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愚蠢错误之格林柯尔:信誉输家



 顾雏军为何如此急于辩白自己?与一位不怕出风头的经济学家打官司,格林柯尔恐怕会输得更多

  顾雏军起诉郎咸平,不管胜负如何,不管顾雏军的收购真相究竟如何,至少在此时总让人感到前者缺少一些大气和大度。而这次郎咸平的批评,无疑是勾起了格林柯尔3年前的并不美好的记忆。

  这场以国有产权改革大讨论为大背景的“郎顾之争”口水战,正方是素有“民企杀手”之称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反方是在国内制造“并购神话”的格林柯尔总裁顾雏军。郎咸平称自己发现了顾雏军的“并购神话”的真相,即后者采取了不正当的财务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顾雏军自然不服,他以诽谤之名对郎咸平提起诉讼。

  郎顾之争已进入诽谤罪的诉讼程序,颇有些让人意外。此前,郎咸平不管是“质疑TCL”、“四问海尔”,对方都只是简单回应,事隔不久便风平浪静。但顾雏军非要跟郎咸平来个鱼死网破,这样,即使顾氏胜诉,也会被“郎大炮”轰个遍体鳞伤,同时,也有人认为雏军无疑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故事从3年前媒体质疑格林柯尔风暴就开始了。2001年,顾雏军和他掌舵的格林柯尔一举成名。在这一年中,顾雏军控股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000921.SZ),随后,在《福布斯》杂志2001年中国富豪榜上,顾雏军赫然位居第20名。

  2001年12月5日,国内几大媒体几乎同时发表文章,推论收购格林柯尔是个“骗子公司”。在《财经》杂志上发表的《细探格林柯尔》一文,更是多方质疑了顾雏军及其神奇的创业经历、顾氏理论以及格林柯尔的技术神话、高额收入等等。

  《财经》文章称,顾雏军对外公布的一系列海外创业经历实际上是在国内办厂,戏剧性的是工厂还倒闭了。而顾雏军的发家之本“顾氏理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技术上无独到之处,实验证明也不符合要求。同时,格林柯尔的收入不明不白,据说格林柯尔2000年收入中有3.18亿元是从125项替换工程所得,但据记者推算125项工程的销售额不过1387万元人民币。

  第二天,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股价狂泄。仅12月6日、7日两天,股价就从3.5元跌到2.55元,市值蒸发10亿港币。2001年12月10日, 自称“深感受伤”的顾雏军召集50余家京穗港媒体记者澄清事实。可顾雏军对《财经》的质疑并未做出正面有力的回击,同时他把媒体的视线转移开去,“委屈”地表示,部分媒体对他的质疑是竞争对手“栽赃陷害”。

  媒体对顾雏军的质疑至此也告一段落,但随后媒体关于顾雏军和格林柯尔更多的疑问出现了。

  继收购科隆之后,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顾雏军又神话般地收购了美菱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521.SZ)、亚星客车(资讯 行情 论坛)(600213.SH)、ST襄轴(资讯 行情 论坛)(000678.SZ),一个风华正茂的资本大腕,由此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横空出世,顾雏军成了中国家电业最神气的人。伴随顾氏收购神话,媒体疑窦丛生:三年收购花了40个亿,顾雏军哪儿来这么多钱?被顾雏军收购的科龙电器第二年就能赢利,顾雏军怎么这么厉害?顾雏军笑而不答。

 2004愚蠢错误之格林柯尔:信誉输家

  直到今年8月份,经济学家郎咸平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推论:“顾雏军采取不正当的财务手段侵吞了国有资产。”称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实际上,这些大幅度亏损都是顾雏军一手制造的。而在收购完成后,顾又把费用降到零,制造大幅扭亏的假象,于是“顾氏收购神话”就这样演绎出来了。郎咸平同时列举了一系列公开的数据和事实破解顾氏神话,他将格林柯尔当家人顾雏军的资本运作形象描述为:“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

  顾雏军自然不能接受“顾氏收购神话”如此被人批评。8月14日,顾雏军向郎咸平正式发出律师函,要求其通过媒体公开道歉。以斗士自居的郎咸平不甘示弱。8月16日,他在北京召集记者发表了“学术尊严不容践踏的强硬声明”,声明中说,他对格林柯尔的研究完全基于格林柯尔公开披露的资料,是经过严谨的学术推论得到的结果,“根本不存在攻击个人的问题”。

  旁观者以为顾雏军会因此被吓止,但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8月17日,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向中国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了诉状,以个人名义起诉郎咸平“诽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80064.html

更多阅读

实拍 《美国行》北京--芝加哥--格林威尔。46P 格林威尔

今年5月初,独自一人再次去美国旅游,顺便参加了孩子研究生毕业典礼。从北京直飞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在机场转小飞机去南卡州格林威尔市,开始了美国之旅,行走了五个州20多个城市和农村,拍摄了万多张照片,现逐步发在博客里,请博友们欣赏。谢谢!

郎咸平 格林柯尔 “格林柯尔系”帝国沉降录

     顾雏军于2001年10月31日走进公众视野。 这一天,名不见经传的格林柯尔公司成为国内制冷家电龙头企业科龙的第一大股东。前者以5.6亿元收购科龙电器20.6%的股权(后来这个收购价降为3.48亿元)。作为格林柯尔的董事长,顾雏军由此

2015海外并购失败案例 格林柯尔并购科龙的管理败局

  企业并购盛宴,吃下被兼并方之后如何消化?原科龙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彭玉冰还原格林柯尔并购科龙过程中的管理败局,后人当引以为鉴。  在金融危机中,被拖得身心疲惫的欧美企业似乎一下子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标的物。资金实力加上潜在

《中国怎么办》第三章金融危机真相(格林斯潘:制造泡沫)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第三章  金融危机真相泡沫就像一个幽灵,游荡在地球村,骚扰着众多人的生活。美国前期过于宽松的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的价格泡沫。在后期加息周期下,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相关资产价值缩水,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最终引

格林柯尔事件 张海露出扩张‘獠牙‘ 格林柯尔雄心未减

  当人们还沉浸在中国家电业去年的那股并购风潮中感叹不已时,一场颇具戏剧性的华意压缩“并购案”却已于2004年的元月举槌落定。不过,有意思的是,去年那个在并购市场风光无限的顾雏军成了这次并购的失落者,而赢家却换成了同样在资本市

声明:《2004愚蠢错误之格林柯尔:信誉输家》为网友銗镎命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