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低迷 家电业绩低迷 三洋电机连续2财年出现赤字
“我们已连续两财年出现最终赤字,给利益相关者带来了麻烦和担心,真的是非常抱歉。”三洋电机社长井植敏雅在2005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结算发布会上表示了道歉。该财年联合结算出现赤字,营业损失为171亿5400万日元,净损失为2056亿6100万日元。尽管销售额只比年度减少3.5%,为2万亿6100亿2600万日元,不过由于退休金补偿金及固定资产减损等机构改革费用增加,导致了超过上财年的赤字(上财年结算的报道) 销售额比例约占1/2的消费者部门出现了98亿8900万日元的营业损失。出现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竞争激化导致销售额减少、平均售价下滑以及调整了白色家电等的库存预算。数码相机、电视、液晶投影机、空调及洗衣机等的销售业绩低迷。而导航仪则出现了以人气系列产品“GORILLA”为中心的畅销,销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手机销量也因面向北美等海外的销售增长,比上财年增加约2成,达到1250万部。尽管在日本的销量有所减少,不过带GPS功能的儿童手机的销售却很好,为收益做出了贡献。
“作为经营电池的三洋”表现出色 组件部门减收3.7%,减益36.1%,表现也很低迷。尽管镍氢电池“Eneloop”(参阅本站报道)、锂离子电池及太阳能电池销售业绩良好,不过电容、振动马达及激光磁头的价格下滑导致收益出现恶化。半导体业务的订单量也未能恢复到新泻中越地震前的水平。三洋电机预定于2006年7月将半导体业务分离出去,成立单独的分公司(参阅本站报道)。井植社长表示:“拆分半导体业务成立单独的公司主要是为了提高决策效率。接下来将研究设备投资问题。也就是要确保在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暗示将接受其它公司提供的资金。 三洋电机2006年3月宣布,已就业绩低迷的电视机业务与台湾广达电脑(Quanta Computer)达成了成立合资公司的意向(参阅本站报道)。对于合资的进展情况,井植社长表示,“希望在2006年7月~8月达成最终意向,以便能够在年底商战时推出产品”。在手机方面,该公司也于2006年2月与芬兰诺基亚达成了合资意向,与上述合资一样,同样进入了力争达成最终意向的阶段(参阅本站报道)。而且出资比例也在协商之中,不过该公司只表示:“希望以合资的形式来表明今后的姿态。”(井植社长) 暗示将追加企业重组措施 人员削减方面,原定到2008年3月底削减1万4000人的目标已于2006年3月底实现。具体来说,日本国内约6500人,海外约7500人。副社长前田孝一在谈到追加的人员整合措施时表示:“今后在以白色家电业务为中心实施合理化措施时,如果需要,还会进行削减。虽然今后将要削减多少人还不好说,不过从生产及销售的情况来看,现在情况并不是很好。” 2006财年(2006年4月~2007年3月)的业绩预测方面,该公司预计销售额为2万亿4000亿日元(比上财年增加0.1%),营业利润为650亿日元,纯利润为200亿日元。年设备投资额预定为1050亿日元,将对其擅长的电池业务进行约为上财年2倍的投资。该业务预计2006财年全年将实现约380亿日元(同比增长6.3%)的营业利润。不过,预计电气化设备业务还不能摆脱赤字,将出现约25亿日元的营业损失。
更多阅读
合肥三洋洗衣机维修 三洋棋局之变:海尔海外发力 合肥三洋另辟蹊径
10月18日,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与日本松下电器集团(以下简称“松下”)达成了关于购买松下旗下的三洋电机(以下简称“三洋”)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白色家电的制造与销售权的最终协议。 据悉,海尔购买的是日本、马来西亚
三洋洗衣机被收购 海尔成功收购三洋电机洗衣机冰箱等多项业务
中新网10月19日电 10月18日,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就海尔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的洗衣机和家用冰箱业务及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的洗衣机、家用冰箱和其它家用电器销售业务正式签署收购协议。 据了
不受影响 松下宣布废止三洋品牌计划 中国市场暂不受影响
拥有65年历史的三洋品牌可能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日本松下公司宣布,在明年4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子公司化完成后,将全面启动业务重组,并计划从2012年4月开始,原则上全面弃用三洋品牌。随着这一消息的公布,三洋
中国象棋最强攻势开局 不敌中韩家电价格攻势 日本白电业连续2月下降
受中韩两国家电工业“提前”复苏,价格攻势日渐猛烈影响,日本白色家电业连续2个月陷入同比连减低迷态势。 据日本电机工业会(JEMA)日前发布的冰箱等白色家电(除房间空调器)2月份国内市场出货报告,当月出货额较去年同月同比下降4.4%
三洋 松下 洗衣机 TOB三洋电机 松下转型绿色革新企业
端木清言 日前,围绕Panasonic公司完成对三洋电机TOB(阳光收购)收购,引发的讨论不仅没有平息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越来越热”的趋势。尤其是对并购后三洋电机品牌及白电等重合业务是否保留,合并后是否能取得协同效应的最大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