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是人的第二张脸,是整体形象的焦点,是衡量品位的标尺,是成功人士的标准。也是创富事业的出发点。
“擦鞋仔”,这是广东人对善于溜须拍马之人的称呼,可见人们对“擦鞋”这个行业的蔑视。但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行业,在四川小伙儿陈伟的手里变成了一项拥有上百家加盟连锁店,注册资金逾300万的产业变成了一种美鞋文化。 灵感激发,小伙儿突发擦鞋梦
采访之前,记者来到了广州伟帮美鞋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6月份在环市东路新开的第四代旗舰店。宽敞明亮的店面,亲切有礼的店员,还有专业干洗鞋、修鞋的机器,都让记者耳目一新。一杯清水,一份报纸,没有了街边擦鞋的尴尬和仓促。谈起发家史,年轻的陈伟腼腆地笑了笑,说自己没有干这行以前干过很多事,化妆品、医药、房地产、家电都干过,但踏入这行完全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2002年6月的一天,他坐在登峰街路边的一个擦鞋摊擦鞋,当时天很热,又有风,灰尘满地。突然城管来了,擦鞋的人拿着东西就跑了,一只鞋子也被带跑了,就连执法的城管人员见到这种情况也忍俊不禁。这样尴尬的事情让陈伟一个大胆的想法跳了出来:擦鞋本来是要面子的事,结果却让人丢面子,为什么不能让人舒服体面地享受擦鞋呢?随后陈伟进行了深入的行业思考和分析:为什么人们要擦鞋?因为鞋是关乎形象的重要方面,擦鞋就是为了美观。街边的擦鞋档屡屡遭到城管的查处,但是为何越赶擦鞋仔反而越来越多呢?就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既然衣服可以干洗,家电可以维修,为什么鞋子就不能干洗,不能维修,不能有售后服务呢?基于这样的考虑,陈伟萌生了开一间擦鞋店的念头。
劳筋饿肤,艰难创业第一步
要让理想成为现实是需要付诸大量实践的。陈伟做了很多市场调查。他观察到,在广州登峰宾馆附近有29个修鞋档,每个修鞋档每天都有80到150元不等的生意,按平均一天100块钱算,29个档就是2900多块钱,而广州像这样的城中村就有146个,一年差不多有一个亿的资金就这样悄悄地消费掉了,而且还没算修鞋的费用,一个人一年的修鞋费就要40—100元不等。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陈伟感到了这个巨大市场的巨大潜力,他立即奋战写出了长达五六十页的《美鞋行业可行性报告》,并天天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鸡里物色投资伙伴。可是没有店面,没有盈利,没有任何成效,陈伟只能被人当作骗子。
事情终于在一个月以后有了一点转机。当时,陈伟一位当模特的朋友在听了他一番“做别人想不到的事”的豪言壮语后,动心了。在陈伟的极力说服下,这个女模特初步答应投资10万元让他开店。可这毕竟是一项无人尝试过的经营,女模特始终担心投资的风险性,第二天,她通知陈伟,只能是陈伟出2万,她出8万,不能光她一人投资,如果陈伟拿不出钱就不跟他合作了。为了不错失良机,万般无奈的陈伟只得向女朋友开口借钱,他知道女朋友仅有的2万多元是用来供弟弟读大学的,如果失败了,女朋友弟弟上大学的费用可就没有着落了。陈伟感慨地对记者说,他非常感谢女朋友对自己的支持,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还是把钱借给了他。这种莫大的支持让陈伟有了奋斗下去的动力。他每天早上5点多就出去四处寻找合适的店铺,最后在淘金路找到了一家转让费2万,租金每月4000的店子,陈伟兴奋地交了500元定金,准备第二天签约。不料这次上天给陈伟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答应投资的女模特突然失踪了!这意味着开店的钱没有了,店开不成了。眼看着就要实现的理想转眼间成了幻影,陈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
正当别人以为一切都结束了的时候,陈伟却重新振作了起来。他下定决心:自己的理想绝不能轻言放弃,一次失败不能也不足以让自己打退堂鼓!经过十几天的筹备,2002年9月24日,陈伟用从女朋友那里借来的2万元钱,在惠州大厦四楼开了他的第一家擦鞋店———“非靓”美鞋俱乐部,一家仅有8椅8凳、没有修鞋机器的擦鞋店。
出奇招,今天您擦鞋了吗?
