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展望宏观调控下浙江民营经济新机遇
一本旨在让浙江个私企业家清楚地认识到宏观调控下浙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借机努力革新的《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于日前公布。该书是浙江省首本以民营经济为对象的蓝皮书,作为该书的编纂者,浙江省首个民营经济管理者(宁波)培训基地、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院长阎国庆教授前天(19日)表示,浙江的个私经济已经处于一个新的蜕变期,在2005年宏观调控继续深入的情况下,必将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抱团出击。
阎国庆认为,这种制度创新将给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浙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浙企也将掀起产业联合的高潮,浙江经济随之会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
“处在个私经济发展前沿的浙江,当其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要素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时,企业必定要在变革中求生存。”阎国庆说,一些新型的产权制度、新型的合资企业就会“破土而出”,从而真正促使浙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保持浙江经济的竞争力。
阎国庆的判断正是来自于对2004年浙江经济运行的真切感受。浙江省工商局个私协会统计显示:2004年浙江全年新开私营企业7.55万家,日均新开业私营企业210家,同比下降4.12%。与此同时,截至2004年底,浙江省经工商登记进入个私领域的资金已达4404.7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31.35%,比上年净增1051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在去年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浙江的个私企业规模实力加速上升,增长速度快于户数扩张。”阎国庆说。而根据《蓝皮书》的进一步阐述,能体现上述状况的“表现”有三:其一,通过并购、控股或追加投资,规模扩大、实力增强的私营企业数量猛增;其二,生产经营能力上规模的私营企业猛增;其三,打造品牌、规范管理、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在去年的宏观调控中,浙江的私营企业适时调整了投资方向,并大力加强重点项目的投资、技改和产业升级投资,特别是能源、交通、水利等瓶颈产业受到民资追捧。”在分析宏观调控中浙企成功屹立不倒并做强的原因时,阎国庆作出上述评价。
《蓝皮书》中列举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浙江省私营企业去年在政府鼓励和许可的项目中追加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投入技改项目425亿元、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53亿元。更有数以万计的个私业主走出省门国界,异地投资资源性产业。其中,仅是在山西开发煤矿的温州人就有500多名,投资总额达40多亿元,控制的煤矿年产量达8000万吨以上,为山西煤产量的五分之一,全国煤产量的二十分之一。
“此外,企业外向度的提高以及要素集约利用的程度提升,也促使了一部分企业在宏观调控中做大做强。”阎国庆认为。
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郑明治对以上观点表示认同。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浙企在今后宏观调控继续深入的情况下,为继续保持竞争力,经营中应该对于企业多元发展过程中最能产生效益的项目,要坚持做大,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战略决策上还必须坚持创新,尤其是产权制度创新,可与社会资本相互参股,形成多元混合型产权结构,探索集团化经营的新路径。
事实上,浙江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各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据阎国庆介绍,温州强强集团、温州家具集团、中瑞财团都是其中的代表。“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要素制约的进一步突出,中小企业的产业联合、抱团可能会成为浙江经济的热点。”阎国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