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资金成本低廉、资金实力雄厚、金融产品独特、金融服务齐全、人才素质较高、工薪待遇优厚等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行业将如何应对,才能保障稳健、高效的发展,是我国银行业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银行业人才策略 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应对策略](http://img.aihuau.com/images/a/0702020707/020712042724150327.jpeg)
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创新。金融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溶入了金融全球化大趋势之中,外资金融机构大量进入我国,抢占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迫使中国银行业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仅大大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动力,而且能够减少金融创新的犹豫、迟疑的过程,降低金融创新决策成本和机会成本,减轻金融创新的阻力。二是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后,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照系数和竞争对象,中国银行业必须遵循国际金融业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都将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迅速得到解决,加速中国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促进我国银行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三是借鉴外国银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外资银行机构将带来国际上先进的经营方式、投资理念、管理经验及技术,给我国银行业提供新的视角,促进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挑战:一是金融人才面临挑战。外资银行业要想在中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抢占中国的金融市场,就必然会采取“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让员工有充分表达意见、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以优厚的工薪待遇和高度的就业保障为诱饵,来争夺中国多年培养的优秀中高级管理者。二是服务对象面临挑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资银行会利用他们方便、快捷的国际结算及周到、全面的金融服务,来吸引中国的企业和客户。三是金融体制面临挑战。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业经营金融体制,对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严格区分,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均是独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批综合性、全能型的外资银行机构将出现在我国市场,未来银行业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实力、管理水平、技术手段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提高员工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中国银行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创造平等竞争、公正公平用人的环境,让所有员工都有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能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其能力许可之下共享银行的繁荣。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机制。加快培训、培养的步伐,尽可能多的培养外语、计算机、高级管理、专业技术、法律、金融研究、国际准则方面高素质的优秀金融人才,培训结束时应进行严格的考试,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同时,选拔一批优秀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去国外培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三个代表”的学习,对银行员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我国金融事业的教育,让员工树立为我国金融事业、为祖国繁荣强盛、为人民富裕甘愿奉献的精神。既减人又进人。对通过教育、培训和培养、科学考评,仍然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庸才”,应在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后予以辞退;实施买断工龄、退养等来减员。同时,应从综合经济部门、高等院校、科技部门、外资银行机构等积极引进熟悉国际准则、国际金融专业、电子网络、市场营销等复合型优秀人才和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吸纳具有外国银行业务经验的出国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加盟中国银行业。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真正按劳、按贡献大小取酬。根据行员工作业绩成果和贡献大小而不是仅按职务来取酬,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年薪制,降低固定收入比例,增加“活”的部分。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可考虑对作出了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股份奖励。要让取得较大业绩成果的员工参加总行级培训班及银行学校培训和培养、出国考察及培养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为我国金融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独资银行、政策性银行,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转换经营机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股份制改造。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外资金融机构可以相互参股,与金融关系较紧密的优秀企业(比如银行学校、造币厂、运钞中心、电子商务产品企业)可向银行参股。可考虑建立银行集团,下设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其他优秀企业等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分账管理。通过资本股份化,明晰产权,分清责任,充实资本金,真正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