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商学院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目前70%欧洲公司的采购经理都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这一比例比一年前提高了20%。换言之,别看这些经理只负责采购复印机、圆珠笔等办公用品,但他们绝对小看不得,用管理行家的话说,“采购经理在开支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对公司意义重大”,因此也就无怪乎“采购经理”这个“老土”的称呼逐渐被弃之不用,而代之以CPO(首席采购官),而且这些CPO都成了与董事会大谈公司发展战略的要员。
欧洲公司如此,美国公司情况更甚。CXO(首席功能官)这个管理学术语首先在美国诞生,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在很多企业里,光有CEO(首席执行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COO(首席运营官)、CFO(首席财务官)、CIO(首席信息官)等等。更前卫的,则有CTO(Chief Talent Officer,首席人力资源官)、CGO(Chief Growth Officer,首席发展官)等等。公司用得着这么多“首席”管理人员吗?照某些管理学家的观点,不用“首席”就不足以体现某项工作对公司的重要性,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这种背景下,CXO迅速发展为企业中一个特殊群体也就不足为奇了。CXO的成长壮大,也促使公司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往的专业性领域在公司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部门负责人能够直接与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开展“战略”交流,这种情况在十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性,“首席”增多了在某些层面也造成了办事的复杂性。以所谓“首席发展官(CGO)”来讲,职责范围含糊不清不说,最大的嫌疑是设立这一职位会横加干涉其他部门乃至首席执行官的工作决策,因此虽然不少公司正在纷纷设立这一职位,但高露洁等最先赶时髦的公司现在已静悄悄地取消了这一职位。
功能性岗位冠以“首席”的称呼后,自主权力也越来越大,这就对传统公司管理结构中的二把手首席运营官(COO)造成了直接冲击。很多公司在管理现代化改革过程中都遇到了这种结构性问题,既造成政出多门的撞车,又产生人事关系上的摩擦和紧张,出现不必要的内耗。有研究显示,随着“首席功能官”大规模走上前台,1986年至1999年,300家美国公司中有二成取消了首席运营官这一职位。
“首席”太多引发的更严重问题是,有的“首席功能官”只看重“首席”,而忽视了部门功能。这些管理人员把“首席”作为跳往一把手“首席执行官”的跳板,把部门专业职责作为与一把手、董事会战略对话的资本。而且,即便部门“首席”有朝一日真的当上了一把手,能不能服众又成了问题。举例来说,法国零售业巨头家乐福本月初炒掉了前任CEO,由原CFO、科班出身的资深会计师吕克继任,虽然吕克在家乐福已有十多年的根基,多年来立了不少功劳,但他本人却没有具体的零售业管理经验。董事会包括经理层都对吕克不看好,他刚一上任就发生了董事辞职的对抗事件,看来他除了恢复家乐福赢利的长远任务之外,更要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杀出一条血路了。
更有甚者,由于部门经理的职位前冠以“首席”,有些情况下就被理解成了这个职位只需要“管理”,而不需要“专业”,结果造成部门经理不懂业务的倾向,这与现代公司管理制度改革中突出专业部门作用的精神刚好背道而驰。
CXO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首席”多了又带来新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这是企业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