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双雄:郑俊怀VS牛根生



伊利与蒙牛经常被人们同时提起,如同用友与金蝶。

当年用友在内地A股上市,金蝶在香港上市,两家公司的市值一下子就拉出了数倍的差距。但反观今日的伊利(A股)和蒙牛(香港主板),仅简单的市值比,伊利便没有占优。

蒙牛6月10日在香港上市,按招股价计算,市值约为40亿元。当天伊利A股市值约为50亿元。如今蒙牛股价稳步上涨,市值接近49亿元;伊利却遭到几个利空消息袭击,市值跌至不足42亿元。

面对同行们大踏步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伊利尽管眼热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对手蒙牛领军人牛根生的一举一动,已令伊利掌门人郑俊怀寝食难安,根本无暇考虑资本运作了。股民唯一可看到的是,在共同的目标面前,伊利和蒙牛的管理层、领导人对企业股权做出了不同的取舍选择。

伊利“独董风波”

6月24日,伊利集团与西班牙ILAS有限公司就投资乳品工业项目在呼和浩特市签署了合作意向书。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伊利”罢免独董风波”爆发,将伊利与国际乳业巨头合作的利好完全湮没,公司股价狂泻不止,跌出8年新低。这意味着,号称201 2年要进入世界乳业20强的伊利,危机已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2004年6月29日举行的伊利2003年股东大会上,一位股民对伊利董事长郑俊怀说:“伊利出事,我们很着急,蒙牛已经在香港上市了,憋足劲在投钱扩大产能,最需要钱的地方而你们却不投资,偏偏投国债,是战略失误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这位股民提到的伊利不扩大产能而“偏偏投国债”,正是由公司的独立董事揭露出来的。

6月15日,伊利股份的三名独立董事俞伯伟、郭晓川和王斌就公司的国债买卖及股东情况向公司函索相关资料,并以所提供资料欠详为由,拟聘请一家审计公司于近日对有关伊利股份资金流动、国债买卖交易和呼和浩特市华世商贸有限公司(华世商贸)等问题进行专题审计。

6月17日,公司股价跌停。次日,公司在市场一片质疑声中匆匆发布“澄清公告”。然而,正是这则公告,表明公司在募集资金使用上可能存在重大问题。

由于国债市场自2003年8月份开始连续下跌,伊利股份也深套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是及时收手,而是越亏越买。对于这种投资行为,独立董事曾多次提出质疑,但一直未得到公司管理层的合理解释。而执掌伊利近20年的董事长郑俊怀也因为俞伯伟的关联交易在一怒之下炒掉了该独立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股份巨额国债投资发生的时间、数额,与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金信信托投资公司(金信信托)受让公司股权的时间和金额非常接近。一种可能是,伊利管理层通过金信信托名义收购伊利股份股权,因为信托公司为客户保密的原则也可以规避信息披露,因此神不知鬼不觉。

当然,郑俊怀对此矢口否认,称“公司进行国债投资与金信信托受让公司股权没有关系,公司并未利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MBO”。

其实,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郑俊怀领导下的伊利早已在开始运作MBO了。2002年,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国家股全部划拨到市财政局名下,并于当年将其中的500万股(占总股本的3.41%)有偿转让给呼和浩特市启元投资有限公司(启元投资),启元投资为伊利股份第二大股东。启元投资究竟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呢?原来,它就是伊利20多位高管层组成的投资公司,其中郑俊怀的股份最多,而这正是郑俊怀梦寐以求的。同牛根生只持有蒙牛4.6%的股份相比,郑俊怀在伊利的权威可见一斑。

伊利“教父”

20年前,伊利只是呼和浩特市政府属下一个年利税仅4.7万元的回民食品厂。20年后,伊利已成为中国乳业强势公司之一。20年来,郑俊怀带领职工把一个小厂发展成为庞大的乳品企业。郑俊怀在伊利树立了无上权威,“这个企业就像是他自己的一样。”了解郑俊怀的人说。

今年53岁的郑俊怀,在伊利早已被公奉为“教父”式的人物,决策经营是一揽子挑着。多年来前前后后共换了10位左右副手,但郑俊怀一直安如泰山。在伊利,谁与郑俊怀意见不合,谁就要自认倒霉。最近伊利发生的人事变动,再一次证明了郑俊怀至高无上的个人权威。

6月16日,伊利股份临时董事会上审议罢免俞伯伟时,伊利股份总裁兼液态奶事业部的总经理潘刚和郑俊怀意见相左,投了反对票。结果,潘刚被免掉液态奶事业部的总经理职务。

个人权力压倒一切,这或许是伊利能走到今天但最终爆发危机的根源所在。

当然,对于这种分析,郑俊怀会嗤之以鼻。

郑俊怀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至少在董事长职位上还要再干10年,我要将伊利带进世界乳业20强。”

