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之战略理性缺失



民营企业老总个个都很有才能,都不乏智慧,但缺少的是理性思维,是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一般人大都有这样的一种观点:企业家成功靠的是才华。 其实不然,企业成功靠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理性科学精神、一种道德感、一种人文精神、一种对规则遵守和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

战略计划薄弱,民营企业老总只谈“点子”、不谈“战略”,只考虑“现在”、不考虑“将来”。 浮躁有余、稳健不足;感情过甚、理性欠缺心无定性:民企老总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心无定性”,决策通常是灵感型、即兴型,突如其来型,业务型老板永远忙于小事, “精于小、必废于大”;喜欢聪明点子,将战术运用当战略管理。企业家的精明在没有大气的谋划布局时,往往容易失之偏颇。民营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解决商业问题时,以个案分析起来,采取的手段总是十分聪明,如增设一个部门,出台一项制度,新开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一项新业务,关掉一个工厂等等不一而足,或好高鹜远,或急功近利,不能很好驾驭战略管理,不能很好地平衡"远虑近忧".战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驾驭全局,不仅驾驭企业现实,而且驾驭企业未来,既要"远虑",也要"近忧".战略管理的观点要求民营企业不能好高鹜远,在收入支撑不足时盲目大举扩张;也要求民营企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谋划长远。通过"现金业务"、"增长业务"和"种子业务"的交替布局,同时绘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曲线".但不幸的是,这种极具指导意义的观点在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市场,更不用说实践。但这种"见招拆招"的应急管理,错把战术当战略,经常在一次次喝彩声中使企业不知不觉地病入膏肓。

民营企业老总大多很有智慧和天才,但却缺少必要的计划组织能力,很少能把事情落到实处思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由於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战略资讯隐性化,战略资讯来源单一、不完整、不及时,不能实施有效的战略过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往往基於诸多假设条件之上,而战略一旦制订出来,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假设条件,或者说战略资讯又会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战略资讯。这些资讯自然而然应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资讯。但在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决策假设资讯(排除直觉)多数并没有显性化,其来源多是高层在各种场合听来的片言之语,猛然的灵感触发,对战略实施的过程绩效也没有即时监控。自然也就出现"战略多变为战术",不断"灵活"调整的局面。

民营企业老总大都有一种“前职业惯性症”,即在他创办公司之前,都从事过业务经理。这样,一旦自己创办企业当上老总,其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仍然摆脱不了以前职业所形成的习惯,仍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客户、开发新市场、联系销售业务等事情上,而作为一个老总应该做的事情(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建立正规化管理机制、财务控制、选拔任用人才)却很少过问。 他们难有时间坐下来冷静地考虑长远战略和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管理机制问题,一天到晚忙于各种应酬、见客户、见政府领导、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天到晚处于极度亢奋之中,难以有一个宁静平和的心态,有一种“坐不住”的性格, 永远处在一种躁动之中。

曾有段时间,很有些管理界新锐和新经济的代言人认为,因为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已经不需要什麽战略(管理)了,重要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很多民营企业家来讲,早非什麽新观点了。在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的头脑中,赚钱就是战略目标,业务就是战略,认为根本不需要考虑战略问题;由於民营企业天生的市场敏感,以及民营企业往往多是从残酷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再存活发展的。企业高层对业务不仅异常熟悉,而且十分有感情,经常组织讨论业务问题,制订业务战略,因不熟悉而不关心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职能战略;缺乏全局眼光,以业务战略取代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家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理性思维: 1. 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总体把握; 2. 对本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 3. 对竞争对手的深刻了解; 4. 敏锐的眼光及深邃的哲学思想, 5. 战略设计先行的思维习惯, 6.、 永远看到五步以后的思维方式; 7. 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的胸怀。

 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之战略理性缺失

民营企业家必须养成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方式: 1. 凡是立足长远和未来,决不贪图眼前的短暂利益; 2. 树立起一种为社会、为民族的办企业的思想,而不是一种仅仅为个人经济利益办企业的意识; 3. 20%的精力着眼于眼前事物,80%得精力着眼于今后和未来; 4.在所有决策的时候,必须多问几个“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要的是企业宗旨,即企业的创业立意、企业目标、企业发展目的、企业到底为什么而创办、企业存在的目的究竟何在。只有首先弄明白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设计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清晰明了的企业宗旨养成这样一种理性思维方式是家族企业权力智慧化治理战略的第一步。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民营企业老总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理性思维的战略头脑,经营决策只看到三步之遥,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所谓“广告人”、“管理咨询大师”、“策划专家”大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家,到民营企业中大吹一通,什么实质性问题都解决不了。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总必然要经历一个“战略理性、智慧化”的过程,即从个人拍脑袋走向吸纳各方面的智慧理性思维的转换、完善决策机制与流程,使民营企业主战略发展决策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而这也是一个兴起和淘汰的过程。

(作者:曾水良)

慧泉(中国)国际教育集团

温州赛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8297.html

更多阅读

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2)

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然有种种的缺陷和先天不足,但却有着一种外资企业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对祖国的一份最真诚的感情和对民族的一份最执着的忠诚。这一点,无论管理得多么优秀的外资企业都是不具备的。民族企业就是民族企业,

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1)

温州大恒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企业,曹老板太太是公司副总经理,曹老板妹妹是公司采购部经理,曹老板侄儿是采购部业务员,曹老板是温州人,刚开始帮人打工,一年之后自己开始经营电子门锁之类安防产品,刚开始时从大老板处提货销售,后

法院执行不力 曾水良:根治民企 “执行不力”

   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治理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或操作方法等把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民

质量通病管理制度 中国民企通病探究之管理人治化

  管理人治化是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一个通病.权威管理,依赖干个人领导力的形成,容易造成"人存企业兴,人亡企业衰。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作支撑,没有相应的薪酬制度作捆绑,没有合理规范的岗位规划作后盾,首先是没有吸引人才的地方

声明:《曾水良:中国民企通病探究之战略理性缺失》为网友闫先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