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在去年交了一份不太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巴氏认为美国“双赤字”必然拖垮美国经济,所以他看跌美元并看空股票。对于高科技产业及网络事业,或新兴国家的股票,巴氏基本上是不碰的。然而去年美元不但没有走弱,相反因美联储升息而走强,加之高科技及新兴国家股票涨幅皆大于标普500指数,故他成绩差也就不足为奇。
此事我觉得关键仍是“时间”,即趋势何时发生?中间会否转变?如美国预算赤字在里根时代很高,但到克林顿时代,经济欣欣向荣,将多年累积的预算赤字弥平。这给了我们两点启示:首先,趋势发生的时间点很难掌握,如过早投入,必须有大本钱;其次有些因素可能转变,此时应密切跟踪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投资方向,不要太“执着”。
巴菲特认为高科技领域变化太快,风险太高,故不适合长期投资。对此我认为:首先,高科技投资确有难度,但不是不可投,问题是怎么投。其次,高科技占未来GDP的比重只会愈来愈高,不能放弃这一块。1994年,我在台湾带领一个二十几个研究员组成的团队,看到台积电、联电、华硕、宏基等初始的高成长,我们聘用有电子工程背景的MBA担任研究员,评估各种技术发展及各公司技术实力等。有两位很优秀的研究员,他们在高科技基金类的投资绩效评比中,不论是五年、三年或一年的项目,都在前4名以内,一般投资者,对他们也非常有信心。
各位可能想,一般的小额投资者可以做什么呢?首先,如上所说,判断及紧跟专业的基金经理人,而且心理上要作长期投资准备。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商店哪种品牌卖得较好,多接触一般科技资讯,或结交一些有专业背景的朋友。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就一直大力倡导,由生活中的经验来协助自己的投资决策。
归根结底,多看他人例子,尤其是大师的投资经验,成功离你就不太远了。(曹幼非 英国保诚集团基金业务大中华区CEO、信诚基金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