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汽收购罗孚的精彩演出的舞台上,还漂浮着太多的迷雾。中国投资公司只是其中的一小团
□本报记者 徐淳 陈晓鹏
真正的操盘手喜欢躲在幕后欣赏演出。
在这场一波三折的收购战中,南汽后来居上,以低于对手的价格,但更宽厚的收购条件,险中求胜。
英国BBC的电视画面上,南汽谈判代表欢呼雀跃。
开心的还有他们的幕后高参:全球知名工程设计公司英国奥雅纳(Arup)、英国老牌律师行Herbert Smith和一家“莫名其妙”出现的公司——中国投资公司(China Ventures)。
迷雾一:神秘的“中国投资”
与其他两家机构不同, 7月23日前,中国投资都没有在公开场合亮过相,也没有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直到南汽成功收购,发布给媒体的信息中依然没有它的名字。
最先提到中国投资的,是奥雅纳(Arup)公司7月23日的一份声明,其中说,奥雅纳、Herbert Smith和中国投资三家合作,为南汽成功收购提供咨询。但没有任何该公司背景介绍。
中国投资公司,挂着“中国”两字,听起来来头很大,在国内却无法查到该公司的任何信息。
“我没有听说过这家公司。”长年从事风险投资研究的倪正东说。
记者多次致电南汽宣传部长刘宁生,对方始终没有接听。多位南汽内部人士表示,此前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中国投资是谁?它与南汽什么关系?它在收购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财经时报》多方调查,试图解开笼罩在这家公司脸上的神秘面纱。
通过互联网搜索,《财经时报》记者找到两家“中国投资公司(China Ventures Ltd.)”。
第一家是境外公司,出奇的小:1999年12月20日在英属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全公司现在只有1个人,老板身兼雇员,资产26美元,负债8000美元。
在记者对这家“中国投资”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后,排除了这家公司参与南汽收购罗孚的可能性。
恰在此时,英国奥雅纳(Arup)公司回复了《财经时报》的电子邮件。回函中对“中国投资”进行了介绍,这是一家为中欧企业的汽车战略和收购提供商业与技术咨询服务的公司。提供这一官方说法的是李瞿(音译)博士,“中国投资公司”的负责人。
在其网站上,并没有“中国投资公司”的字样,而是“中国投资项目”(ChinaVentures programme),隶属于高校投资国际有限公司,后者是利兹城市大学的校办企业之一。
成立于1993年的高校投资国际有限公司,作用是协助利兹城市所在的约克郡和汉伯地区,承担商业支持活动。“中国投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与中国大陆东部,特别是与浙江省的贸易联系。
从公开的资料看,“中国投资”的角色类似一个中介机构。这样一个公司,缘何能够参与到南汽与罗孚的最后谈判中,引人深思。
最顺理成章的一种解释,是李瞿的能量不可小视,同时中国投资在这起并购案中也并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充其量如公开资料所透露,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通过奥雅纳公司转交的邮件里,李瞿自称早先在国内汽车行业有过多年职业生涯,后来移民英国,在利兹大学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截至发稿前,《财经时报》无法直接联系到李瞿本人,求证更多信息。
而“中国投资”的身影也更加模糊。
迷雾二:仰融是否参与其中
仰融与罗孚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渊源。华晨以往与罗孚过从甚密,且早在去年4月,罗孚就曾授权仰融在中国的律师及原部下,牵线搭桥与南汽进行谈判接触。此外,南汽此次成功收购,业内就一直怀疑其背后有资本运作高手相助,而从公开资料中却连南汽聘请了哪家公司做财务顾问都查不到。
《财经时报》致电接近仰融的人士,求证仰融是否与南汽收购罗孚有关,但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但种种前尘旧事值得梳理。
内地最早与罗孚接触的就是仰融。早在2001年12月,罗孚便与华晨进行了会谈,2002年3月,双方达成了联盟协议,准备共同投资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并在宁波生产罗孚25系、45系轿车,市场上甚至曾出现过挂中华商标的罗孚汽车,而仰融本人曾经的一辆座驾就是这款车。
今年3月,香港圆通控股(1188.HK)发布公告:斥资1.82亿港元增持APG(美国凤凰集团)至100%(之前为23.82%)。
APG为在美国加州注册的一家投资公司,全资拥有宁波凤凰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而宁波凤凰正是罗孚汽车大中华区的销售总代理。
圆通的最大股东正是仰融持股80%的大威德基金。
所有这些历史渊源,都很容易产生仰融与南汽收购罗孚相关的猜想。但猜想终究是猜想,在南汽收购罗孚一役中,还漂浮着太多的迷雾。
罗孚分治
奥雅纳公司在给《财经时报》的邮件中,明确表示:南汽准备在中国生产小型和中型MG车,以及MG发动机。在英国将生产跑车和豪华轿车,并沿用MG品牌。为此,罗孚工厂的部分设备将转移到中国,剩下一部分留在英国。
可以看出,对罗孚后续发展,南汽已经有清晰思路,就是将罗孚分为中国国内和国际两块业务独立运作。
MG罗孚公司分为MG和罗孚两大品牌。
南汽在国内将以罗孚的技术生产自有品牌,不生产罗孚现有车型,也不使用罗孚品牌,避免和上汽直接冲突,因为后者掌握罗孚25和罗孚75以及一些发动机的专利。而罗孚品牌掌握在宝马公司手中,宝马并未松口允许南汽继续使用,
在英国,南汽将维持罗孚小规模经营,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和资金。南汽正在寻找外部资金和管理团队,未来可能在英国成立新的合资公司。
南汽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重新建立罗孚全球供应链,无论是英国业务还是中国项目,都离不开这一块工作。
罗孚破产前,生产已停顿,人员被裁。其欧洲的零部件采购均处于停顿状态。一部分中小供应商处于破产边缘。
南汽接手后,在恢复部分供应采购同时,也需要着手考虑尽快实施配套国产化,以降低成本,提高车型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