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决定,自7月23日起将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5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格调整幅度等额提高,与此同时,航空煤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此次油价上涨幅度明显超过了以往几次(新华网,7月23日)
每一次油价调整后,发改委总是乐此不疲地做出自己的解释。遗憾的是,此次发改委“由于近期国际油价再次大幅攀升”的解释依旧显得那么孱弱。虽然上次我国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曾突破过60美元,但是由于市场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截至到纽约当地时间7月21日,国际油价已回落至57美元附近。此情此景下再提油价却硬要打“与国际接轨”的牌子,着实滑稽了些。
这一诟病曾多次受到各界的质疑与批评,笔者就此搁置不谈。将视线收回国内市场需求的层面,我们看见的是能耗企业成本的攀升,和出租车司机的怨声载道。然而,油价上涨毕竟是发改委深入各地进行调研,并“摸清实际情况”后作出的决定。一个问题出来了:被发改委“摸”的对象都有哪些?在国内成品油市场,到底是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
由此笔者想到了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曾震惊学界的一个命题——萨伊定理。他认为,在自由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当中,供给自动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简单点儿理解,意即“生产出来就不愁找不到买主”,然而到了我国的成品油零售市场上,由于中石油、中石化的行政垄断地位,萨伊定理自然不自然地被扭曲了。我们没有办法不怀疑他们多次向发改委提调价请求时的亏损理由其实是一种借口,他们按照自己的逻辑理解着萨伊定理——反正不愁卖,又没有人与我竞争,油价自然越高好。
本来寓意通过市场竞争创造更广需求的萨伊定理,到我们这里遭到了“丑化”,而其中折射出的我国成品油供应与需求的“主客倒置”,也足以使职能部门许多畅想相形见绌。首先,目前讨论的石油流通机制的关键不在价格,而在需求与供给主宾关系的理性回归。其次,油价频调带给社会普通大众以焦虑与情绪化,在话语权缺失和理性预期能力较低的境况下,高油价未必能起到促进节约和提高能效的目的。
油价是市场需求与供应间的“桥梁”,但是市场态势如果不是自由竞争的,而是高度垄断的,围绕价格的改革措施永远无异于“隔靴搔痒”,除非行政垄断格局被打破。遗憾的是,曾轰动一时的民营石油航母长联石油面对本次油价上涨对其的冲击,低调中透出一丝失落和无奈。这种无奈,更代表着一个群体的无奈,可是却少有职能部门去关注。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油价调整了五次,有人打趣道我国油价进入了“按月调整时代”。油价频调或许是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时化的象征,然而驻足细察,我们看到的仍然是承继旧章做法。在沿袭行政垄断和排斥民间力量创新的环境下,市场需求跟着垄断油企的供给走,只能越走越迷,意欲通过提高油价来促进社会节约的做法只能南辕北辙。希望商务部、发改委等职能部门逐步走出既定的思维惯性,让成品油市场朝着真正成熟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