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上 平民经济学(上)



冠这个书名,实在不敢当!它是一位素未谋面、不知其名的退休老编辑,看过我的初稿以后,在一张小纸片上留下的建议,用心可能是想鼓励我,所以,也就不愿辜负他的一番好意----他是第一个欣赏我这篇文稿的人。如果,读者你对这个书名有意见的话,姑且当我滥用好了。其实,它也只是一篇杂文。 

  除此之外,当中还包含着另一层含义,即是与“主流经济学”相比较而言。在这里,所谓的平民,指的是那些手上既不掌握任何政治权力,也不拥有多少公共资源的人,恐怕占世界75%以上的人口都属于这个阶层,你和我大概也应该归入同一类别,以平民的眼光来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社会现象,可能更贴近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甚至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主流经济学理论所未能解决的诸多经济问题。 

 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上 平民经济学(上)

  这两种经济学说之间最大的分别在于: 

  主流经济学认为:人性是自私的;市场是竞争的;资源是稀缺的。 

  平民经济学认为:人性是互利的;市场是合作的;资源是丰富的。 

  至于孰对孰错,不可贸贸然下一个武断的结论,这要看你以什么身份,站在哪一个角度去理解。尽管,它们的观点截然相反,却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价值观。 

  你也许对后一种提法感到莫名其妙,认为荒谬至极,甚至可能要说,纯粹是无稽之谈!以下,我尝试用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来加以求证。 

  一 

  市场恐怕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不过的地方,那就让我们从市场开始。 

  经济学家看市场,往往站在局外,以第三者的身份观察市场活动,为此,他们看到的是一大群参与市场买卖的人,在市场里面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休,因而得出了这个似乎是铁定不争的定论: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 

  然而,只要你亲身走进市场,充当其中一个角色,如果不是作为买货的顾客,必定是一名卖货的商人,那么,情形恐怕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以邻居一位老婆婆为例,看一看她到市场通常会做些什么。 

  老婆婆一大清早来到市场,她想买1公斤鸡蛋,准备晚上给孙子做一道鸡蛋炒肉丝的家乡小菜。老婆婆不久前刚刚从农村出来探望居住在城市的儿子。 

  走进市场,老婆婆首先来到一个卖鸡蛋的小贩面前,问道:“鸡蛋多少钱1公斤?” 

  小贩应道:“7元5角。” 

  老婆婆没有吭声,沿着通道继续往前走。每经过一个卖鸡蛋的小贩,她都必定要问一问鸡蛋的价格。最后,她在其中一个小贩手上以7元的价钱买了1公斤鸡蛋。 

  读者应该能够理解,和你一样,老婆婆根本就不在乎市场究竟是不是竞争的,谁和谁正在争得不可开交,只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她最想知道的是,从哪一个小贩手上才能以最少的钱买到1公斤鸡蛋。当然,卖鸡蛋的小贩也必定从中有所获益,只有这样,他才愿意按照那个价钱把鸡蛋卖给老婆婆,没有钱赚的生意,小贩一般不会做---至于为什么他的鸡蛋能比别人卖更低的价格,后面再作解释。 

  在这桩交易中,老婆婆得到了好处,她只是花了一点钱便换来一篮子鸡蛋,比在乡下的时候方便多了,用不着自己养母鸡天天等着它们下蛋。还有一件让老婆婆满心欢喜的事,那就是她以比别人更低的价钱买到了鸡蛋,为儿子节省了开支。尽管没有多少文化,老婆婆也会算这笔帐,如果她认为,向小贩买鸡蛋的代价太高的话,宁愿自己在家养母鸡下蛋。 

  邻居老婆婆这种购买行为,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甚至每一天都可能要经历过,尤其是做家庭主妇的人。或许,你对鸡蛋这种小价值商品并不在乎它的价格差异,然而,市场上总有一些东西,它们的金额之大,足以令你不能不考虑价格这个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例如,房屋的价格。 

  回顾一下《经济学》关于市场的定义是有必要的:市场是由众多买者和卖者以及他们用来交易的物品所组成。我们只需要记住,市场指的仅仅是那么一群准备或者正在交易的人,包括他们手上用来交易的物品就够了,千万不可被富丽堂皇的商业建筑物迷惑了我们对市场本质的理解。 

  稍为细心一点,你就不难发现,市场其实提供了两个东西给我们: 

  其一,市场提供了合作机会 

  什么叫做合作?当两个或者以上的人之间的行为给彼此都带来了利益增加,那么,这种行为关系便称之为合作----在这里,合作的范畴要比通常理解的含义宽泛得多,它是按照利益所得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是否存在合作关系。 

  正如几个人合伙做生意,利润大家分享,他们之间的行为当然算是一种合作关系。此外,你到证券市场购买一家上市企业的股票,我也认为你同这家企业的经营者、以及它的工人也存在一种合作关系。理由是,你们彼此都期望对方的行为能够增加自己的利益。你投资那家企业,经营者便有了更多的资金从事生产活动,工人也因为你的投资而得到了就业机会,他们的工作成效则为你带来投资收益。 

  与之相对应的是竞争。在竞争状态下,相互间的利益不可共存,赌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商业竞争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事情。 

  在市场上,买卖双方,例如邻居老婆婆和卖鸡蛋的小贩,都因为这桩交易各得其利,故此,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应该视为是一种合作关系。至于各人所得到的利益大小,那是另外一回事,双方的行为目的是否一致,也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经过交易都得到了好处。在经济学范畴,利益才是最核心的问题。总之,从中有所获益,既是人们参与市场交易的动机,也是他们在交易之后得到的结果。 

  其二,市场提供了选择机会 

  市场提供合作功能,就像市场存在竞争一样,这是必要的条件,否则,市场也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市场是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寻找合作者、以及为互不认识的双方进行合作提供交往平台----市场的功能也仅此而已,并不像主流经济学家们所认为的,它是一剂解决大部分社会生活问题的灵丹妙药。 

  事实上,早在市场出现之前,合作和竞争已经普通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它们是从外面被引入到市场中来的,人们因为合作才到市场里去,并且因为合作的需要而创造了市场。 

  在我们眼里,从农村出来、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也并不富有的邻居老婆婆,可谓是最典型的平民了。她几乎完全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力可言,即使有那么一点,恐怕连她自己也未必知道。 

  但是,当她走进市场,也只有在市场这个环境下,老婆婆无需经过什么人批准,也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凭着市场赋予的选择权,她能够按照个人的意愿,从市场中选择购买什么,向哪一个小贩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种选择权,成为老婆婆在市场上,以至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的第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并且真实可靠的社会行为权利。与所谓的人权相比,你认为它们两者哪一个更实际?难道你不觉得,只有在市场上,正是因为拥有了选择机会,你才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自决的人?在其他地方,你能有这么自由吗? 

  所以说,市场的功能在于为买卖双方提供合作平台,而竞争则是派生出来的,同行之间的竞争正是为了争夺合作机会才出现-----当然,竞争也发生买卖双方身上,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竞争,但它毕竟不需要市场性竞争。换言之,市场竞争是基于争夺合作机会而出现,竞争反过来为市场中的每一个人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以及更有条件选择最适当的合作伙伴,并且,因为市场提供众多的选择可能性,导致在市场上从事交易的人,越是拥有争取个人利益、充分发挥天赋选择权力的条件。也因为顾客拥有了一定的选择权,才有市场竞争出现的可能。 

  二 

  如果你对以上论述存有异议的话,那么,我只好从“互利”这个生物界早已广泛存在的现象开始,进一步解释市场是怎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充当人与人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平台。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天演论》中提到,竞争是生物生存、进化的主要途径。但我们似乎也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相当一部分生物,例如:猴子、大雁、海豚(甚至植物),往往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尽管,它们之间常常因为食物、配偶而不时出现竞争的场面。 

  动物的生活特性,源自它们长期进化所具有的本能选择。它们之所以选择群居生活,而不是独立独行,必定出于某种原因,促使这些动物集群而居,大概这样要比分散独处来得更有生命保障,或者更利于自身的生存、繁衍。个中原因,恐怕要请教生物学家。 

  动物尚且如此,从动物界里走出来的人类,必定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带着与之相似的共性。人类特有的合作现象,大概也是出于对同类加以利用这种本能意识所致。 

  在一开始就我提到,人性是“互利”的,我认为它属于自然本性。所谓“互利”,指的是人或者生物的本能之中存在一种相互利用、依靠同伴的求生意识。它并没有语义学上褒或者贬的意思,仅仅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只是为了提高自身存活机率的一种行为方式,就象我们利用自然之物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性质相似。 

  你一定见过,年幼的儿童大都喜欢偎依在母亲怀里,这是因为那里最有安全感。即使是幼小的动物,往往追随在成年同伴身旁,它们可能也知道,与同类聚集在一起,结成一个庞大的群体,自身的安全远比单身独处来得更有保障。对于动物,尤其是年幼的动物,这种行为显然来自历代祖先的生存选择所沉积下来的遗传本能,不可能出于它们自身的意识或者经验,因为,它们的大脑机能远远没有发展到这个水平。 

  生命从幼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变化过程,生物个体从弱小阶段开始逐渐成长起来,依靠、利用成年同类的庇护,是它们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 

  在电视上,你不难从动物影片里看见这类镜头,那些陷于绝境、或者行动不便的动物(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它们的眼神、动作常常流露一种出有求于同类的企盼。求生的天然本性,以及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个体的生存能力极其有限,这就迫使它们本能地寻求、或者说是利用同类来获得更大的生存保障。 

  人类的意识要发达得多,我们比其他动物更加清楚这一点,相对于生存条件和生活压力而言,个人能力远远不足以应付环境的挑战,我们天然地具有寻求同伴协助,或者联合起来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意识倾向,它并非纯粹出自我们的理性,反而更多的是基于本能驱使。至于当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那才属于我们的经验积累和智慧发挥。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出于本能的求助意识,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对他人的利用。 

  上帝不会做无谓的事!那么多生物都倾向于选择群居,自然是因为集群而居要比独处自立来得更有生命效率。这种个体利用同类的行为结果,导致彼此间出现“互利”效应,即是互相利用和依靠,由此,每一生物个体都从所属群体中获得生存利益,从而形成了同类、甚至不同种类动物集群而居的自然现象。 

  有什么事实根据能够证明上述解释呢?我只好再一次求助生物学家了!不过,在之前已经说过,我们大可以从自己身上找到一些旁证。 

  人类的爱心、同情心这类情感现象,恐怕正是因为自身具有求助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反应。我们大概不会否认自己拥有这种意识! 

