有,结果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能会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事实上,过度的美化可能会起反作用,因为消费者听得多了自然会反感,笔者早就反感了。二是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导致一些经销商开始把目光投向新兴的电动车上。一位做电动车的朋友告诉笔者,2003年电动车的销量大概才300万辆左右,而现在可能已经超过1000万辆了,其发展速度比摩托车快得多。而另外一位朋友告诉笔者,电动车已经开始进入农村市场,而他们在农村的销售已经超过其在县城的销售了。去年,某报调查发现,微车正在大举进攻农村市场。
电动车逐渐被人们接受,依笔者之见,应该有两点原因:一是具有对比强烈的价格优势;二是体积小,比较便利,尤其方便日常活动范围比较小的消费者。而微车对于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村消费者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汽车比摩托车更高档的表面意义,毕竟汽车的梦依然在每个人的心中沸腾;二是比摩托车有更多的使用功能;三是微车虽然是汽车,但是,相比而言,价格比较便宜,仍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无论是价格还是使用功能上,摩托车几乎都没有优势,真是“比上不足(功能)、比下有余(价格)”。
同类竞争已然激烈,现在电动车与微车的参与,必将使竞争加剧。那么,摩托车企业该何去何从呢?要想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应该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质竞争等过渡到价值竞争。价值竞争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形象,有效地避开价格等原始竞争,还可以找到一条新的路径。哈根达斯虽然只是一盒冰激凌,但是,它的价格为什么都在300元以上?芭比娃娃虽然只是一个步娃娃,但是800元以上的价格为什么毫不影响其强劲的热销势头?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为什么贴上国外的商标就要比国产的贵?答案只有一个:他们都有独特的价值核心。
那么,价值来自哪里?价值是酒,来自坚持后的积淀与发酵。价值的体现就是你寻找你的目标消费者的用心与专心、你为消费者提供他所满意的产品的精心与细心、你为消费者提供延伸需求的热心和诚心。毫爵多年的默默努力能说明这一点。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就是今年4月份〈摩托车世界〉的改版。在2005年第9期〈摩托车世界〉的封面上,有这样的一句话:“阅读价值提升传播价值。”为什么要印上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们认真地找到我们的真正读者,并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以及他们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努力地去做了。现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摩托车世界〉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订阅〈摩托车世界〉杂志、寻求跟〈摩托车世界〉的合作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风景。他们在几个月的高度关注之后,已经行动起来了。而让笔者感受至深的是:已经或者即将进行合作的企业中,其中的大部分我们以前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一些订阅杂志的经销商打电话询问所要选择的品牌也表明了对这种价值的认可与信任。这能说明一个问题:有价值才是硬道理,有价值才有出路!
笔者认为,价值不仅是〈摩托车世界〉的出路,相信也是中国摩托车企业做强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