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明的变化 正月初七打电话的时候,李春明还在香港旅游。 他告诉记者,“明天我还不用上班,因为公司每年都有7天的带薪假期,我正好利用这个春节把这个‘假’花掉”。 大学毕业5年,目前在一家外资海运公司工作的李春明表示,这两年,他也发现自己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始工作时,由于我的家庭状况很一般,所以生活压力很大,自己整天想的就是要多赚一些钱,那怕是公司加班的工作也要多申请一些,另外我们这种海运公司的工作本来也很紧张,每天工作起来一刻也闲不着,现在想象但是确实挺不容易的”。 变化发生在这两年,2004年,李春明自己买上了房子,2005年工资大幅提升的他还有了比较可观的积蓄。这个时候,他生活的思想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就是觉得,生活不能太累了,应该多享受生活,现在自己用不少时间出去旅游,另外抽空参加不少锻炼,我和朋友每月都要聚会几次。以前那样工作我觉得也太对不起自己了”,李春明说,“尤其是,既然公司有假期,可不能再浪费了”。 “享受”思想冲击2005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都每时每刻地反映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上,李春明生活思想的变化,正缘于这样的道理。 与李春明有着同样变化的人不在少数,与往年热谈"工作" 、"住房"等话题不同,市城调队发布的2005年调查信息显示,2005年,一个在居民中日渐流行的名词就是"享受生活",与之相对应的是,上网、旅游、健身、美容等已成为新的生活热点。旅游消费、田园消费、娱乐消费、健康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流方式,且也越来越受居民的喜爱。2005年,青岛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同时也更加健康,更加舒适,更富于个性化,除了上面提到的消费方式外,“做家务、辅导孩子学习、读书、看报等既能提高自己,同时也能提高家人的文化素养和气质,这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城市居民也同样乐此不疲。通过网络丰富业余生活,通过游玩和增长知识满足身心健康,已成为新的消费时尚”。不仅仅是居民,就连许多企业做的广告中,也频频在使用“享受生活”的广告语,诱惑居民前去消费。 我市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我市购买彩色电视机、影碟机等文化娱乐用耐用消费品的人均支出423.13元,较2004年增长14.0%;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支出353.89元,增长28.4%;旅游花费人均支出267.43元,增长了29.6%;截止到2005年底每百户城市居民接入互连网的家庭计算机数量已达到26.75台。
“闲暇消费”渐成主流
“享受生活”的思想并非突然到来,市城调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与青岛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有关。 去年青岛市城市居民生活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市城调队发布的2005年调查信息显示,去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19.84元,比2004年增长16.5%,是“十五”时期增幅最快的一年。收入增加,带来的是居民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总的来说,消费可分为基本性消费和表现性消费两种。表现性消费所占的比例越高,说明人们生活质量也越高,表现性消费中,消费所需的金钱和财富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消费的内容和形式所代表的格调很重要”,市城调队一位统计专家这样告诉记者。测量消费质量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计算恩格尔系数。而近日发布的有关统计分析显示,“我市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已从1992年的57.0%下降到了2004年的38.0%,2005年又下降了0.4个百分点达到37.6%。说明我市城市生活消费已经实现了从基本小康向比较富裕的转型”。 “逐步富裕的市民,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需要放松一下心情,调整一下心态,旅游消费、田园消费、娱乐消费、健康消费都是居民‘享受生活’的一些方式,实际上统计上我们把它叫做‘闲暇消费’”。 “人们个人行为的选择总是在工作和闲暇之间进行的,通过选择工作时间来增加收入,同时又追求更多的休息娱乐时间,以享受增加的财富和满足身心的发展需要”,据介绍,“2005年我市消费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市民闲暇消费时间逐步增加,闲暇消费支出比重上升,闲暇消费方式更加异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