  因为自身也藏着对他人有所利用、或者说是有所依靠的意识倾向,所以,我们并不难体会,别人也同样有这种需要。当你在电视上,看见战争或者灾难之下那些际遇悲惨的人,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有什么样的知识修养、文化水平、道德觉悟,更加不论你的年龄、性别和人格,面对这个场景,你很自然地流露出怜悯的情绪。这种情绪反应,除了出于物伤其类的畏惧感之外,恐怕也不能抹杀你还有一种藏于意识深处的恻隐之心,它大概就是基于我们需要求助同类的本能所表现出来的“互利”意识。 

  如果不是的话,当你对一位老人家表示关怀,向弱势者施以援手,为有需要的人给予帮助,事后,你心中常常因此而产生愉悦的快感。无论你属于那一个民族、有着怎样的宗教背景,似乎谁都有乐于助人的意愿,并且因为这种举动而带来快乐的体验。 

  如果你还不肯相信每个人都有利他心理的话,不妨看一看那些宗教信徒,他们如此虔诚恭奉神灵,难道就没有一点企盼上天真的有一个被称为上帝,其实它只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万能之“人”,有朝一日现身出来打救自己命运的意味吗?当你站一尊佛像面前,恭恭敬敬献上一柱香、嘴中念念有词向它祈祷的时候,难道在你心中,不是也在寄望它能够提携你升职发财、保佑平安吗? 

  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从来都不需要,也根本不指望别人的帮助,那是你的个人选择,但我认为,恐怕只是时候未到,更多的是因为你忘恩负义。况且,个人的选择,正是本书后面将要着重提到的,它是衡量社会公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或者说是生活幸福程度的一个更为实际的量化指标,远比诸如人权、民主、平等、自由、公正这些略带宗教意味的空洞概念来得可靠、有用得多。

 

  三 

  读者可能要说,热心助人,这是道德教育、文明进步带来的结果,怎可以认为它是人类的本能所致呢? 

  但你也不会否认,这种现象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历史时期都曾经出现过,它好像也不因为知识、文化、风俗方面的差异,令居住在偏僻农村的乡下人,与生活在科学昌明的都市人之间存在明显的分别。以我的体会,生活在农村的人,似乎更乐意帮助他们的邻里。 

  况且,如果不是出于人类自然本性的话,社会文明又怎么可能向扭曲人性的方面发展呢?假如我们生来就是自私的,而现实生活却要求我们乐于助人,岂不是人类越进步,我们的天性就越要被扭曲?似乎在道理上讲不过去! 

  有经济头脑的人应该知道,相对而言,慈善活动其实是非常没有效益的。你给山区的穷孩子赠送一批图书,往往未必是他们的真正需要,而你也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解释,这样做既没有效率,也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本来应该加以制止才对,却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为什么人们鼓励这种行为?为什么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义务性志愿服务者?非营利机构?遗体、器官捐献活动? 

  主流经济学理论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当他不能从中得到利益的话,是不会有人在海的礁石上建造一座指引过往船只航行的灯塔----这与现实不是相悖吗?是什么让那么多人乐于从事对自己没有明显利益的善举?难道不应该从人性中找出原因吗? 

  当然,以上假设纯粹出于个人推测,并没有理论和实证根据,但要检验它也并不困难。 

  假如我们认定,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就没有道理因为别人的自私行为而谴责他,也即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做损人利己的事;大可不必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更加没有必要冒生命危险从事救死扶伤的义举,就像你没有理由要求老虎不吃肉而改吃草一样,因为,这是天性使然! 

  你一定不会认为,上述情形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是一个正常现象!原因是,你也不希望这个世界、身边的人都变得冷酷无情!假如你这样想的话,那么,就在这一刻,你的潜意识之中已经流露出对他人有所求的心理反应。由此可见,你也有这种渴望,一旦有需要的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显然,如果有回报的话,你也愿意帮助其他人,否则,凭什么指望他们将来会帮助你呢? 

  或许,你坚持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把自身残留的动物本性加以改造。真是这样的话,其实,你也已经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利行为具有正向性,也就是说,互利是一种人人乐见、大家期望的事情,就像群居动物经过历久进化,以至它们也选择了合群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一样。 

  人与动物竟然如此巧合,难道这不是自然的造化吗?把互利行为当作自然本性又有什么不妥呢?难道读者你不认为,植物也懂得利用昆虫传授花粉,可见自然秩序在互利方面的安排有多么的精妙? 

  要是你还不肯接受这种解释的话,那么,当你看见街头骗徒常常利用路人的同情心行骗而屡屡得手,大概就不会否认,眷顾他人的同情心实在是一种微妙的心理。舍身相救的故事不是已经一再地证明,人类具有利他意识吗?家庭生活何尝不是一个更为普遍的例子? 

  当然,所谓人的利他本性,只是一种动物本能,绝对没有非要如此不可的意味,尤其对于已经高度智慧、具有相当独立意识的现代人类来说,原始的天然本能随着生活环境而被改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出于动物的天性,受环境因素所激励,具有正向释放、强化,或者反向抑制、衰退的倾向。就象性的需要,在特殊情况下,违反自然本性的事出现在人的身上并非没有可能,和尚禁欲就是一个例证。至于现代人为什么好象变得比从前更加自私,恐怕与社会生活结构有关----在后面,我尝试探讨其中的原因。 

  如果以上论述还能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对于现实中的诸多生活现象,或许可以作出另一番解释。我们不妨从家庭这个历史最为悠久,恐怕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生活当中、最具有稳态性的合作关系开始,换另一种眼光看一看,在我们周围这个世界,除了竞争之外,合作其实更加普遍,只是自己熟视无睹罢了。 

  四 

  我也相信,一夫一妻家庭的最先出现,多半发生在一对社会地位低微、生活处境不是太好的男女身上。假如,男的一方财雄势大,他怎会甘心于只是拥有一个妻子呢?对于母系社会的女性而言,情况恐怕也是一样。 

  我们还不至于被神话故事所迷惑,以为在远古时代,亚当和夏娃、牛郎与织女建立家庭,是基于他们之间的忠贞爱情。那时候的人大概没有这么浪漫,即使有这个念头,生存的压力也不允许他们有条件享受这种生活。 

  当然,感情的因素,尤其是拥有共同的子女,可能正是他们能够组织家庭、建立合作关系的天然条件。但我推测,以上提到关于对同类的利用意识,也许才真正是他们愿意、并且越来越多人都选择一辈子与对方生活在一起的主要考虑。 

  以往集群而居的经验,已经让他们明白,互相依靠,能够让彼此都生活得更好。然而,成千上万的同类集结在一起,组成庞大的群体,貌似声势浩大,却远远不足以解决个人生活遇到的所有问题,例如,病了,年老了,女性怀孕、生育,等等,在这个时候,他们还能依靠谁来照顾自己呢?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可能到了这个阶段,人类已经懂得狩猎、种植、饲养等生产方式,物质条件出现显著的改善,个人的生产收获或许开始有一点剩余。特别是工具的使用,主要是狩猎、抵抗野兽攻击工具的使用,早前作为防御手段的群居生活形态,因为工具的出现,原有的功能已经开始退化,一夫一妻互助式家庭结构则显得更具优越性。 

  工具的使用,意味着人类从一般动物界中走出来。人类的第一件工具,多半是抵御性或者是攻击性武器,可能首先用于对付野兽。一旦懂得使用工具,人类便开始脱离自然食物链,不再是自然食物链当中一个固定的环节,他们一步一步走到食物链的最顶端,再没有那一种生物能够继续把人类当作食物的来源(细菌可能除外,随着医学发展,它们恐怕也不能幸免)。 

  另一方面,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以致食物数量增加,直到出现剩余。恐怕只有相对于个人来说,食物有了剩余,才具备了建立家庭的物质条件。 

  这个时候的家庭,不仅仅只是为了繁殖下一代的需要,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具有互利意义的群体生活方式,即是以家庭合作的形态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子女的养育,已经带有另一种超越于动物的自然本性,开始具有养儿防老的目的,而夫妻间的关系,恐怕也包含有相互照顾这层意思在内。例如,一方病了能够获得另一方的照顾。由此可见,家庭合作关系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至于远古时候的情形是否如此,已经无从稽考。我们可以在近代的贫穷农村生活当中,隐约找到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作为旁证。早年我参加乡下人的婚礼,发现在他们的婚姻里面,爱情几乎到了被忽略的程度,娶亲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增加家庭劳动人口。至于寡妇守寡的传统伦理,难道就没有一种为了保全家庭,维护家庭成员互助关系这个原始动机隐藏在背后吗?对此,乡下一位老人这样说道: 

  作为家庭栋梁的男主人已经去世,如果连女主人都离开的话,留下孤儿、老人以后怎么办?这个家还算是一个家吗? 

