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首次超过广东,位居全国第一”的消息一出,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然而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反,数据只通过传统渠道匆匆发布了事,省长韩寓群更是特别强调“广东实力强,不是我们三年两载能赶上去的”(8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同样,广东省没有直接回应备界的质疑,不过省长黄华华日前直言广东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并要求各地“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加快发展经济中去”(8月15日,中国经济周刊)。
所谓“规模以上”指的是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百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这是一个表明一地经济综合实力与潜力的重要指标,更是政府官员政绩的昭示。在我国各级职能部门向来对各种排名非常热衷的背景下,山东与广东如今的低调与冷静,显得甚为“别致”。笔者认为,两地政府跳出指标排名表象化思维的作法彰显经济发展理性,值得其它省市政府部门思考。
山东与广东的经济发展态势可谓平分秋色。从企业层面来看,与海尔、青啤等山东省数量较多、资金雄厚的“大象企业”相比,广东企业整体规模要逊色一点,然而其外向型的广大民企却不容小觑。从基础建设角度来看,山东在能源、原材料方面瓶颈较小,广东而深受困扰,但广东的城市化水平却远超过山东省。在这样的情形下,用一个数字指标来界定“谁是老大,谁是老二”显然没有多大的建设性意义。
以建设性的眼光看待经济指标的涨落,两地政府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这样做。其实山东省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多,比如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企业的活力与创新能力不足等等,而广东省的燃眉之急也不少,固定资产投资与外贸出口放缓,能源危机严重等。同时,两省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难题,如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的策略欠佳等。这一切无不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决策智慧与务实风范。
笔者不禁想起了今年三月的一起事件——以国有大型企业支撑的“青岛模式”努力延展其民营经济欠发达的“短腿”,期望和以“温州模式”为代表、中小企业为主体、民营经济高度活跃的“浙江模式”实现“殊途同归”。 与青岛相一致的是,包括杭州在内的浙江各城市也在向“青岛模式”学习(3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如果说“青浙对接”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发展合作意识的话,如今“鲁粤比高”事件双方的冷静姿态则体现出一种经济决策理性逻辑。
没有绝对的排名,只有现实的经济。优势互补的“青浙对接”与审视缺陷的“鲁粤比高”,或许可以成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蓝本。弱化指标排名背后的政绩主义色彩,强化合作意识与危机心态,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