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部职责 《金融与好的社会》 第一部分 角色与职责 第3章 银行家:一



     埋藏黄金或把黄金寄存在堡垒里的做法无法为财富所有者带来利息回报。因此人们逐渐学会了放弃一定的安全性换取相应的回报,即便在古代,人们也有把黄金交付给放贷者去投资的做法。在古罗马,这些交易的地方被称为“tabernae argentariae”(字面意思是金钱商铺)。他们向存放在自己手中的黄金的所有人支付一定的利息,而向借贷的人收取更高比例的贷款利息。庞贝古城遗址的万神庙附近就发现了7处公元1世纪的金钱商铺,它们都是一些沿街开设的小铺面(有些铺子里还有当时的钱币)。在这些商铺里通常只有一位放贷者和他的几个助手,他们并非像当代银行那样组织。当时放贷者用于清点现款的长方形桌子的支脚还清晰可见。由于可选的金钱商铺很多,当时的存款人已经可以通过同时在多个商铺存款的方式分散自己的风险。

所以说银行就是代表客户对投资进行管理的管理者,这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经理扮演的角色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可以宣称自己的运作更安全。将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分开的特征就是银行的投资表现为支付固定利息的存款,而非回报率不可知的投资,并且银行存款通常都具有流动性,也就是说存在银行的资金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支取出来。因此,银行存款就和埋在花园里的黄金一样随时可以取出来用,但是相比后者,银行存款的安全性和可预期回报都得到了提升。

银行所提供的安全性和回报率都值得进一步分析。他们是如何在保证流动性和承担低风险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可观回报的呢?难道说仅仅是因为政府基于稳定经济的考虑而不会放任银行破产吗?远在政府开始为居民储蓄投保或者在危机时期援救金融机构之前,银行业就已经兴盛很久了。

银行的出现解决了一个所有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在一项投资上取得回报。如果你以个人身份将资金借给另外一个自然人,而后者用借来的资金做生意或者购买房产,你是无法在短期内把借出去的资金收回来的,你必须等到那个人的生意逐渐走上正轨并开始赚钱,或者等到房产升值时才有可能全部收回。或许你也没有渠道把自己的贷款转卖给其他投资者,所以仅就可用现金流而言你就被绑住了手脚,也就是说没有流动性可言。

银行同样无法迅速收回多数投资,但是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保证客户资金的流动性,也就是将许多储户的投资集中管理。银行不会把所有储蓄资金都投资于非流动性投资产品,而是会在手头存留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支付常规情况下储户的支取需求。所以民众的储蓄所得收益来源于非流动投资,但是单一个人的储蓄资金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这看上去完全就是个奇迹。

 金融市场部职责 《金融与好的社会》 第一部分 角色与职责 第3章 银行家:一
这个机制通常都会保持良好的运作,但是一旦出现恐慌和挤兑就会出问题:如果民众失去对银行的信任,许多人就会在同一时间要求支取在同一银行的存款,这将导致银行丧失资金供应的流动性。就算在当时的情境下,就算在没有对储蓄资金进行保险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允许银行短期内暂停资金流动,那么储户们有极大的可能取回自己在银行的所有存款,因为银行最终会将手中非流动性资产变现。

当代银行业监管者在尝试降低挤兑出现的可能性,他们采取的措施是要求银行保持足够的存款备付金(即银库中的现金或在其他银行的存款,以保证储户提出突然的支取要求时能够满足其要求)和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拥有的全部资产缓冲垫,减去其负债之后,要能保证偿付所有储户的存款),这样做也就使得政府不需要再次援救陷入困境的银行。美国对存款备付金的明文规定可以追溯到1917年美联储成立之初,而美国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自1982年起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世界范围内对资金使用的共同协议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签署开始生效,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对其进行了相应修改,以避免未来危机发生时政府再次救援的可能性。时间一年年过去,银行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银行业监管也随之走向复杂化。