  难道它不是以牺牲个人幸福作为代价,保全其他家庭成员生活一个可以让你接受的理由吗?历史的演变,才最终成为一种被现代人视为有损妇女权益的封建礼教。 

  如果你留意的话,也许已经发现,在外国电影里出现结婚场面的时候,当中往往有一段誓词,它的内容并非祝福一对新人将来美满快乐,而是要求他们预先承诺,当一方遇上灾祸、病痛,另一方有责任照顾对方,不得离弃。 

  一旦家庭的产生,或者说我们要关注家庭这个合作结构,很自然地,有两个问题便浮现在我们面前: 

  第一个问题,家庭作为社会最初始、最基本的组成细胞,特别是如果我们愿意相信,它的确就是基于互利而出现的合作单元,那么,当中包含着哪些基本元素,让我们轻易就能判断出来:呵,这是一个家庭!换句话说,我们根据什么来衡量家庭这个组织,古人又是根据什么来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家庭,凭什么去维持家庭合作关系的存在? 

  第二个问题,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而非出于天能本性或者被迫建立合作关系。也就是说,生活的社会化已经略显雏型---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具有生活的真正意义,在此之前,恐怕只能称之为生存。所谓生活,指的是包括物质、精神、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为日常活动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活着不只是为了生存,它需要有内容。这样一来,古人----也包括我们现代人在内---到底依据什么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考虑,显然不会想到要去组织一个家庭。

 五 

  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家庭结构,是因为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已经包含了当今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元素。况且,现代社会恐怕也是从家庭开始,然后发展成为基于血缘关系作纽带的宗亲、氏族群体,以至邻里社区、地方组织,直到国家的出现,最后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所谓全球化。尽管,时下的家庭结构已经开始出现松散的迹象,也正好说明了,随着人类生活更加社会化,生活条件高度改善,它的互利合作功能正在退化。 

  如果有人一本正经地问你:什么是家庭?你恐怕对这个问题一笑置之,其实可能是你在掩饰自己,真正要讲清楚也许并不容易。或者,你会罗列出一堆诸如生活居所、血缘关系、感情因素等等来说明一个家庭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但我认为,它们不过是组成家庭的部件,并不成为解释家庭出现、存在、以及解体的理由。我仍然相信,人类的互利本性,才是家庭产生的初衷动机,由此推断,家庭首先基于利益而建立起来,也主要是因为利益冲突而解体。 

  假如你要问,有什么能够证明这种解释? 

  其实也用不着去刻意证明,我依然采用自身求证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要问一问自己,在你成年以后,为什么要脱离原来的家庭自立门户,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与父母、同辈组成一个三世、甚至四世同堂的大家族?难道,自身的利益得失不正是你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吗?只是你不肯轻易说出口罢了!通常,利益损失最多的人首先离开原来的家庭,没有自立能力和条件的人,往往继续留下来依靠父母。 

  这样就回答了上一节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利益是家庭出现以及存在的主要原因。从古到今,利益作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础,也是大部分家庭问题、出现家庭纠纷的主要起因-----在这短短一句话里,已经将家庭结构的三个核心元素都反映出来了:成员、利益和机制。它们是家庭构成,以至任何一个组织都必然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个国家、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支球队、甚至一场游戏,无论哪一种组织,不管它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出于什么目的建立起来,里面一定包含着若干的人,这些人都是基于自身利益或者需要,主动、甚至被动地参与到这个组织中去。他们之间也肯定有一种关乎各人利益、或者说是活动目的的行为机制,促使他们愿意或者不得不留在这个组织里面,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行为关系,透过相应的组织机制来决定每个成员在组织中的角色和作用,并以此来约束、引导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要求。没有规则,不成一个组织。 

  以一个家庭为例,它至少有两个成员组成:一夫一妻。他们的利益显然是建立在共同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和保障基础之上,并且,他们往往首先要到婚姻登记处办理有关法律手续,以此来明确两个人的关系。结婚登记的目的,其实非常有损爱情的神圣,它的作用在于,万一将来出现婚姻破裂,好以此解决彼此间的利益问题。 

  如果他们有了子女的话,那么,家庭中的合作关系更加清晰了。父母有义务养育并保护下一代,子女听从父母的安排,长大以后他们有责任赡养年老的双亲,就像你在企业里或者社会中必须服从有关的管理制度、道德文化相类似,只是它不是那么明显罢了。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继续与家人保持某种利益联系,而不只是出于感情牵挂,例如,你经常汇款回家赡养父母、妻儿,那么,你仍然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假如没有这种利益机制存在,便家不成家,尽管你刚才提到的生活居所、血缘关系、感情因素这些东西依然保留。情人和私生子女,通常不属于家庭成员,他们之间也不构成一个家庭,原因是,在他们当中不存在华丽利益关系的责任机制。 

  成员、利益以及机制,作为任何一个组织都必然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它首先在人类第一个组织单位“家庭”这一细胞中反应出来。我估计,基于利益考虑,也即是出于互利的天然本性,古人建立起自己的家庭,但是,在开始的时候,恐怕并不稳定,随时有解体的可能。 

  不稳定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家庭利益合作关系的约束机制还不成熟,远远不足以对家庭合作结构发挥稳定作用,从而维持家庭的建立是基于双方互利的初衷。例如,丈夫或者妻子认识了更好的对象而抛弃对方,令家庭解体。 

  恐怕是上天的恩赐,人类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它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积累,才得以令维护家庭关系的行为机制逐渐形成、完善起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当地年青人成亲,大都有一种仪式,成亲的一对男女,在氏族亲友、生活社区、或者宗教圣像面前举行婚礼,以此确定婚姻双方具有合作意味的家庭关系,然后,透过社会压力来维护家庭合作机制得以发挥作用。一旦有一方违背当初的合作承诺,往往要受到公众压力,甚至迫害。所有这些现象,都不过是出于维护家庭合作关系得以保持下去的原始动机在背后发挥作用,既是为了避免这个家庭的破裂,恐怕也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家庭合作关系,不至引起连锁反应。直到政权、法律的出现,更是以强制的手段来巩固每一个家庭的合作关系具有合法性,以此维持它的稳定性。 

  我之所以提及机制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确确实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的东西(如果用一个更有代表性的词语来涵盖的话,称之谓“规范”可能要合适一些),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社会行为、群体生活当中,没有那一样东西能够代替它的作用,然而,我们却非常不幸地一直忽略了它,包括历史上所有的思想家在内----对此,它将成为我以下内容的论述重点。况且,它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也是一早就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什么是规范?所有人为制订出来的、具有约束或者引导人的行为的有关条文、要求,都属于这个范畴,包括制度、秩序、规则、机制等等我们已经相当熟悉的名词,以及那些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对于个人行为同样具有影响、教化作用的观念、文化、伦理道德等等。如果它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话,通常称之谓为“规律”。例如,人的生老病死周期、昼动夜睡的生活特性。 

  大概没有人会否认,我们一定要遵循于自然规律,无论科学技术多么发达,人类都不可能跳出自然秩序之外生活。在我们活着的这个社会,群体规范处处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国家法律、企业制度、家庭机制、以至交友规则,无时不在主导我们的个人行为,由它来决定我们必须怎样在一个社会、一个群体里面行动。贫富差距,平民的权力和地位,也同样因为它的性质,导致这个社会呈现等级结构,有着权贵与平民的阶级之分。 

  六 

  家庭,也包括社会各种组织的形成,总是在某种最初始的动因激励之下才出现在人类历史。这就涉及到以上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古人、也包括现代人在内,一旦意识成熟,他将根据什么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凭什么作为个人行为的原始准则?这个问题把我们带回到关于经济的主题上去了。 

  我翻遍所有能够找得到的经济学教科书,以及经济类词典,依然没有找到一个对于经济的含义能够让人一看便可清楚明了的解释,尽管经济理论已经精细到运用最先进的数理工具,但它的定义却一直是含糊不清的。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尤其是在远古的时代,任何高深的学术理论、科学定义都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从平民的角度看,所谓经济,大概指的就是透过付出来满足生活需要。 

  或许,这样的解释你也不能认同。无论对这个概念怎样理解,在经济范畴里面,它都少不了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益;二是比较;三是选择。 

  所谓利益,指的是得到与付出之间的差额,它恐怕是人类特有的价值判断能力。只有存在利益比较关系的行为才被称之为经济行为,没有利益的事你通常不会去做,所以说,经济行为就是冲着利益而来。 

  当你在电视画面上,看见一只老虎正在追捕一头羚羊,你应该明白,它也是为了自己的食物需要而付出了体力消耗,但你肯定不会认为,老虎的行为也算是一种经济行为,尽管它同样是出于自身利益,并且也作出一些简单的选择,比如,羊群中哪一只较容易捕获。 

  作为低等生物,它们既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这个条件,在自己的付出与即将得到的收获之间加以比较,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所选择。为了生存,老虎必须每天奔波在原野上捕获猎物,它根本就不懂得利益比较,所以并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事实上,它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非得每天这样不可。 

  其实,我们人类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农民种田一定是经过比较的,尽管旁人看不见,他们自己心里十分清楚,将来的收获一定比播下的种子多,否则,农民不会去种田。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农民,即使他们天天种田,我们也不能以此就认为他们在从事经济活动,因为,除了种田之外,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守着恶劣的环境艰难求生。 

  一旦你教会他们种植更高效益的作物,比如果树,或者药材。通常,你会告诉农民,这是经济作物,原因是,这些作物比他们原先种植的粮食带来更多收益。农民也不笨,会算自己的帐,当他们知道哪一种作物对自己更有利,自然会作出选择,种植最有利的那个品种。到了这个时候,农民的生产活动才开始具有经济意义,因为他们有了选择的机会。 

