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否会再来一场文革?看看眼下关于汽车“自主品牌”的争论你或许会不寒而栗。两位名人分别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位便遭众人围剿,被认为是“包藏祸心”,就差直接被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了。
这年头,对外资撒开了欢地骂不算过分(有人已经在文章中干脆将外资称为是“狗”),屎盆子尽可能一古脑往外资身上扣,原因很简单,反正是“爱国”,既没有丝毫的政治风险,又可以赚取廉价的掌声;相反,若是对外资说点公道话,或对自主品牌提出点质疑,甚至仅仅是说“要耐得住寂寞二十年”,则需要足够的勇气,因为这不仅会遭遇一片咒骂,还有可能危及自己的政治前途。
本来是一个完全可以讨论的经济问题,却被抛进了民族的、政治的雷区,难道说又要“运动啦”?
不同观点的对错暂且不论,在全国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最需要提防的就是某些人可以宣布真理在握,进而压迫异议,或者以民意乃至民族的名义,对异己者实行“多数人的(精神)暴政”。
历史证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万众欢呼的人并不一定正确(希特勒如何),遭人唾骂的人并不一定荒谬(刘少奇如何);而一定的是,当整个社会只存在一种观点和声音,那这个社会的前景及其民众素质就颇为可疑了,或者如约翰·穆勒所言:“在精神奴役的一般气氛中,曾经有过而且也会再有伟大的个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种气氛之中,从来没有而且也永远不会有一种智力活跃的人民。”所幸的是,我们现在能够听到一点不同的声音,并且有着大跃进、文革的惨痛教训。
实事上,没人反对搞自主品牌,只是有人(包括笔者)不赞成为了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从而忘记了“一切生产的惟一目的是消费”(亚当·斯密语),或者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反对为了自主品牌而不惜任何代价、盲目排外以及过分要求市场规则之外的政府干预;反对以自主品牌、民意、民族的名义绑架政府和舆论,要求特殊待遇,说白了,就是以此来名正言顺地压政府给项目,拿纳税人的钱来满足个人、企业的一己私利或填补资金黑洞。
说某些自主品牌的观点浮躁、偏执并不过分。
浮躁、偏执的动力源于我们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不少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双赢就是不信,总是觉得如果别人赚了钱,那就一定是自己吃了亏。当我们为国外生产零部件时,我们不满——中国成了零部件供应基地,“高附加值的总装”让外国公司干了;当我们主要做组装业务时,我们不满——中国成了组装厂,“高附加值的零部件”业务(此一时,彼一时)让外国人拿走了;当我们组装和零部件业务都自己做时,我们不满——核心技术的大钱让外国人赚了;当外企把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来时,我们不满——怎么说都是为外国人做品牌,所以要做“自主品牌”;后来我们“发现”,国际市场上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而50%至60%的利润则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于是我们发誓——这一块一定要把住;都做到了还不够,还要成为汽车出口大国。总之,我们急切地要求中国在汽车制造、零部件供应、研发、品牌、销售服务、出口等所有环节和全价值琏上集世界各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于一身,将国际分工变为国内分工,而且还要“自主”。那么世界其它国家该干些什么?最终只有购买我们出口汽车的“分工”?直至他们像我们曾经干的那样,为了保护他们本国的汽车工业而筑起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打贸易战,最终逼得我们不得不进行代价高昂的结构调整?所谓全球范围的资源有效配置、各国的比较优势结合、国际分工全都是扯淡?
一厢情愿或想当然与真正的经济学讨论和理性分析无关,更不会有好结果。
以汽车贷款为例,本来是汽车厂家重要的促销手段,却被我们的专家、学者们根据某个外国汽车巨头的所谓汽车信贷高利润之说,不加分析地看作是一块巨大的肥肉,勾引得国内金融机构一古脑扑将上去,而且还要把着,生怕外国汽车公司进来分肥,结果是抓回了1000多亿元的坏账,最终要由纳税人承担,还为后来准入汽车信贷领域的外国汽车公司赔本扫了雷、交了学费。
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刚刚开始摆脱“姓社姓资(国内私人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的困境,又饱受“姓中姓外”问题的困扰。那么,到底该对“姓”采取“不争论”态度,以“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双赢)为准绳,还是首先彻底搞清企业和品牌的“姓”?
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尽管还没有一个明确、严谨的定义,但其中无疑包含着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但这种朴素的感情经某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催化后,有可能变为一种普遍的浮躁——“大跃进”式的浮躁。
远的历史教训不说了(例如:某权威专家曾论证了亩产万斤粮的可能性),近年来,电动汽车被认为是自主品牌最可能率先突破的领域,“我国电动汽车研制开发能力达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核心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将因此而“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等乐观情绪曾不容置疑。电动汽车从“八五”就开始了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十五”863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的资金又有24亿元。这些年来到底花了多少钱,花了谁的钱,谁花了,结果如何?人们不得而知,知道的只是不少关于国内电动汽车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重大进展”、“群体性突破”、“‘破坏性’创新”,以及国产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燃料汽车下线的消息,在一次性地见报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我们不是搞出了原子弹、卫星、神州5号、预警飞机吗?怎么就搞不好自主品牌的汽车?这并不奇怪。前苏联的军事尖端技术及产品与美国相比不相上下,但民用消费品则差之千里。原因很简单,国防上的高科技研发作为公共项目可以倾全民之财力,其生产的目的、投入产出的方式、成本收益的计算等与汽车这样的高技术民用消费品完全不同,根本不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之内;国防上的尖端技术成果与高技术的大众消费品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先进技术本身只是大规模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汽车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当然要搞,但如何搞需要进行理性、科学的论证,尊重汽车研发本身的规律和品牌经营的规律以及市场竞争的法则,而非依靠简单的情感冲动。但愿汽车的自主研发不致被一边倒的舆论狂潮卷入浮躁的深渊,但愿相关政策不致被一些激动人心却又漏洞百出的论证所左右。特别要警惕国内常见的那种一哄而上的情况在汽车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领域中出现,对名曰“寻求民族汽车工业新突破”、“为民族争光”,实则沽名钓誉,或者借机瓜分政府科技研发经费的现象应有足够的警惕。
此外,那些把外资当“狗”叫的人最好想想,如果外国人把海尔等在国外建厂的中国企业当成“狗”,你是否觉得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