但是,“奶是挤出来的,而且是资本挤出来的”。

由于近一个月来的罢免独董事件以及由此牵扯出的一系列风波,伊利股价历经三次跌停,市值大幅缩水,负面报道不断,伊利为“独董风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与此同时,伊利也再一次被评选为中国上市公司50强。

在赞扬与批评同时降临之际,作为伊利公司领军人物的郑俊怀对外宣称,国债投资的决策当时是董事会通过的,投资国债本身有支援国家建设的目的,它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当时投资的时候是往好的方面想的,现在所谓的“亏”,也只是浮亏的概念。股价下跌也是暂时的,这种状况很快就会过去的。伊利作为乳业龙头企业,得到国家农业部与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不少国家重点项目包括与外资的合作项目都交给伊利来组织实施,这是对伊利整体运营能力的信任与认可。

但无论如何,伊利的几大利空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正如其独董俞伯伟所言,作为国企高管,拥有股权情结大家可以理解,甚至会表示同情,但它不应该妨碍到企业利益。看来企业家越界成为资本家,当属“惊险的一跃”。

蒙牛神话

和伊利颇有渊源的蒙牛,在6月份也经历了它的”惊险一跃”,也就是它在香港的1PO。蒙牛上市获得了200多倍的超额认购,45岁的牛根生带着这个成立于蒙古草原一个简陋两居室的企业站立到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但是这些对于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层来说,真正的”惊险”才刚刚开始。

“惊险”主要缘于蒙牛管理层与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资者之间签有”估值调整”协议:未来3年的年盈利复合增长不能达到50%,管理层就必须割让7830万股(7.8%股权)给摩根等三家机构(反之,摩根将把同等数量股转给管理层)。

此外,这些机构未来在某些条件下还可以行使可转债的转股权。换言之,届时牛根生等人的股权比重还可能被进一步摊薄。

蒙牛能在几年内迅速做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管理层不惜以股权换取外部投资。摩根士丹利等外国投资机构曾先后投资6120万美元。

此次IPO后,代表管理团队持股的金牛公司只拥有1 5.83%股权。作为董事长、主要创业者,曾任伊利副总裁的牛根生个人持股比例仅为4.6%。

根据其上市资料,蒙牛居2003年国内液体奶销量首位,2004年1月份的液体奶市场份额为20.6%,而伊利2003年市场占率为11%,2003年蒙牛净利润约为2.13亿元,略高于伊利。

和伊利”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相比,蒙牛的管理层明显被大投资者严格制约。

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一气之下带着从伊利分得的一笔资金,及冷饮事业部9名核心人员,开始另起炉灶,不久,由10个自然人共同注册1000万元的一个叫“蒙牛”的乳品公司就这样在伊利的身边悄然诞生。

蒙牛设立当年,销售额就达到4000万元,2002年增长到21亿元,在全国乳品行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自蒙牛成立以来,其增长率远远超过同行,在刚刚过去的三年,蒙牛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37%。

200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实现净利润2.3亿元。按销量计算,蒙牛在2003年度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商,而这时蒙牛成立还不到五周年。在中国乳业资本第一轮角逐中,伊利的产销量已从第一位退至第二位。郑俊怀已经迫切感到,稍不留意,伊利这只“大象”就会有葬身“蛇腹”的危险。

目前,在蒙牛的中层以上管理者及生产一线的主要核心骨干几乎都是伊利过来的,现在每年还有不少伊利员工投奔蒙牛。在呼和浩特,蒙牛的薪酬是最高的,中层管理者年薪10万,管理层的普通员工月薪最低也有1600元左右,公司还可以担保给员工分房。而且,蒙牛只要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就一定重用。

与蒙牛的政策相比,伊利显得捉襟见肘。伊利为了节省成本生产,一线用的几乎全是临时工。而且,伊利与蒙牛恰恰相反,只要是蒙牛过来的员工一律不要。

早些时候,蒙牛计划上市的消息一出,伊利就非常紧张。发展迅猛的蒙牛成为伊利的心腹大患,如果再有资本市场融资通道,伊利担心蒙牛;阵一发不可收拾,,为此,伊利聘请咨询机构,制定打压蒙牛的计划,,据称,当初步调研报告汇总后,项目主持人认为计划实行的结果,可能招致整个中国乳业的重大损失,遂立即叫停。

可以说,牛根生的一举一动,都令郑俊怀寝食难安,更不用说资本运作的大动作。

“伊”“蒙”之争

核心管理层皆出自伊利的蒙牛,牛劲十足,几年来保持超常发展,而几经风雨的伊利则依然是绩优股的代表。

创立于1999年的蒙牛在短短5年时间便闯入光明、伊利、蒙牛三甲之列,令其核心创始人牛根生近年来名声大噪。牛根生在创立蒙牛之前曾任伊利股份董事会执行董事、生产经营副总裁,而在如今蒙牛董事会中,另有3名成员卢俊、孙玉斌、杨文俊也曾在伊利担任重要管理职务。