  同样的行为也经常发生在我们身上,有更高的工资或者前途更好的工作,经过比较,权衡得失,你会有自己的选择,考虑是否跳槽,另谋高就。在一篮苹果里面,小孩子多半会挑选最大那个。 

  所有这类行为,首先是基于利益,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你很自然地加以比较,权衡一番,然后从中挑选最好的。这种举动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它也就是我们的经济行为。稍为反省一下自己,你很容易就能分辨每天所做的事情当中,那些属于经济行为。不管是什么,它们必定包含利益、比较和选择这三个你不会忽视的要素,否则的话,往往要令你吃亏或者后悔。 

  如果你有兴趣阅读经济学教科书,很快就能发现,尽管里面的理论深奥莫测,甚至晦涩难懂,大量的曲线、图表和数学工具常常令你不知所云,其实,隐藏在这些理论背后,经济学家们不过是想说服你,经过他们最科学的比较,哪一种经济行为或者经济政策带来的利益最大,你只管照着他们指的路走就行了。 

  主流经济学与平民经济学的分别也在于此:主流经济学总是想方设法要替你做出选择;而我在这里强调的是,身为平民,选择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底下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自己的需要!言下之意,选择权是平民最基本、也是最后的生活权力!一旦失去了它,你只能处于低级生存状态。 

  现在的人聪明得多了!做事大多都讲究利益,精于计算的人往往得到更多好处,选择机会越多,得益也越大。 

  越多的选择,意味着你的生活资源越丰富。所谓资源,指的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各种条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环境的。口袋中的钱越多,你就越能过上好的日子;市场上的商品越丰富,你越有机会购买到满意的物品;社会经济越发达,越有条件改善个人生活;选择机会越多,越意味着你的社会生活地位越高。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你的选择权和选择机会。 

  对于一个从乡下来到城里工作的农民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他现在的生活资源要比从前丰富得多,原因是,他多了选择职业的机会。从前只能守着一块瘦田艰难度日,现在,他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城里的商品也比乡下丰富得多,他有机会品尝到不同地方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他以及他的子女,不再必然地只能做一个被城市人瞧不起、世代贫穷的乡下人! 

  事实上,这个农民和我们一样,这种生活资源的丰富,并非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社会提供的,它首先要归功于市场,也就是说,有了市场以后,平民的生活资源才开始真正丰富起来,市场越发达,资源越丰富。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放着正经的事不做,喜欢钻牛角尖的话,大概也会问,市场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市场能够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生活资源?谁在里面做这样的好事?

  七 

  旅行时候的一次偶然所见,我据此推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交易、第一次买卖、第一个价格、以至第一个市场,可能就是这样出现的。为了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和连惯性,我设计了一个虚构情节来解释市场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搞清楚,市场究竟为我们做了什么。 

  在远古时代,人类过着自耕自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这是中学课本教给我们的历史知识。也如上所说,那时候的家庭,既是一个经济结构,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当时的人最主要的生活资料可能就是粮食和衣服,果腹和御寒是他们最重要的日常需要。 

  在若干千年前,有一个村落,门对门住着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有一个儿子,另一户有一个女儿。我们设想,有儿子这户人家开垦了肥沃的田地,并且劳动力强壮,粮食有一些剩余,而他们的邻居因为女儿的灵巧而精于制造漂亮的衣服。 

  有一天,女孩子家里的粮食吃完了,父母正在为下一顿发愁。女孩子要替父母分忧,她突然想到,把自己刚刚织造出来的衣服同邻居交换粮食。之所以她想到交换而不是向邻居要,大概是不想白拿人家的东西,况且,她也不知道别人愿不愿意给。邻居的男孩子一直对她有好感,当即答应了女孩子的请求,从家里拿出一筐粮食交换她手上的衣服。 

  虚构显然不是历史。但这桩想象出来的交换,我们不妨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物物交换,至少也是发生在这个村落里面的第一次。历史事实到底怎么样,我们恐怕一无所知,它也不可能有文字记载,或者留下任何历史遗迹。况且,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计较当时的情形,反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到底根据什么来进行交换的,为什么一件衣服正好交换一筐粮食,而不是多一些或者少一点。 

  我相信,那时候的人不可能懂得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劳动价值诸如此类出现在现代经济学著作里面的任何一种解释商品交换数量的理论,他们肯定没有这个智慧。也许,只有一种可能性值得我们相信,那就是用衣服交换粮食的女孩子必定认为,一筐粮食对于家人的生活比一件衣服重要得多,不穿衣服可能要挨冻,但没有粮食恐怕支撑不了多久,如果不是的话,她不会想到同邻居交换。 

  同样,用粮食交换衣服的男孩子,因为家中粮食充裕,相对来说,多一件衣服比多一筐粮食更有必要。可见,交换双方都觉得,自己在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比失去的要多,否则,也就没有交换的动力。女孩子为此解决了家中断炊之急,男孩子则因为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满心欢喜。 

  当时的情景我们无法知道,但透过以下试验,倒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作一个实证。 

  我们不妨试着找两个三、四岁大的小孩子,古代人的智慧大概同他们差不多。这两个小孩子最好经过挑选,其中一个喜欢吃苹果,另一个喜欢吃巧克力糖。我们给喜欢吃苹果的小孩一把巧克力糖,给另一个喜欢吃巧克力糖的小孩一个苹果,然后让他们呆在一起。 

  如果幸运的话,两个小孩子人生第一次交换也许就发生在这个时候,手上有巧克力糖的小孩可能主动去上前向那个拿着苹果的小孩提出交换,而对方正好也有这个念头,于是,他们进行了交换,然后各自享用自己喜爱的食物。 

  小孩子显然不知道苹果和巧克力糖的市场价格是多少,更加不知道种植一个苹果或者生产一颗巧克力糖需要付出多少劳动和成本。以他们的智慧,不可能像大人那样,懂得利用各种市场信息或者经济知识来评价一个苹果应该交换多少颗巧克力糖,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值得交换,以及应该用多少巧克力糖来交换一个苹果。 

  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故事中去。 

  古人和这两个小孩的想法大概差不多,也是出于类似的利益比较方式来决定自己的交换行为。不管怎么说,毕竟是第一次,也只是偶然发生的一次,似乎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出现第二次。既然交换对双方都有利,干嘛不再多来一次呢?如果没有出现第二次,也许我们现在也就没有市场交易这回事了。之所以我要同样关心人类的第二次交换,是因为第一次交换尽管来得极其偶然,它天然地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次交换,以至今后的交换留下了历史烙印。 

  当这两户人家再一次进行交换的时候,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猜想,他们极有可能按照第一次的条件进行交换,即是一件衣服仍然换一筐粮食。除非这次交换相隔时间太久,以至他们都完全忘记了。假如真是这样的话,大概也就不会发生第二次了。 

  所谓按照第一次的条件进行第二次交换,意思是说,他们两个人都记得,第一次交换是一件衣服换一筐粮食。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的人不懂得讨价还价,事实上也没有出现任何特别的情形令他们想到改变原先的交换数量,非要一件衣服换更多或者更少的粮食不可。 

  假如第二次交换真如上所说,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习惯,以后的第三次、第四次交换都将继续按照一件衣服换一筐粮食的比例进行。 

  如果我们同样设法让那两个小孩进行第二次交换的话,结果可能为以上推测提供一定的可信度。他们多半还是用一个苹果交换那么多巧克力糖。如果你追问他们,为什么用一个苹果交换这么多巧克力糖的话,小孩可能会对你说,他们上次就是这样做的。 

  当然,也可能出现以下情形。突然发生了旱灾,邻居的粮食也变得紧缺了,再以一件衣服换一筐粮食恐怕对方不愿意。但它毕竟是特殊情况,一旦恢复正常,交换的比例很可能要回到原先的比例上去,或者只是有微小的差别,古人大概也不会那么认真计较。 

  可见,在条件没有明显改变、或者出现特殊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商品的买卖价格往往首先是根据以往习惯来决定,而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原因是,即使到了现代,买卖双方对于与交易有关的信息掌握仍然是极其有限的,更何况在古时候呢? 

