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 惠特曼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现任校长李·柏林格说:“一五二○年以来,世界上共有八十五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五十家是大学。大学依靠梦想、依靠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其实具体到个人,在人生的过程中,每一个人也是依靠各式各样的想法而过活着。
关于“想法”,央视名主持人崔永元的一句调侃可谓是妙论,他说“不是每一个想法都能实现的,所以某些想法就叫想法,有些想法就叫理想,还有些想法叫空想,还有些想法叫妄想。”企业是靠产品或服务谋生的,实打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含糊,因此在这里“空想”和“妄想”是站不住脚的,也就是说,企业人的种种想法即便不能都拔高到“理想”境界,至少也是可以理解的“想法”。比如,一名经理人是否愿意在其正在效力的企业中留下来,他心里一定有许多种考虑,归纳起来无非是企业发展前景、职业展望、合理收益、兴趣爱好、工作环境、个人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匹配程度等,这些想法都是合情合理的。再比如,一名创业人之所以愿意舍弃经理人相对稳定的就业环境,大概应了古罗马早期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那句名言,他的心中多半是充满了某种冲动,充满了某种“光荣与梦想”,期待着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心中的某种“向往”。这种向往首先是物质性的,但也是精神的。毋庸赘言,创业比打工要难,创业者需要的人格特质也更特别一些。首先,创业者必须要有一定的勇气。有胆无识当然是蛮干,但有识无胆也难成创业大器。朱广沪在深圳足球俱乐部本来干得有滋有味,可他一直憧憬着国家队主教练的位子。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俱乐部的收益是最现实的,国家队有的却是不言而喻的压力,何况国家队主教练这条路几乎都是以失败下课为终点。但朱广沪的想法却是:“一个人在世上,要是没有那么一点精神,追求以及信仰,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每个人从娘胎里出世的时候,都是两手捏得紧紧地来到这个世上的,而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又都是两手放开进入坟墓的,能不能在这个时候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留下遗憾,可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对我来说,我特别不想给自己的这一辈子留下遗憾。”其次,创业者要能够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事情自然人人都喜欢,可是现实中却并不多见,因为“猫走不走直线,不是它自己说了算的”。因此在创业人的心中,他可以想着能看到“到处十枝五枝花”的美景,但得准备着“有时三点两点雨”的阴霾。即使遇到了“花正开时遭雨打,月当明处被云遮”的糟糕天气,也属正常。在林肯的奋斗历程中,他受到过多方的掣肘,失败对他是常事,他坦然承认“我已多次被迫屈服,因为我没有任何别的选择”;以卖地瓜粥起步的台湾商人王文政有过成功,经历更多的则是失败;至于内地的例子,自然就更多了。再者,创业者要学会守候。孟夫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佛语则告诉世人“你不修行没事,你一修行,有时候就会有障碍。有障碍不要怕,有障碍只要你咬牙坚持,你就有收获”。也许正是有了这种心态,才有下面两则关于爱迪生和爱因斯坦的小趣闻:“当爱迪生为寻找适合灯丝的材料失败了一千次之后,曾有个坏小子公然挖苦他:‘还想干吗?你已经失败了一千次了。’不料爱迪生笑了笑,说:‘不!是已经成功地发现有一千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有一个特大的废纸篓,有人问:‘废纸篓为什么这么大?’他笑笑回答:‘为了装失败的教训。’”企业再小也是错综复杂存在风险的,如果管理责任界限不清晰,金融目标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对外部信息的吸收、分析和处理不正确,其中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导致企业运营步履维艰,挫折连连,如果在这个时候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不仅是遗弃了过去的努力,也丢掉了未来的希望。其实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在别人选择放弃时你仍继续坚持,也许你就做下去了。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能否把这句话改动为“不同创业人的区别,不在于何种创业,而在于怎样创业,用什么心态去创业”呢,我想可以吧?登山界有一名言:“为什么要去艰难地登山,因为山在那里”,创业的经历大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