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6名在读研究生合开“六味面馆”,尽管经营仅4个多月,就因种种原因陆续抽身退出,但却因此引发了人们对研究生该如何创业的争论———
向来喜欢炒作新闻的成都随时都有可能爆出“新料”:去年年末一度被当地媒体炒得异常火爆的“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就因种种原因,6名研究生陆续抽身退出。
目前,由于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已准备公开转让。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
实际上,“研究生面馆”从一开始,就在当地引起了很多争议。
雄心勃勃要开20家连锁店
自古君子远庖厨。但在四川成都继某高校三位在读硕士开连锅汤餐馆之后,去年12月24日,该市另一所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声称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著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起了“六味面馆”。
据此间媒体报道,这6位研究生股东均是该校2003级在读研究生。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窗姐妹”的一个综合体。
6位在读研究生没有去选择结合专业学科的科技创业,为何单单选择开面馆?
对于人们的疑问,当时他们的一致回答是,由于这是他们读研究生的第二年,课程不多,更多的想法是进行社会实践,于是不约而同选择了创业。而“开面馆本小、利薄、消费量大,最适合初次创业的人!”
他们还称,开业前两个月,6个人曾分头到成都大街小巷的面店去“明察暗访”,两个月下来,先后跑了几百家面馆,吃了一千多碗面。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成都的快餐吃得最多的还是面条。
由于准备充分,加上当地媒体的提前介入,“研究生面馆”开业当日生意火爆,仅中午时分就进账1200多元,晚上又卖出400多碗面。
财源滚滚也让6位研究生兴奋不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6位研究生甚至跃跃欲试,声称要在五年内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一比高下。
6名研究生先后退出
对这6位研究生的雄心,当时就有行内人泼了冷水。
在成都李家沱小区开了5年面馆的陈先生说:“我这个铺子60多个平方米,一个月的营业额才有2万~3万元,房租开销3500元,原材料10000多元,煤和其他一些杂费要5000多元,另加税费两三千元,我都感到压力不小,赚不了多少钱。如果这些在读研究生像他们所说的还要搞什么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那么原材料价格肯定要比普通的高一倍,想赚钱我看玄得很!”
而事实上面馆开业头几天生意十分火爆,但却没有一直持续下去。
今年3月31日,在面馆生意日渐趋于冷淡、并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的情况下,一位年青商人站了出来:“我才是面馆真正的老板!”他承认,所有投资全是他一人出的,6名研究生只持有一定比例的干股。
据这位投资人称,他与其中一名女研究生是朋友关系。有一次,大家谈到做餐饮时都来了兴趣和劲头。6名研究生也称,凭借他们所学知识,搞一家连锁餐饮店挑战洋快餐也许“很有前途”!于是,双方随后商议决定创办集“酸甜苦辣咸鲜”为特殊口味的“六味面馆”,面馆由他全额出资,绝对控股;6名研究生负责面馆日常具体管理,以此占有一定干股。
他又说,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来制造广告轰动效应,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预料。“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个个被学校领导找去谈话,要他们在学业和面馆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退出,要么退学。
很快,面馆开张没几天,6人中就有两人匆匆退出。春节后,剩下的4名研究生基本上就再没有去过面馆。“六味面馆”也就陷入了无人经营管理的状况,这位实际投资50万元的年青老板只好另聘经理。他说:“我理解他们的难处,不可能为此丢了学业!”
争议一直没停
实际上,从“研究生面馆”一开张到陷入艰难维持,在当地就一直处于热议的旋涡之中。
成都人才市场交流部负责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杨庭开认为,学食品的搞食品,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成功率比一般人要高。
但他也忠告在校学生,应当以学业为主,如果只顾创业荒废了学业,那创业的代价就太大了。
成都佳灵电气制造公司总裁吴加林说,在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市场又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开面馆、博士生卖肉都是一种必然现象,至于这样的选择究竟能不能做好,最终还是风险自担并由市场说了算,没有必要对此大惊小怪或加以什么指责。
但也有人不这样看。四川省教育厅高校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研究生开面馆实际上是一种参与社会实践的创业“错位”,其思想根源是受当前教育和社会过于追求功利的影响。
他说,研究生教育完全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精英教育”,所培养的方向和目标都十分明确。另外,这6位同学都还属于在读研究生,所学课程本身就比较紧张,指望“鱼和熊掌”兼得不太切合实际。
他希望在读研究生务必抗拒外界诱惑和社会浮躁的影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所接受的“精英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即使是创业,也要守住符合“精英教育”方向和目的这个“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