  凭什么这样说?这是我那位邻居老婆婆告诉我的。 

  八 

  有一天,我跟着老婆婆一起到菜市场去,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菜市场了。半路上,她告诉我,今天鸡蛋的价格是多少,用意是提醒我不要浪费无谓的钱。我问,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价格?她说,昨天买过鸡蛋,所以知道。 

  事实上,市场上任何一个人,包括站在市场外面的经济学家、以及政府的经济官员在内,没有谁能准确知道,今天市场上鸡蛋的供求是多少,也未必了解生产一个鸡蛋的实际成本,或者劳动价值究竟是多少。但在市场里面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清楚,一公斤鸡蛋的当日价格大概是多少。小贩摆摊准备做生意之前,通常不会忘记在价格牌上标明鸡蛋的售价,以便吸引购买者光顾。 

  作为顾客,恐怕从古到今,我们都遵循着老婆婆这种再简单不过的购买方式,在市场上透过比较、选择来争取自己的利益。我用一个你曾经有过的类似经历作为例子。 

  假如你打算购买一台手提电脑,在此之前,你多半会从网上或者朋友那里了解某个品牌、某种配置的手提电脑价格是多少,甚至可能亲自跑到各个销售点询问它们销售同一款手提电脑的价格,以你所掌握的信息加以比较,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这个过程,可能你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你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原先估计的价格并不完全一样。如果,你的购买价格低于愿先估计,这时候,你会因为自己省了钱而高兴。假如,你发现商场的卖价高于原先的估计,可能令你有所考虑,决定延迟购买。即使你迫不得已非要购买的话,心里也多半不会高兴得起来。 

  在你回家的路上,正好遇上一位邻居,他告诉你,某家电脑专卖店正在举行特价促销活动,同样一款手提的电脑只须要八折就能买到,而且还有赠品。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相信,这个消息不会令你有舒服的感觉。甚至,你可能因此而抱怨,为什么市场如此乱糟糟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价格?你的抱怨并非没有道理,至少,它让你明白一个事实,你所了解的价格是一回事,实际付出的价格又是另一回事。为此,你从中得到一个经验,以后购买贵重商品之前,最好多了解价格信息,以便减少无谓的损失,正如邻居老婆婆教我的。 

  在企业或者政府的大型采购、招标活动中,这种情形更为明显。通常,从各个方面、各个供应商传送过来的价格都不一样。即使与同一个供应商打交道,随着谈判的深入,同样一种商品,它们的价格也会因为双方讨价还价而有所调整,最后达成一个彼此都愿意接受的最终成交价。 

  在类似的经历里面,你和我都会学到了两样东西: 

  其一,市场上存在两个价格,一个是市场价格,另一个是交易价格; 

  其二,购物的时候,如果想省钱的话,最好预先了解一下价格信息。 

  大部分的顾客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在购物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不一定知道、或者意识到,在自己心目中,其实早就已经明白这两个价格的存在,起码,你不会反对我对价格作这样的划分。 

  所谓市场价格,也就是别人问你某种商品价格的时候,你脱口而出、或者思量片刻才告诉对方的那个价格。实际上,它是你对这种商品价格信息的综合印象。你心里有数,这个价格是虚的,只是提供一个参考作用。 

  而交易价格,则是在你真正购买商品的时候所实际支付的价格。它通常要经过你同商家讨价还价,或者在不同的商场作一番比较之后争取得来的成交价。你也必定清楚,商品的实际成交价格是多少,同你的努力有关。勤于议价和比价的人、口才了得的人、精明的人、掌握信息多的人,往往从交易价格中得到更多实惠。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市场价格和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其实就是你在市场上得到的利益。如果你购买的是一瓶可乐,那么,以上解释就简单得多了,你也更加容易理解了。当有人向你销售一瓶可乐,要价十元,你一定不会接受,因为你知道,市场上一瓶冰镇可乐,售价通常只是二元五角左右。假如某家商场搞促销活动,一瓶可乐只售一元五角,你难道不会大量进货吗? 

  区别市场价格和交易价格,有什么意义呢?我以为,它正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动力所在,也是当今社会经济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的诱因所在。

 九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还得回到那个虚构故事中去。 

  这两户人家以后进行过那怕十次、一百次交换,他们之间并不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因为,参与交换的人太少了,他们都没有选择的机会。 

  但我们可以作一个合理的猜测,既然交换令双方都有利,怎么可能不吸引附近的乡邻参与进来呢?总有人也像他们一样,终于发现同别人交换对自己有好处,至少能够临时解决一些应急的需要。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在某个公众地方定期或者不定期聚集起来,互相交换彼此的富余、所缺,就像早年的农村集市贸易。到了这个时候,市场才开始有了雏型,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市场竞争才有可能出现。并且,只有到了市场这个地方,你才发现,人与人之间其实是不平等的。所谓人生而平等,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 

  如果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恐怕也就不会出现市场交换。正是因为各个人的身体条件、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存在差异;各自拥有的生产资源存在差异;对于生活资料的需求程度存在差异;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压力存在差异;以及所处群体的地位因为物质条件、个人能力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社会中出现不平等。只要这些差异依然存在,要想实现人人平等也就没有可能。如果有谁以为,人的平等只是反映在精神方面,他不是存心欺骗的话,恐怕也是太过天真了!一旦到了市场,你马上就能够看出来,老年人与年青人之间有什么不平等。不平等是相对的,它正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的前提。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各人手上拥有的与他们需要的之间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人们互相交换建立了基础,市场也由此而形成,并且一直存在下去。可见,市场其实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地方,你愿意来就来,愿意走就走,谁都可以参与进去,什么都能够拿到这里来交换,既没有任何特别的规矩,也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只有这样,市场才能提供充分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如果读者你要说,现实中的市场,不是有着种种限制规定和游戏规则吗?你自己不妨数数看,当中哪一种不是外界强加给它的?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指望市场能够替我们解决所有生活问题,但它却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机会。因为,一切发生在市场的事情,其实就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不能忘记,市场就是由我们自己组成的。并且,市场也并非是一个绝对公平的地方,事实上,它从来都没有承担公平对待每一个交易者的义务。 

  以下是一个实例。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有一次我出差到外地,路经一个中药集市,看见有人在兜售一种名贵药材。卖货人是一位衣着朴素、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面相忠厚老实,不但显得友善,而且还很在行,不停向我介绍药材的功效和如何判别品质优劣,以及它稀罕的原因。并一再告诉我,药材是他从山上亲手采摘回来的,而且只有一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以一个认为合适的价钱从老人家手上把药材买了下来。临别时,老人家不忘教我怎样保存、如何服用。 

  回到酒店,我向当地朋友展示收获,没有料到,他连看都不看一眼便告诉我,肯定是假货!我不肯相信,那个老人家居然会骗我?朋友提议,不如回到集市上看个究竟。 

  很快,我们就找到了那个卖药材的老人,因为,他还在那里兜售这种“只此一件”的“名贵药材”。我们上前跟他理论,这时候,身边突然围上几个大汉,我估计,这些人多半是老人的儿子,因为相貌颇为相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有自认倒霉,赶快脱身。 

  透过这个例子,读者应该不难发现,在这桩买卖中,有一个明显的因素影响着商品的买卖价格。 

  我被奸诈的骗徒所骗,高价买了假货。当中所支付的价钱,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商品本身的生产成本,再劣质的商品,也应该有它一定的生产、或者得到它而要付出的成本;另一部分就是因为受骗而支付的买卖成本,在买卖时被人欺骗,所以付出了代价。甚至还包括,为避免受到暴力伤害而支付的代价,它也算是其中一个买卖成本。 

  不论我还是对方,都十分清楚,老人卖给我的东西,并不值这个价钱。在正常情况下,我是不会以这个价格买他的假货。但是,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这桩买卖,这是因为我相信,如果非要拿回这部分钱的话,肯定免不了要挨一顿拳脚!之所以我们能够成交,是因为有欺诈在先、威胁在后这些影响交易结果的因素在干扰着买卖价格,否则,我是没有必要花个钱的---如果我精明一点,或者对方诚实一点,又或者有执法人员在场,我肯定不必支付这笔冤枉钱!我为承受欺诈和避免伤害而多付了钱;对方则因为欺诈和暴力而赚了不义之财。 

  由它可见,购买商品给出的钱,除了支付商品本身的价值---建造一套住宅所投入的费用,生产一瓶饮料所花费的成本----之外,还得支付在商品买卖时才出现的一些影响买卖价格的外部条件。例如,你一定要支付营业税,否则,政府不允许私下交易,它通常被视为非法活动。一桩买卖如果受到它的交易条件影响,原来单纯的物与物交换,也就变成的一种社会性交易。商品的交易价格,首先是由它的交易条件决定,商品本身的制造成本不过是其中一个条件----你不接受补偿对方生产成本这个交易条件,商家一般不会将商品卖给你,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他急于要回笼资金。市场供求其实就是一种交易条件,经济学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指的也是同一回事。 

  由于存在交易条件,它影响了商品买卖的交易价格,所以才出现市场价格和交易价格不一致的现象,因为每个人的交易条件都不一样,买卖双方的条件对比也就有所不同。市场价格是一个影子,在买卖双方存在条件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它为交易者提供了讨价还价的依据,掌握有利交易条件的一方,往往能够从对方身上赚取交易利益,这种经历,读者你一定有过。在市场上,你所熟知的欺骗、品牌、专利、权力、垄断等等商业现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商家的交易条件,从中赚取交易利润----几百年来都讲不清楚的市场利润,实际上正是来自于此! 

  至于为什么邻居老婆婆带我去光顾的那个小贩卖鸡蛋的价格比别人低,并非他卖的鸡蛋质量比别人差(所有小贩的鸡蛋都是向同一个批发商采购,鸡蛋的质量应该是一样的)。主要原因是,他所在的市场位置不如其他小贩,顾客需要走更多的路才能找到他,故此,他只有卖较低的价格才能吸引象老婆婆这类毫厘必较的消费者,而且,他的场地租金较其他同行低,他因而有条件卖较低的价格,或者是他愿意少赚一点,以便有生意可做。作为顾客,如果你想省点钱的话,就要在市场上多花一点时间,对于时间宝贵的人则要多费一些钱。 

  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倒很公道的! 