开业之初,为了吸引顾客,每天早上陈伟都会带着员工在惠州大厦楼下精神抖擞的喊口号:“今天您擦鞋了吗……”以招揽客人,但这种举动一度被人看作是疯子、神经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伟的做法慢慢地为大家所认同,直至有其他企业前来围观学习。最初,鞋店还打着“持纸巾,免费擦鞋一次”的口号招揽顾客,但很多人根本不敢接纸巾,害怕受骗
上当,故而收效甚微。怎么让客人走进店子里呢?这个问题陈伟再次苦恼起来。一次拳击赛使他茅塞顿开:“拳击赛每次休息时,都会有小姐举牌表明第几回合,为什么我不可以这么做呢?”于是,陈伟成了广州商家“举牌”的第一人。90-100米开外的人都能看到他的“特色擦鞋”的牌子。
开业的第一天陈伟带领他的员工卖出了二十三张贵宾卡,赚了460元,晚上他们高兴的抱成一团,激动地大喊:“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由于陈伟每天带着员工喊口号,又举牌招揽顾客,如此奇特而又新鲜的举动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开业半个月后,广东珠江电视台《相聚珠江》栏目就对“非靓”做了报道。聪明的陈伟趁热打铁,借助媒体的宣传,寻找加盟商开连锁店。在“非靓”开业后的两个月,陈伟用3万元终于在登峰路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连锁店,这也是他的第一家街铺。从此以后,“非靓”走上了连锁经营的道路,随着擦鞋生意越做越红火,加盟费也从起初的8800元一路飙升到如今的38800元。
苦尽甘来,为投资者做投资
资金对陈伟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开业以后,他的资金只剩下300多元,在给一个员工过完生日后,身上甚至只剩下130块。怎么办呢?员工要吃要喝要工资,1个月下来少说也得1万元,没钱可不行啊。唯一的办法就是借钱,很长一段时间,借钱成了支撑“非靓”生存的重要工作。陈伟笑着告诉记者,每天他都在一张纸上列出借钱人的名单,然后按顺序挨个打电话借钱,最后还是一位姓朱的朋友借给他5000元解了燃眉之急。随着客人提出了修鞋的要求,陈伟又四处向人借钱买修鞋的机器,他直接找到一个朋友,开门见山地问:“你能借我钱吗?这个行业是很赚钱的,你借我钱买机器,到时赚了大家分成。”第一台修鞋机就这样“借”来了。
说起“伟帮”,陈伟颇感自豪。最初他鼓励别人加盟“伟帮”美鞋业时,打的是“为创业者做投资”的口号;现在,则打着“为投资者做投资”的口号。“非靓”擦鞋店也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了,并且发展得很迅速。陈伟告诉记者:“以前发展加盟店,急着要钱,就没有考虑到老板的素质。”很多老板一加盟就想赚钱,赔钱就找公司的麻烦,也不顾合约上的规定“特许加盟,自负盈亏”。为了保证“伟帮”的品牌,公司还强行关闭了5家素质低下的加盟店。有了这些经验,在发展第四代连锁店的时候,“伟帮”对加盟的老板要求就严格得多了:不光考核申请加盟人的资金能力,还考核加盟人的素质。
文化经营,将行业推向世界
陈伟说他要改变行业的命运,把擦鞋从一个卑微的、被人看不起的行业提高到比现在还要高的地位。“现在我们收银、干洗、修鞋都是用电脑和机器,员工的素质也提高了很多,店员基本上是高中文化水平,不少店长还是本科生呢。”陈伟还略带自豪的说,300多平米的总部就有100多平米专门用来培训员工,每次培训都要7—15天左右。“我们有一栋四层楼的宿舍,培训的人多时,整栋宿舍楼住的员工能有100到200个。”
目前,“伟帮”负责专职培训的讲师有3个,循环授课的讲师有4个,而陈伟本人偶尔也客串培训。从理论到实践,从鞋的皮革到鞋底,从品牌认识到企业文化,“伟帮”都一一对员工做了细致认真的培训。现在,伟帮公司的注册资本已经从当初的区区50万壮大到301万元了,但陈伟显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他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据陈伟本人介绍,现在他已经就加盟的问题在和香港方面谈了,准备要从香港、澳门走向东南亚,再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