除了提供流动性之外,银行还帮助自然人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即道德危害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想要通过直接投资获得回报的自然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自然人想要通过借出现金或购买证券的方式投资一家公司,他们极有可能被获得投资的人掠走所有的财富。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有多种手段将资金从公司转移到自己的朋友手中,也就等于从投资者那里偷走资金。他们可以从骗子运作的供应商那里虚开发票,养肥了供应商,也期待从供应商手中收取回报。他们甚至会有意摧毁自己的生意(或许他们一开始就没相信自己的公司会取得成功),通过清算公司资产而将财富输送到公司关联者手中。另一种情况下,这家公司可能采取极为冒险的经营举措,收益的可能性极小,而损失的可能性极大。公司或许对经济损失毫不关心,因为最终失去一切的是那帮“傻瓜”投资人。

换个角度看,多数银行都是经过了多年的磨炼,有些甚至有上百年历史,因此其有必要维护自己的声誉。(即使在储蓄金有保险的情况下声誉仍然很重要,因为多数成功的银行的储蓄金总量都在保险所能偿付的上限之上。)民众通常认为银行有很好的甄别劣质投资的嗅觉,也能避免进行此类投资。即使银行偶尔做出一两项不明智的投资,其管理的投资组合中还有无数其他的投资可以抵充,这种策略通常能够帮助银行维持自己正直的品性和声誉,只有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时,才有一部分银行会倒闭或需要接受政府救助。

银行也解决了另一个没有经验的投资者会遇到的问题:选择偏见问题。对于自己所投资的对象缺乏研究和关注的人往往会成为这个问题的牺牲品,有经验的投资者抢走了优秀的投资标的,而他们往往只得到剩下的“蹩脚货”。

大多数自然人都没有手段评估潜在投资标的的可信程度。他们可以通过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投资标的的文章或者评级机构发布的报告了解一些信息,但是这些报告往往只针对大公司,记者和分析师没有动力考察每一家需要资金支持的小公司,也就不会有相应的报告。而且这种报告对撰写人而言毫无价值,因为报告的受众不广,只有热心于搜集投资消息的人才会关心。除此之外,只要这种报告一问世,势必遭遇搭便车的问题:获得了这份报告的人会把投资消息散播给身边的人(搭便车者),而后者是不需要为报告付费的。

各类公司(特别的是大公司)都会直接公开发行公司债,一些人总会试图绕开银行家直接投资这些公司债。他们觉得既然很多其他所谓掌握信息的投资者也投资这只公司债,那么它一定是一项稳妥的投资。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不过是在别的债券投资者谨慎投资的前提下搭了便车而已,其中的风险就在于其他投资者或许也在搭乘别人的便车。最终,或许大家发现没有一个投资者真正了解发债公司所耍的把戏,而这个事实只有当危机发生时才会暴露—如暴风骤雨般降临到他们头上。

换个角度来讲,银行的网络很广,只要银行开展业务的地方通常都有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员工都和从银行借贷的公司之间有真正的人际交往,他们收集着借贷公司业务运营情况的信息,而且还对经营公司的管理者进行评估:探究管理者的可信度、他们真实的动机以及他们未来可能的行为表现。在采集此类信息的过程中不存在搭便车的问题,因为银行不会公开这些信息。银行家通常都借出短期可展期贷款,并且要求借贷公司定期报告经营情况,公司管理层也知道,他们必须维持与银行家之间的良好关系,否则贷款随时可能被追回。

这些银行业务的流程和制度延续了几百年,原因就在于至少在市场表现正常的年份,它们都行之有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缺少分析师、评级机构以及新闻杂志等渠道提供对投资标的的评估,利用银行进行借贷比直接从民间借贷更有效。因此银行业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相比之下,过去数十年间,发达国家经济体系中传统银行的角色逐渐被淡化:这些国家经济债务中以银行贷款形式体现的部分越来越少。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针对证券的公开信息越来越多,道德危害及选择偏见等问题发生的概率已被极大地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只会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演化,但是最传统的银行业务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因为银行满足了社会太多的需求,银行的公众形象(不考虑目前危机中的状态)已经强大到令人无法忽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093.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金融市场部职责 《金融与好的社会》 第一部分 角色与职责 第3章 银行家:一》为网友辣条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