  十 

  市场交易条件的存在,为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插下了种子,越来越大的市场规模,则为它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市场以及市场交易的出现,首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一,促进生产分工 

  由于人口构成、生产技能、以及土地肥沃程度和工具多少等等生产资源方面的原因,各个家庭,以至每个氏族、村落,不同产品的生产效率,通常并不完全一样,有的人家拥有肥沃的土地,所以,粮食产量比其他人多;而另一些人家,因为心灵手巧,或者发明和改进了工具、技术,衣服做得比别人好,经过比较,人们发现,交换能够让彼此的利益都增加。 

  人们从交换中尝到了甜头,在利益比较之下,他们开始有选择地专注于生产对自己更有经济价值或者说是市场交换利益的产品,比如:粮食,至于衣服,大可用粮食同别人交换。同样地,擅长做衣服的家庭,也专注于生产衣服,所需要的粮食到市场上交换。 

  显然,假如每个家庭的生产效率完全相同,似乎也就没有交换的必要和可能,它反而成了多此一举。不言而喻,一方面是生产效率不同,另一方面是各人的需求以及经济能力不一样,才导致交换频繁出现,并且因为交换而刺激了生产分工。没有交换,恐怕不可能有社会分工的出现。 

  家庭合作关系是人类生活出现的第一次分工,比如:男耕女织;市场的形成,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第二次分工。这次分工明显带有社会性,人类的经济活动从家庭范围走向社会。分工必然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没有合作,也就没有分工的可能,在这个时候,合作的方式就是市场交换。 

  第二,生活依赖市场 

  生产的分工反过来促进了交换进一步兴旺,因为,分工之后必须经过交换才能让已经分工、专业化的家庭得到其他生活资料。由此,交换刺激了市场规模扩大,市场交换所带来的利益反过来推动分工的发展和深化。 

  随着市场规模的形成,以及人们在生活上对市场交换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市场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只是提供一个容纳人们从事产品交换、解决生活所需的场所。更重要的是,透过不断的市场交换,在催化生产继续分工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日常活动、生活方式以至社会观念随之改变。 

  它分化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角色,建立起以市场体系为特征的新型经济秩序与社会关系,人们的生活由此从原来只是局限于家庭、亲属,开始越来越趋于社会化,市场交换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以至日常生活的中心。 

  第三,改变生活方式 

  交换对生活带来的最大改变,莫过于它打破了从前封闭的家庭或氏族型自给自足生活模式,增加了人们在生产、经济、以至生活各个方面的交往。在原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圈里,逐渐形成以经济利益为基础、联系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它一方面促进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引致人与人之间存在更多的依赖性和互利性。在这个时候,社会经济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 

  这种改变,在我们近二十年的社会变迁过程,也十分明显地反映出来。让我想起曾经对人的特征所作的三种理论划分,重新赋予它新的解释: 

  第一种是经济人。基于生活上的需要,在市场交易活动盛行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很自然地首先从经济角度去衡量自身的利益、评价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经济利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事情,维持生活需要既是个人问题,也成为社会问题。 

  第二种是社会人,由于分工并因此形成的生产和经济互利关系,导致日常活动趋于社会化,包括劳动场所、产品交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此,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溶入社会中去,成为其中一分子,既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也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种是自由人,这正是本书要着重论述的方面。交易以及由交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逐渐被解放出来。起码,由于市场的存在和交易的普遍,人们不再受土地、家族、户籍,甚至劳动场所等等的天然或者人为束缚,自由迁徙、异地生活成为可能,生活和行动的自主性和选择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作为平民百姓,你未必有能力改变周围的环境,但市场交易却有机会让你改变自己的处境----这是平民改变个人命运最重要、也是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历史上,只有到了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平民才不得不起来革命,为此付出的代价何等沉重,日后的生活因此而得到改善的程度却是极其有限,所以说,任何革命对于平民都是一种牺牲。 

  有什么比革命更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恐怕只有到了经营的出现,人们才第一次能够自主地决定个人命运。隐藏在市场交易背后的经营活动,才是促进人类近二百年来社会经济、文明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十一 

  如果说,市场为我们提供了合作机会,那么,经营则把这个机会在全社会范围内真正付诸实践。 

  什么叫做经营?同样地,我在能够得到的任何一本词典上,一直没有看见对它满意的解释,它们同我在生活中所见到事实相差太远了。我也只能大概地说:经营就是通过交易,在得到别人服务的基础上,向其他人提供服务,以此来赚取利益的一种组织性行为。 

  资本主义这场势无可挡、正在遍及全球的现代市场经济洪流里面,它实际上就是由无数个习惯上被我们称之为“经营”的组织性活动所构成的。恐怕只有在市场成熟到一定的程度,经营才会悄然出现。 

  我继续延用那个虚构的故事来解释经营的社会意义。在此之前,市场规模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市场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一条村落的居民之间偶然、个别地彼此交换各自的缺、余,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低层次的交换方式下,市场的合作功能远远未能发挥出来。只有到了专业化的商业贸易活动出现,才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发展,包括了参与市场活动人数的增加,以及人们参与市场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在这个时候,市场的合作功能才逐渐显露出来。 

  随着交换次数的增加,渐渐地,在那个村落中出现了一个约定俗成的交换比例,以多少粮食取一件衣服,所有的人都按照这个比例互相交换。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我相信古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可能只会告诉你,这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 

  故事依然是虚构的。 

  在村落里面,有一个被家庭遗弃的残疾人,他没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劳动养活自己,否则也不至于遭家人遗弃,迫于生计,每天到各地四处乞讨。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自己村落的粮食与衣服的交换比例,和别的村落不一样。比如,自己的村落是用20公斤粮食换一件衣服,另外一个村落则是25公斤换一件衣服。 

  再卑贱的人也有自己的经济头脑,他也一如其他人那样,希望能够利用别人来解决个人生活问题,贸易可能就是一个被迫出来的创举。当时的他,也许并不明白什么叫做贸易,却一点也不妨碍他知道从中有利可图。 

  这时候,一种被后世称作贸易的盈利性活动,首先发生在这个残疾人身上。我们姑且不管他用乞讨或者其他办法得到一筐(即是20公斤)粮食,只须要留意他如何从事贸易这项活动的。 

  首先,他利用手上那筐粮食,向自己村落的居民交换一件衣服,然后,他用这件衣服同另一个村落的居民换取25公斤粮食。如此反复,残疾人手上积累下来的粮食越来越多。 

  当然,一般来说,那时候的粮食剩余量,肯定不容许他无限地交换下去,到了一个程度便要停止,等待别人有新的乘余粮食和衣服出现。在这个期间,他把通过贸易赚取得来的粮食其中一部分用于自己消费,包括身上的御寒衣物。当然,他不会忘记保留一部分作为本钱,以便日后继续从事这种有利可图的行当。 

  我们继续设想,尽管,残疾人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属于自己的秘密,但也无可避免终有一天要被人发现。以当时村民的心态和观念,这显然大逆不道的,至少也被视为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行径,与诈骗、盗窃属于同一种性质----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商业贸易不是一直被认为不具有生产意义的掠夺性活动吗?残疾人除了要受皮肉之苦,然后被驱逐出境之外,恐怕不会有其他更好的下场! 

  当然,也有这种可能性,或许当时的人们本性善良,容忍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这类属于自救性的特殊活动。毕竟,他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交换机会,以及更多的交易利益。 

  何以见得呢? 

  只有在商业贸易这种活动当中,市场交易利益才真正被人们所理解。那个残疾人自己很明白,一前一后两次买卖,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他的贸易所得,否则,他不会去做这种事。 

  其他人就不同了,他们生产一筐粮食,然后用它在市场上交换一件衣服,即使我们现代人也很难搞得清楚,究竟多少粮食才值得交换一件衣服,由此,两种不同物品之间的价值判断,只能依靠各人的心理比较,即是根据各自的效用来决定。饥饿的人当然认为一筐粮食比一件衣服有用得多,吃饱的人可能认为能够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装饰自己而值得花去一筐粮食。 

  贸易活动所带来的明显以及巨大的经济利益,激励了发现秘密并且愿意冒险的人投身于这个行业,货币恐怕也是因为商业贸易的需要而产生。货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市场规模也必定因此而得到极大的扩张,贸易活动更加活泼。 

  十二 

  与一般物物交换相比,同一种类物品贸易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有着更明确的量化数值,这就为残疾人比市场上的一般交易者处于更有利的交易地位,他可以利用竞争来争取更多交易机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略为调整一下交换比例来吸引别人同他交换,例如,他在自己的村落以22公斤粮食换一件衣服,然后,在另一个村落用一件衣服换23公斤粮食。 

  在这种情况下,残疾人依然有利可图,他的利益不只是来自于交易差额,更主要的是来自于交易总额。只要交易数量足够大,利润就有可能多于因为降价所导致的损失。任何一个做生意的人大都懂得这个道理。 

  这种带有专业性质、具规模效应的商业贸易,显然优于原先那种余、缺性的临时集市交易。无论对于经商的人、还是同他们交易的顾客来说,彼此都得到了更多的交易利益。商人为了赚取交易利润,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竞争,而是服务!怎样才能吸引别人愿意同自己交易,于是,所有的服务方式都一一被商人发明出来并加以利用,例如,降价、广告、送货上门等等你所想象得到的手段。消费者当然也从商人的服务中得到了实惠,否则,他们不一定会光顾那些商人。 

  可见,任何商业性活动,都必定包含以下两个基本内容,利润也正是基于这两个条件而出现: 

  一是服务 

  经商做生意的人,一定要为顾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否则,消费者不会花钱向你购买。不论大企业还是小商贩,每天所做的事情,大都离不开围绕着满足消费者需要这个服务的主题。如果我们仍然从利益角度来解释的话,所谓服务,指的就是向对方提供利益。 

  二是交易 

  不管生产还是销售商品,最终都必须经过交易这一关。商人之所以把商品卖给顾客,无非是想从他们身上赚钱,顾客购买商品则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所以也是出于自身利益。不经历交易这个过程,双方都不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 

  马克思在他的剩余价值学说中所揭示的资本运动形式,其实只是商业活动的一般形式。他认为资本必须经过一买和一卖两个过程才能产生利润,却忽视了在早期的简单商业活动当中,这两个过程就已经存在。提供服务----从外地将更价格便宜、有市场需求的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上----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功能;一买一卖----先低价购入,然后高价卖出----则是赚取利润的方式。 

  这个买和卖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它并不象马克思所说的,来自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不象主流经济经济学所认为的,来自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企业家一定是从市场价格和交易价格之间看见利润的影子才去冒险,没有利润的事,他们绝对不会去做,更加不会去冒险! 

