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讯高度发达的当今,炒作行为可以带来一夜成名进而名利双收的事实,已经为大家熟知并纷纷效仿。摆几个舞蹈动作,拍几张另类照片贴到网上,虽然没有什么现金入袋,却红遍大江南北——这里说的是芙蓉姐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名与利都收获,当推天仙MM。于是就连一个因为骚扰名人而自称被打的记者,也发出狠话,我要写本书揭露这件事情。
在社会市场化的今天,人们迫不及待的希望通过出名来达到脱颖而出的目的。记者可以通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而迅速成名,但这活不是谁都能随便干的:揭露黑社会可能面临着人身危险,抨击社会阴暗面可能招致相关部门的强烈反弹。诸如揭露广州背包党、调查毒大米、孙志刚事件报道这样的事情是要付出相当代价、顶着极大风险的。难则思变,有没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炒作方法呢?答曰:有!挑战方舟子!挑战何阼庥!
诗人说过,你在欣赏风景时,你也成为了一道风景。反伪斗士在质疑别人时,无意中也成为别人的质疑对象。看着反伪斗士们指点江山粪土恶俗而尽出风头,心中难免不忿,郁闷到了极处于是也就想和名人们过几招。因为是和名人叫板自然吸引无数眼球,媒体爱登,读者关注,出名在所难免。挑战他们不用考虑黑社会的打击报复,不用担心来自行政部门的干预,也不必担心来自利益集团的反击。如此看来,挑战反伪斗士无疑是一个投入小、风险低、收益高的吵作捷径,尽管这种行为毫无社会公益性和道德感可言。
我之所以说挑战反伪斗士的行为没有公益性,是认为反伪行为是件极具公益性的行为。
反伪斗士利用自己的专业和跨行业的知识,并借助更有效的工具和信息获得途径,对社会上出现的打着科学幌子而行欺世盗名之实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揭露和抨击,让那些搞伪科学者有所顾忌,帮助公众擦亮眼睛,其善大焉,而他们在打假反伪过程中并无利益收获。有人说他们写文章是为赚稿费吧,哈哈,按照目前的稿费标准,估计他们稿费的收入还不够支付电费和邮资的。
有人说他们对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横加指责,是假打胡打,我们相信专家。何谓专家,指在某领域比较资深并达到很高水平的人。专家无疑在专业知识层面更有权威,但是当专家也卷入利益旋涡里时,专家的意见往往损失了客观真实。想想那夺取120人的特大矿难,存在着严重安全漏洞的矿井不也是被十个专家鉴定为安全合格的吗?我不敢相信十几个专家都是因为专业水平欠缺而导致失误。想想哈尔滨的550万天大医疗费用,那主任医师应该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医学专家了吧,可这样的专家你敢相信吗!
反伪打假好象是一种裁判行为,但不是场上的裁判。场上的裁判会因为收了黑钱而吹黑哨,而场外的裁判才会作出符合良心的裁决。反伪斗士们就是这样的不拿出场费的裁判。
有人质疑,你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冲锋陷阵攀登科学高峰,没有研究出永动机或者拖拉机,甚至打火机也没有研究出来一个,是不是不务正业;一个生物学博士不趁年轻搞出点成果,是不是虚度光阴?那么请问一个工厂如果只有生产工而没有品管员是不是导致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鲁迅先生也没有写出象废都那么长的小说,你能说鲁迅不是个文学家?批评自有批评的价值,为社会提供创造价值是一种贡献,为社会消除危害也是一种贡献。
斗士们从来都不是完美的,完美的人绝对成不了斗士。斗士们在抨击别人时难免挂一漏万,甚至略显偏颇,正如我不完全认同方舟子对中医的全盘否定,但却认为他确实道出了中医发展的尴尬。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尖锐,不惜断章取义对采访对象的原意进行歪曲,似乎何祚庥对煤矿工人的不幸命运麻木不仁,进而发挥成“何祚庥,心太硬”,真有点文字狱的味道。其实何老原话的意思很明晰,就是社会成员获得高度幸福的前提是社会的高度发达,中国目前的国情显然还不足以让每个人,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获得我们希望达到的幸福。我们目前对此的任何努力只能减少这些悲剧,但是我们却无法根本消除。
反伪斗士们出了名就有了品牌影响力,他们打假的力度和便利也与日俱增,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维护反伪斗士们也就是维护了社会公义。有些人也担心反伪斗士们会不会也被划入利益圈子里,为了个人利益而丧失了其公正性?我不敢对任何人的人格作出保证,但是我可以告诉你选择一个打假反伪的角色是不太容易“以权谋私”的,没有看到吗,现在就有人开始下战书了。在竞争惨烈的环境下,无论斗士们有多么博大的胸怀,也无暇找点时间思想溜号,考虑一下“个人问题”的。人在江湖飘,难免不挨刀。维护“江湖地位”的唯一办法就是反伪者更加完美更加公义,而这也是我们期望的。
想一想,有这么好的哨兵为你的思想了望,时刻为你做善意的提醒,而又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也没有煽情地索取一点掌声。认识到此,真会高兴到睡着还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