两家颇有渊源的公司成为市场上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必会有一场好戏上演。事实上,在2004年央视广告招标中,就可看出厮杀之惨烈,蒙牛联手15家公司围标设局,终于以3.1亿元的价格超过了伊利的2.14亿元,后发制人成为央视2004年黄金段位“新标王”。

这只是中国乳业市场竞争格局的缩影,不仅伊利、光明、蒙牛在你追我赶,以三元股份(SH600429)、双鹿为代表的地方军团也毫不示弱,业外资本虎视眈眈准备随时进入。新希望(SH000876)从2002年起开始强势介入,而遭遇重大危机的德隆集团也曾在年初宣布要进入乳业,前段时间更有传言称五粮液(SZ000858)欲以10亿元巨资入股蒙牛。

在蒙牛上市之际,很多媒体曾以“蒙牛上市造就百万富翁团队”为题大肆渲染又一财富神话的诞生。与蒙牛这一段的风光相比,伊利则一头陷入了麻烦之中。

据最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乳业前四强的市场份额已逾50%,而前10名的总体份额高达62.73%。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中国乳业已进入品牌化时代,出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品牌集中现象,将会形成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但市场上的表现远非如此,即便是对第一位置的争夺也在毫厘之间。伊利市场总监靳彪向外界宣告:“根据AC尼尔森2003年9月份的数据,伊利已坐上中国乳业头把交椅,把原先的乳业老大光明挑于马下,提前两年实现了行业第一的目标。”而后蒙牛市场总监孙先红也宣称:同样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蒙牛从原先的乳业第四上升为第三。

从2003年的财务数据来看,伊利股份以年营业收入62.99亿元占据第一的位置,而光明乳业以59.81亿元紧随其后,蒙牛的营业额则为40.71亿元。似乎蒙牛尚与前两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要忘记的是其迅猛的增长势头,尽管规模已很大,而速度并未有放缓之势。从2001年的7.24亿元到2003年的40.71亿元,短短两年之内,营业收入增加了462%。相比之下伊利股份1998年便已到了10亿元这一台阶,但直到2002年才达到40亿元的规模,足足用了4年时间。

 乳业双雄:郑俊怀VS牛根生

在蒙牛的招股说明书中,已宣称其在液态奶市场占据第一的位置。但根据目前的财务数据,2003年蒙牛的液态奶收入为34.98亿元,而伊利股份仍以39.79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不管谁占先,毫无疑问的是液态奶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谁可以在这一市场取得优势,便可在整个战局中取胜。在两家公司的产品结构中,液态奶所占份额都呈逐年增加之势。2003年,液态奶占蒙牛乳业整个收入的比重高达85.9%,而伊利股份这一数据为63.17%。

有业内人士说,蒙牛董事长牛根生当年从伊利出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伊利复杂的人事关系。熟悉伊利一切的牛根生显然不会轻易再犯同样的错误。由于他本身在行业中浸淫已久,熟悉各种规则,而来自伊利的经验和教训使得蒙牛具有了绝大多数初创企业很难具备的战略和远见,这才是其一直能保持高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但不能忽视的是,蒙牛近年来始终以咄咄逼人的挑战者姿态,不断抢夺伊利和光明的市场份额,到如今也成为了市场领导者之一,大企业病很容易冒头,能否继续保持挑战者的心态和锐气,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蒙牛能猛到何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0245.html

更多阅读

知著·人物 “乳业教父”郑俊怀消失的十年 教父原著结局

郑俊怀,中国最具争议的企业家之一,1983年起任呼市回民奶制品厂厂长,一手缔造了伊利集团,他在事业鼎盛的2004年锒铛入狱。现在,乳业教父在遥远的黑龙江牡丹江,希望从红星东山再起。12月17日这一天对郑俊怀来说有些特殊。十年前的2004年12月

郑俊怀:灯火下楼台

  郑俊怀如何度过狱中生活?他的近况及未来又怎样?  他一直未曾认罪的判案能够翻案吗?  把郑俊怀送入黑暗中去的,正是郑本人。其“敌人”如果真的存在,那么有一天“敌人”倒下,也不能反证郑的清白  文 | 本刊记者 刘建强 编辑 |

出狱之后:伊利教父郑俊怀的创业史

“我想当记者,因为酷爱写作,读书时就发表过作品;我想当律师,因为我哥哥就受人迫害含冤离去,更想替老百姓伸张正义,可是这两个梦想都没有实现。要么不做,但认准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到底,这是我骨子里的东西。”  一心想当记者、律师的郑俊

黑道风云之再战江湖 “乳业教父”郑俊怀再战江湖

中国乳业“教父”、前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刑满获释一年多来,一直传闻不断。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个内部知情人处了解到,郑俊怀近期已与黑龙江红星集团联手成立合作新的项目。  红星集团内部一位工作人员证实,该集团确已

牛根生为什么离开蒙牛 从蒙牛创业故事 看牛根生VS郑俊怀

 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传奇的背后隐藏了太多的秘密,郑俊怀何以对辅

声明:《乳业双雄:郑俊怀VS牛根生》为网友白茶相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