  早期的价格差别,更多的可能来自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例如另一条村落的土地更肥沃、水源更充足,在同样的劳动付出下,粮食产量高于邻近村落也就不奇怪了。按照效用递减规律所解释,人们自然愿意用更多的粮食交换一件衣服;或者是生产技术的差异,就象古时候的中国丝绸和瓷器,优异的质量、精美的外观,对于喜欢它们的外国人,用手上的金银珠宝来交换它们是值得的。 

  直到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商人才开始从自然生产效率的差异,转向从社会生产效率的差异中赚取利润。在此,我借用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中曾经使用过的例子来解释---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我们设想,在若干千年之后,故事中的那个村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城镇,那里生活着一批熟练工匠,凭着世代留传下来的手艺,在自己家里生产钢针供应市场。假设,一名工匠每天平均生产10枚钢针,市场上每枚钢针售价是一元,每个工匠每月的钢针销售收入平均为300元(假定工匠每月工作30天),每枚钢针需要消耗钢材和工具的价值为五角钱,那么,工匠每月的劳动所得为150元。 

  有一天,外面来了一位从事钢针贸易的商人,他把本地所有工匠都请到酒馆喝酒。席间,商人对工匠们说,自己准备在当地开设一家钢针制造厂,打算聘用他们到工厂工作,每月工作30天,工资是180元。 

  其中,有五个工匠表示愿意接受,其余的工匠拒绝了商人的好意,他们认为,还是在自己家里独立工作来得自由。因为人数不够,商人当即把月工资提高到200元,结果,多吸引了五个工匠接受他的聘用。 

  随后,商人着手筹建工厂,并对工匠的工作作了安排。期间,发生了一件令工匠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商人并没有像常规那样,要求工匠独立生产钢针,而是把钢针的生产过程分为十个工序,让每个工匠负责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即是实行分工作业。 

  读者应该明白,这种生产方式,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商人也不会作这样的安排。我们继续假设,因为实行了分工的原故,每个工匠平均每日制作20枚钢针,由此,工厂的钢针月产量为6000枚。钢针的市场售价仍然是一元。因为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大批量生产,钢材和工具的损耗,比那些独立生产钢针的工匠要低,每枚钢针只是消耗4角钱。 

  工厂每月的钢针销售收入为6000元,扣除十个工匠的月工资2000元,以及制造钢针所消耗的钢材和工具价值为2400元,商人获得的利润是1600元。

 十三 

  至此,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商人的利润来源呢?不妨再假定,工人在工厂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他们在自己家中生产钢针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等等条件完全一样。并且,他们每月额外多得的50元报酬,姑且作为他们在工厂工作时所受到的纪律约束、人身自由限制,以及因为专业化令他们的技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之类的补偿。 

  不可否认,所有的钢针都是由十个工人生产。问题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并非出于工人自身的原因,他们依然付出了和从前一样的劳动,甚至只是投入了部分的技能。故此,工厂拥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应该归功于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即是实行了分工作业。而这种生产组织,是由商人自己想出来并加以实施,所以,利润似乎是应当归商人所有。 

  即便这样,问题也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也许读者你仍然认为,商人的利润所得,是基于他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利润是管理的报酬。我们不妨把故事继续下去。 

  在这十个工匠当中,出现了不满情绪。他们认为,商人的利润,源于对自己的剥削。为此,有一个工匠不愿继续蒙受商人的剥削,愤然辞职回家重操旧业。另外一个工匠也同时了辞职,他不是回到家里去,而是模仿商人的做法,自己开办一家新的钢针制造厂。 

  我们分别追踪这两个辞职工匠的结局。 

  重操旧业的工匠,回到他原来的个体作坊里,每月仍然挣取150元收入,其实,也就等自己雇佣自己。尽管,在工厂工作的经验已经让他明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即使手艺再好,也不可能同有组织、规模化、实行分工的工业生产相比。最后,他的作坊必然要被现代化的工业所淘汰。 

  那个办工厂的工匠,遇到更多的问题。一来不懂生产管理,二来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供他聘用。 

  再难的事,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幸亏是工匠出身,没有熟练工人,对于他不算上是天大的难事。职业培训是现代的时髦玩意,我们不妨用在他身上。这并非没有可能,已经简化了的作业工序,对于工作技能的要求,应该相对降低了许多。因此,对新工人进行培训,不会把眼前这位工匠出身的老板难倒,也不至于要花去他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最难的问题还在于,如何进行生产管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们这位有志气和毅力的新型企业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正如读者你可能也已经猜到的那样,经过多方物识,最终让他高薪聘请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由他来承担工厂生产所必需的管理职能。 

  我们假设,新工厂的生产安排和日常管理,完全交给聘请来的经理负责,新厂主每月付给经理的工资是500元。新来的工人经过一个月培训,基本上能够胜任所从事工序的生产作业,产品质量一点不比商人的差,只是生产效率比不上对方。假设十个工人每人每日只能生产16枚钢针,为此,新工厂每月产量为4800枚。每一枚钢针的钢材和工具消耗为4角5分,比那些单独制作钢针的个体工匠消耗率要低,但比商人的工厂要高。十个工人的工资定为每人每月120元,应该是合理的,毕竟,新工人无论生产技能和工作效率,都不能与熟练工匠相比。 

  我们替这位新厂主算一算帐,他每个月能够赚多少钱。计算的结果是,他每月盈利640元。从数字上看,新厂主比不上商人赚的钱多,但我们不要忘记,他被我们假定他完全没有参与生产管理,也不如商人那样,曾经对生产有过任何组织管理方面的创新或者贡献。新工厂的生产管理方式,是由聘请的经理带过来的。当然,新厂主对工人进行培训所付出的劳动,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免得解释起来累赘。毕竟,这种付出对于他实在是微不足道,而且也是一次性的,他自己也可能没有计算入成本当中。 

  故此,一旦扣除这些部分,新厂主与商人的盈利差距也就没有那么大了。我们甚至可以近似地认为,新厂主的盈利是纯粹的利润,基本上没有包含被认为是当老板的人必须付出的其他劳动、创新、风险等投入所创造的价值在内。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写过一段著名的话: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他只是发现了其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它不是一只,而是一双,一只是互利之手,另一只是竞争之手。商人必须首先向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否则,顾客不会同他们交易,也就不可能从中赚取利润;利润诱惑众多的淘金者挤身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这就逼使他们不得不提供更多的市场利益来争取交易机会,消费者因此得到更多的交易利益。换句话说,人们在市场上争取自身利益之前,首先要为别人提供好处! 

  如果不是这两只手在同时发挥作用,亚当?斯密没有可能看见这种令他欣赏的市场现象。 

  十四 

  在上述例子中,新厂主的利润是从哪里赚来的呢?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撇开诸如冒险、创新、企业家精神等等这类不能量化的模糊因素,原因是,这些因素不一定在他们身上都具备,事实上,我们也无法衡量它们在市场上究竟值多少钱,老板们也不会根据它们来计算自己的利润,所以,考虑它们并没有多大意义,解释起来也不方便。然后,我们来看一看,两个老板之间,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也许那才是利润的真正源头。 

  他们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利用了外部资源协助自己完成所有的生产活动: 

  其一,他们都使用了工人,透过对工人的使用,突破了老板自身劳动能力、生产技能的限制,极大地扩张了他的市场服务能力; 

  其二,他们都运用了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经济效果,这个增加部分,正是利润的来源。 

  可见,利润最终仍然来自于劳动创造,包括操作上的体能性劳动,管理、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智力性劳动,以及所有资本的投入,它是利润的源头。但是,不管工人还是经理,或者发明新技术、新工具的人,他们即使有天大的本事,如果只是单独作业,是创造不出这个部分利润来的,利润必定要从组织这个母胎里孕育出来。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原来的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工人、经理、技术、工具、原料等等,本来是毫不相干地分散在各个不同所有者手上,是工厂的老板通过交易将他(它)们吸收过来,然后加以组织利用,建立起具有整体协作效果的规模化生产力。否则,像那些独立制作的工匠们,既然不存在“一加一”的组织,又何来“大于二”的效果呢?正如那个重操旧业的工匠,尽管有心,也显得无力! 

