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过一直在瞎闹,但有一点要保证,那就是责任,做企业要有规有矩,建立责任中心制,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肩负的责任,把职责做好,有一个升华,也就有一个升级。”
2月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收市钟声将由顾明均敲响,其为南太集团公司(NTE,简称“南太”)创始人兼大股东,一位乐善好施的智者。
南太于1988年在美国Nasdaq市场上市,于2003年1月23日被纽约证券交易所邀请到主板上市,股价劲升500%-600%,即使在监管严格的美国证券市场,也是为数不多的跨越,由此我们看到的顾明均,已实现另一种人生状态,快意洒脱。由垃圾股开始
上海出生的顾明均2岁时候,迁居香港,儿时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不听课,经常挨罚,别的孩子6年读完的课程,顾用了12年方完成。后去台湾修读法律获得法律学士学位,算是修出正果。1975年,顾30岁,已经有2年倒卖计算器经验的顾明均注册成立了南太电子集团,事业开始起步。主要从台湾进口电子计算器,然后在香港批发,后进口货源逐步扩大到日本、韩国。 到1977、1978年时,南太已经成为香港最大的计算器进口、批发商,但远远不能满足刚刚改革开放消化能力极强的内地市场,那个时代不仅“三大件”紧俏,电子计算器、电子表,喇叭裤则成为一种时尚,是改革开放在大街上最直接的体现。面对国内巨大的内需,顾已经不满意进口带来的供应不足及质量纠纷。1979年开始寻求合作伙伴,一年后和广州商业厅属下的华侨公司成立了最早的一批合资公司,生产孔雀牌计算器,从1980年到1982年三年合作期内,日本的838型号的计算器最为流行,大家纷纷模仿,非常疯狂,“孔雀”每年产值达到2000万人民币以上,盛极一时。这期间市场几乎全部在国内,销往国外的份额已经少之又少。 天有不测风云,1985年国家开始实施外汇管制,顾的生意一落千丈,1985年-1987年三年连续亏损,事业跌入谷底,顾开始苦苦思索路在哪里。 由金融制度变革导致的利益的重新分割,促使其意识到财富的保值比增值更重要,顾的角色由一直打拼在前的超级销售员一变转为后台的财务总监,主抓财务和行政。 在北美苦闷的旅行中,顾遇到一位朋友,在此君的极力推荐和撮合下,南太电子1988年在Nasdaq的OTC(场外交易)挂牌,处于按公司质素分级的最底层,属于垃圾股票,上市净集资400万美金,在今天顾的眼里,不过是一数字而已,但对当年的南太却如救命活水,而谁也没料到当年的垃圾股如今已是“乌鸡变凤凰”,炙手可热。 成长与发酵 绝处逢生,日子却依然难过,但当时的400万美金的甜头已经足够让顾意识到资本游戏的效用。上市后,顾仍然主抓财务和行政,负责南太集团的公司策略、财务及行政工作,合并、收购及投资计划。 实际上,顾最早经营有两门生意,一是制造计算器,二是做转口,代理东芝、索尼、松下等电器,那个年代流行的“三大件”。顾说当时做选择并不容易,代理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后来还是把转口留给了当时一直跟随他的两个属下———一个北京人,一个日本人;因为面对更多的制造业部下,根本无法下决心遣散。 选定继续沿着制造业走,顾明均的心也踏实下来,开始埋头于在内地工厂的生产,南太电子渐渐转型为原创设备生产商。业务主要由国内转为国外,做OEM(代工),此时有了佳能这样第一个大品牌客户。顾明均是聪明的,更是幸运的,拥有超级财富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命运在成就他的时候,他的财富积累和锻造他的时代都是分布开的。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物质生活极为匮乏,对海外家电,尤其日本家电的追捧极为狂热,如果你看对了方向,那就是一个积累财富的疯狂年代。 虽然顾明均说,佳能这个客户是用接近5年的时间才谈下来的,但毕竟有了开始。在工厂的选址上,顾最初到过福州,但合作的时间很短,因福州方面原来承诺的一周一班船,到后来一个月也开不了一班船,因交通问题很快结束合作。1986年南太在深圳宝安区设场至今。由最初的合作,到合资到现在的独资,与深圳城建公司合作,由来料加工到合作一直到独资,一直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顾表示,工厂现在已经有5000多人,三月过后,还会增加聘用1000名工人。 小小的计算器、显示屏已发展成的今天的LCD,简单的机身已发展成一系列电讯产品,南太也已脱胎换骨。