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产业是以唱片的发行和销售为盈利核心的,HMV巨塔倾覆的背后是整个产业模式的土崩瓦解 日前,曾是英国老牌唱片零售商、全球最大的娱乐制品销售连锁企业HMV宣布,因为无力引资,公司已经进入申请破产保护。私募基金Hilco虽已确认要买下HMV在英国的所有债务,但仍难掩实体唱片店的产业尴尬,盈利模式变革压力重重。 数字挤压 HMV Group曾是英国当地领先的电子游戏、音乐以及视频零售集团之一。其有92年的历史,辉煌时在世界各地开办了275家分店。HMV早年在中国香港地区的6家分店,成为国内乐迷们的朝圣之地,不少娱乐圈的大明星们也是HMV的常客。
![HMV破产:唱片实体店穷途末路](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0203850997296.jpeg)
然而,唱片业从传统到数字音乐的产业变革,冲击了包括下游零售商HMV、DVD公司,以及环球音乐、索尼音乐等唱片发行巨头。 2012年,连年亏损的索尼以22亿美元收购境遇更加悲惨的百代,曾是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百代唱片(EMI)被拆分;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因为租金越来越高,HMV也结束了在香港中环的经营,尖沙咀的店面从三层楼缩水到一层楼。 2013年,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实体音乐产品销售商——HMV的倒台,让各大唱片公司面临着唇亡齿寒的尴尬。 据了解,HMV这次困境来源于由来已久的资金链问题,该公司曾要求得到4000万英镑的融资渡过难关。人们将目光纷纷投向上游唱片公司——环球音乐,环球买下了百代音乐的唱片部,而百代则是HMV的持股人之一,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环球音乐理应再次扛下担子。 然而,最终环球并没能解HMV的燃眉之急。事实上,环球音乐和索尼为购买百代音乐集团各自花费数十亿的巨款,唱片公司亏损严重,已经捉襟见肘,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根本没有余粮接济销售商。 上游不稳 面临音乐的数字化大潮,HMV曾想过自救,并试图尝试拓宽产品品类:不仅卖唱片,还兼卖书、电子游戏、蓝光碟、DVD,甚至是服装。HMV方面曾经表示,游戏业务是保证其总业绩增长中的关键部分。然而截至破产,本就雪上加霜的游戏板块也未能救HMV脱离苦海。 在传统音乐产业中,是以唱片的发行和销售为盈利核心的。而上游产业模式和价值链没有根本变化,下游销售端的路只能越走越窄。HMV巨塔倾覆的背后是整个产业模式的土崩瓦解,唱片店的根基在于人们愿意付费购买音乐,HMV从生产留声机,及发行黑胶音乐唱片,到唱片零售。从留声机到CD机,播放音乐的载体变化并没有给唱片业带来实质冲击。直到20世纪90年代数字音乐出现,2003年iTunes上线,HMV逐步陷入经营困境,先后关闭德国所有门店,美国、日本门店纷纷关张,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分公司整体出售。 有数字显示,美国数字音乐专辑销售量达1.18亿张,同比增加了14%,而实体音乐专辑的销售量则下降了12.8%。HMV的破产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产业变革:线上销售逐步取代线下销售,数字音乐逐步取代唱片,单曲逐步取代专辑。顺势而为的苹果,通过iTunes的经营平台,推动了终端硬件(iPod、iPhone、iPad)的销售。值得注意的是,除了HMV遭遇困境,TowerRecords和VirginMegastore等唱片连锁企业早已轮番倒闭或关门。 “由于目前超过7成的音乐及电影都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令HMV业务大受打击,如果不改变经营模式,难有前景。”中心书城音乐时空经理皮全红表示,“目前数字出版、网络下载对实体店的影响非常大,顾客消费习惯的改变,让实体店尤其是唱片市场趋于萎缩,现正处于音乐大变革时期,谁抓住了机遇并改变自己谁就能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