  威谦?配第说过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在现代社会,这种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了,恕我不敬,斗胆将它改为: 

  劳动是财富之父,经营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经营,都属于人类行为,劳动作用于自然,将自然之物改造成为有用的产品;而经营作用于社会,把个别、分散的社会资源组织起来加以运用,透过劳动这个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手段现实组织化生产。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是直接的,经营创造财富的过程则是间接的。历史和科学经验一再地证明,间接往往比直接来得更有效。这样好像更能解释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之下财富的真正来源。 

  我之所以把新厂主称为企业家,正是基于对企业家的理解,不同于你在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读到的那种抽象解释,我认为它的解释并不确切。正如某个人被称为科学家、艺术家或者思想家,显然是指他长期从事于科学、艺术或者思想领域,已经取得了被人认可的成就,我们才会视他为行中之尊的道理一样,企业家应该是指那些专门从事、并且善于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利用,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人。 

  虽然,例子中的新厂主远远未达到这个水平,之所以仍然将他称之为企业家,是因为我已经看到,他比其他人更有成功的前景。商人只是局限于对少数现成的熟练工匠加以利用,局限对自身管理技能和技术手段的发挥。而新厂主有别于商人的地方在于,他把普通人培养成为掌握技能的生产者,并且实现了对外来智力的吸收和运用。 

  新厂主的这种社会资源整合效果,显然是出色和有益的。他自己也因此摆脱了并非属于经营者份内事的一般性劳动所束缚,专注于对社会资源、经营机会的发现、吸收和利用。 

  我们可以预测,在利益驱动下,新厂主将来必定一而再地投资、扩充他的企业,并且,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最有能力,也最有条件使用最新、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以及新的发明创造,包括新设备、新材料、新人才、新手段,运用到他的企业经营中去。 

  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来说,社会资源是充裕的,不断被他们开发出来,而不仅仅受制于狭隘的某些现成资源的使用,才由此体现出商业创新的社会意义。发现和利用新的资源,把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恐怕就是作为企业家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贡献。 

  至此,关于利润首先来自市场价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读者应该有一个印象了。所谓的价格差,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营者从市场价格与自己能够向消费者提供的交易价格之间发现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源于经营过程一买一卖两个必经环节之间的差额就是利润的来源。 

  市场竞争促使他们努力跑在日趋下跌的市场价格前面,由此,创新、冒险成为他们不得不使用的手段,以此争取自己的交易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同时仍然有利可图。 

  当然,现代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手段已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营者掌握很多办法来模糊市场价格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参考作用,但归根到底,价格仍然是市场活动、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它永远是市场交易的重要考虑因素。

 十五 

  一般来说,经商做生意的人,尤其是从零起家,白手创业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也像我们一样,既不掌握任何社会权力,也不一定拥有某些特殊的过人之处,让他们有资格使用本来不属于他们的生产资源。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们透过一买一卖这两个过程,首先购入别人的服务,比如:工人的劳动服务、经理人的管理服务、投资者的资金服务、技术发明的使用服务,以至政府的允许等等。透过利益来吸引这些必要的生产资源集中到自己手上,从而让他们拥有了向社会提供市场服务的能力。 

  就象我那位邻居老婆婆,在不久之后,让我帮她为乡下的女儿在城里介绍一份职业,如果没有经营的话,她的女儿恐怕永远都不可能到城里来生活。这种首先被别人服务,然后向其他人提供服务的经营行为,构成了一条循环不断的社会生产价值链,它将全社会的人以及所有生产资源,透过市场交易这个节点,以组织方式建立一个个相当独立的社会生产单元,也即是我们常见的企业。 

  从经营这个角度,对于资本的理解,读者最好不要局限在理论分析的层次上。无论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都习惯把资本看成是一种生产资源,好象它就是机器、原料、厂房、办公楼或者人才、技术这些生产资料的组合。 

  在现实操作中,它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你拥有价值一百万的资本,同你拥有价值一百万的房屋,或者一百万元的现金,两者不是同一个含义!房屋的价值,只是反映它的建筑成本,或者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真正的交易价格未必是这个!现金的价值也只是说明它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多少商品和服务,表示你有多大的购买能力,最多也就证明你是一个富翁而已。 

  资本的含义就不同了,它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资源的使用权和支配权。作为企业老板,他的企业值一百万元,不仅仅是指这家企业投入了价值一百万元的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个企业所集中的一百万元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具有支配权,以及剩余利益索取权,他能够调动这些资源去做他想要做的事,并且拥有它所带来的利益。 

  拥有一百万元资本,表面上是经营者使用这么多价值的资源用于生产。隐藏在背后的,则是他掌握和控制着一批生产资源。经营者不一定是它们的使用者,通常交给劳动者和经理人运用,关键在于对它的支配,由这个支配而对利润的占有。 

  这显然同农民从市场上购买一台拖拉机作为生产工具,投资者投资企业拥有股权的性质不一样,它用所有权和使用权无关,核心在于企业老板掌握着它的支配权,哪怕他只是拥有其中很小一部分。基于这个理由我才说,资本其实是一种权力。 

  资本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远古时代,人们用一筐粮食换一件衣服,彼此之间只是一种对等交换,交换的目的是满足各自生活需要。到了后期,市场的形成以至货币的出现,人们已经开始懂得利用市场条件来争取自身的交易利益,消费者力求用更少的支出满足生活需要,商人从中赚取利润。 

  直到经营的出现,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市场买卖的性质、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转变,拥有市场支付能力的人,因为经营具有提供服务这一特征,他们对服务提供者拥有行为支配权。 

  作为消费者,商人要想同他们交易,就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商品和服务。买方成为市场上的支配者,而卖方居于服务的地位。经营的服务与被服务性质促使市场交易关系发生改变。由此,本来只是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反映的货币,逐渐成为支配市场行为的权力。 

  于是,掌握货币的人变成市场的主导者,左右着隐藏在市场交易背后的经营活动。经营者也以未来的利润分享作为交易条件,把别人拥有的货币(至于技术、设备、原料这些生产资源,视为是物化了的货币)集中到经营者手上,无形之中,投资者们也就将原先属于自己的市场支配权让渡给经营者。 

  经营者利用这个权力支配企业的一切,要求企业行为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对于他来说,企业资产就是自己的资本,拥有支配的权力以及由它所带来的利益。 

  交易完成之后,在资本权力之下,企业的人、财和物,服从于资本意志,不再是对等的关系。虽然,这种支配权力,本质也是从市场交易(例如:人才市场、原料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国际市场)中衍生过来,却是交易当初的一个条件,彼此所交易的就是服务与利益----可见,社会生产活动隐藏在市场的背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其实是由我们平常看不见的经营活动所承担,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出现的问题,大都出自于经营。 

  一旦拥有资本权力,经营者才有条件追求个人利益。一个劳动者、工程师、经理人作为资本的构成元素,一台机器、一项技术变成资本,被投入到生产中去,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要为资本带来利润,生产不过是获利的手段。一批原料化作资本,它们要变成一个新的商品重新回到市场上,从消费者手上赚取交易价值。 

  这一切都是源于资本的支配权力。本来,市场只是承担交易功能,正是因为存在交易条件而出现交易价值。为此,包括对人和物在内的支配权,也成为其中一种交易物,还是那句话,只要有利益、只要被允许,市场上有什么不能交易的? 

  对于经营者,与其把资本当作一种资源,倒不如把它看成是一种市场权力,它是继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权力。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在普通的日常交易当中,货币是他们手上掌握的选择权,在经营盛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货币已经变成了消费者的支配权,它支配着经营者调动社会资源为自己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说,普通百姓的生活资源是丰富的,并且随着经营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丰富。 

  十六 

  在现阶段,尤其是在我们的国家,消费者透过市场交易、运用手上掌握的选择权,对社会资源的支配作用,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我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就凭自己一介平民,居然能够左右社会经济?正如你所见,本来应该是被服务对象的消费者,却总是处于交易的弱势,成为被欺负的一群,这是什么原因呢? 

  另外,以经营为主体的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方式没有首先在中国出现,既是一个至今仍然说不清楚的谜,也是久久埋藏在中国人心头的憾事,这又是为什么呢? 

  还有,当今假冒伪劣产品之泛滥程度,是世界市场经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即使在当年市场经济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没有象我们今天这样严重!要知道,无论知识、道德与文明,我们的水平远比当年西方国家的人高得多,是什么令到我们还不如从前的他们呢? 

  我们曾经有过汉唐盛世,有过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有着极具商业价值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出口货物比进口多;郑和七次下西洋,远早于西方人,商业意义也比他们大得多;清朝的徽商名噪一时;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被喻为世界大都会。 

  我们有的是上千年商业贸易经验和市场交易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却始终没有在中国这块无论人口、资源、物产、交通、邻国,以至商业意识、技术水平、市场规模、经济基础,几乎已经都具备了所有条件的土地上堂而皇之地屹立起来,那怕到了今天! 

  从物物交换,到市场交易,再到带有服务性质的一买一卖商业贸易,然后是以组织为特征、包含被服务与服务买卖的经营活动,成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 

  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完成了从简单的交换,到具有经济意识的商品交易,再到远至外国的长途贸易这个资本主义发展必须要走的路程,大量的古代文献、绘画、以及文学作品,这方面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偏偏就只是差了最后一步! 

  尽管历史带有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的原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源地只能选择在意大利的佛罗伧萨、米兰这种政治色彩薄弱、宗教文化盛行的偏僻小城邦。 

  要探讨个中原因,就不能不触及到政治这个敏感的话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8985.html

更多阅读

西方经济学 综合练习题上

本文源自电大自习网www.ounh.net说明:下面的内容为《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关于计算题的答案,因涉及到公式的符号无法输入,要求学生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中的答案,其页码及题号已在题中注明。一.填空题1、选择包括三个

美国大学文凭 美国的“文凭工厂”(1)

    2006年5月9日,夏威夷州立法院对夏威夷分校做出的最终判决——《对被告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的失责行为及最终审判》中指出:在2001年3月29日至2006年3月20日期间,西太平洋大学夏威夷分校未能在官方网站妥善和充分披露其未获得

斯蒂夫·乔布斯: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1)

(域外的朋友给我发来苹果电脑的CEO斯蒂夫·乔布斯在今年6月12日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读后令人不禁动容,其文并无华丽之色,也无英文演讲范例中惯用的排比。遂将全文译出,标题为译者所加,刊登时有删节)。    (斯坦福)是世界

千年中国梦 朗诵 中国经济学(一)千年中国梦

    一、中国梦                    中国梦    公众的价值观财富观可以算是中国梦    公众的价值观是希望能在遵纪守法之中获得平安的繁衍生息。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公众相信政府是公

声明:《西南大学西方经济学上 平民经济学(上)》为网友难诉衷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