1988年,南太电子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后,就像酿酒一样,公司在美国文化中历经锻造和发酵,时至今日,已经一拆为四,其中有两家子公司在香港上市,集团公司已成为一间控股公司。两间香港上市公司,J.I.C.Technology Co.Ltd(987.HK)和Nam Tai Electronic&Eelctronic ProductsLtd(NTEEP 2633.HK),J.I.C.主要从事液晶体显示屏之生产及贸易,而NTEEP已成为生产液晶体显示模块、CMOS感影模块、无线通讯终端机及有关模块的电讯产品供应商,客户已由佳能发展到爱普生、OPTREX、精工仪器、声宝、新力爱立信等。虽然事业起于个人,得益于家族,但时至今日,顾明均最自豪的就是南太是公众公司,而非家族公司,三家上市公司及其他子公司主席及高管无一位是顾氏嫡系及姻亲。 现时南太每年的营业额超过5亿美元,顾明均的目标是两年后达到10亿美元。 与TCL为邻居 顾明均的产业并非只局限在南太,其在TCL的投资也使其获益匪浅。顾说,其1999年由加拿大回香港的时候,恰巧与TCLMobile的负责人为邻,相识之后,两人很投机。顾马上掷下第一笔投资200万美金予TCL Mobile,后经介绍认识李东生,投资1200万美金予集团公司,现时占TCL国际(1070.HK)母公司TCL集团股份3.69%,第三次出手时,再投2500万美金予TCL Mobile,其上市后,顾变为原始股东,占TCL通讯(2618.HK)股份9%。 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开资料,由TCL国际和TCL通讯2月2日收市市值计算,顾在TCL国际的投资回报接近68%,但其在TCL通讯则有逾70%的损失。 顾自言,投资讲究的是寻求一种长期甚至是终身的合作,合作伙伴要双方生意上能够互相支持的,至于投资收入则并不是最重要的。 相比于其在TCL上的投资,顾在南太电子上得到的回报甚巨。南太电子1988年上市后,从未亏损过,营业额一直居于同行业首位,每年都有股息。上市10多年来,南太并未有公开招股,只内部进行过2次招股。2003年,1股拆成3股,送10%红股,分拆前是20多美元,但2003年后分拆后最高峰时涨到40多美元,还原股价就是接近140多美元。根据纽约交易所的公开资料,现时,NTE的股价为18.8美元,市值超过24亿美元。 NTE分别持有香港两家上市公司NTEE和JIC的75%和71.6%,顾本人持有NTE17.6%的股份,根据市值粗略计算,顾名下持有的上市公司财富逾40亿港元。除有TCL方面展开的合作外,资本市场上现时最关注顾明均及其产业的是香港惠理基金(Velue Partner),该基金目标在小公司股票,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声誉甚隆,凡经其手持有的小股票都有不俗的表现。截至2004年11月25日的资料显示,惠理基金已持有JIC的9.12%股份。
快意人生
已近60岁的顾明均,走起路来仍然虎虎生威,他说已经这样匆忙行路很多年。 从1975年独自创业,到1985年公司一文不值,到1987年出任南太董事、总裁、董事会主席,直至去年底彻底放手,只保留公司非独立执行董事一职,顾明均已经由一个创业者、企业家蜕变为投资家,他笑言,“我比你们谁都了解这家公司,我对我的投资很有信心”。 顾明均真正被关注的是其去年为香港浸会大学一掷亿金,捐款1亿港元,世人始惊觉这位隐形富豪。顾认为,人一生所耗有限,所作则无限,他说“我是个没有‘家’的人”。顾一生辗转于内地、香港、美国、加拿大多个国家和地区,却从未为自己置下一套房产,顾说,有一次他在香港注册公司因地址不确切而被拒,因为他申报的是一家酒店的地址,“但我已经住这里好几年了”,顾笑言。 超过一定界限,财富只不过转化成一种数字游戏,即使是游戏,又有多少人可以放下呢,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又有几人轻松呢? 顾何以放下了这种数字游戏,他说,“我不过一直在瞎闹,但有一点要保证,那就是责任,做企业要有规有矩,建立责任中心制,每一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肩负的责任,把职责做好,有一个升华,也就有一个升级。只要每个人负起责任,我在后面就可给予强有力的财务支持。” 现任公司管理层,多为跟随多年的部下。顾说,当时考虑从集团公司分拆两块业务到香港上市,主要是为第二代管理层所考虑,让他们有机会担正,有独立的股份和头衔,有荣誉,有晋升的机会。 在制造业领域,代工模式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第二代管理层怎样胜出呢,顾说:“我了解他们,要给他们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