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和尊严的选择:一把钥匙引发的血案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所有知名外企都在疯狂转发一封来自EMC(全球最大的网络信息存储商)北京总部的电子邮件: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和他的高级女秘书因工作琐事发生激烈争吵,导致后者被迫离职。这起本该在企业内部消化的事件,却因牵起“老外和中国员工的文化对抗”的敏感话题,数天之内成为各大外企员工和网络舆论谈论的热点。

事件回放:

    

4月7日晚上,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数小时后,陆纯初还是难抑怒火,于是在凌晨1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这封电子邮件最终成为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陆纯初在这封用英文写就的邮件中说,“瑞贝卡,星期二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不要想当然!结果今天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我要取的东西都还在办公室里。问题在于你自以为是地认为我随身带了钥匙。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要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

  

面对大中华区总裁的责备,一个小秘书应该怎样应对呢?一位曾在GE和甲骨文服务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同样用英文写一封回信,解释当天的原委并接受总裁的要求,语气注意要温婉有礼,坦承自己的错误并道歉。

  

出乎很多职业人的预料,瑞贝卡的做法大相径庭,并最终为她在网络上赢得了“史上最牛女秘书”的称号。两天后,她在邮件中回复说,“首先,我做这件事是完全正确的,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上考虑的,北京这里不是没有丢过东西,如果一旦丢了东西,我无法承担这个责任。其次,你有钥匙,你自己忘了带,还要说别人不对。造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都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转移到别人的身上。第三,你无权干涉和控制我的私人时间,我一天就8小时工作时间,请你记住中午和晚上下班的时间都是我的私人时间。第四,从到EMC的第一天到现在为止,我工作尽职尽责,也加过很多次的班,我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如果你们要求我加班是为了工作以外的事情,我无法做到。第五,虽然咱们是上下级的关系,也请你注重一下你说话的语气,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礼貌问题。第六,我要在这强调一下,我并没有猜想或者假定什么,因为我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本来,这封咄咄逼人的回信已经够令人吃惊了,但是瑞贝卡选择了更加过火的做法。她回信的对象选择了EMC中国各分部。这样一来,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封邮件。

   

从陆纯初发信到瑞贝卡回信中间间隔了两天。这封“女秘书PK老板”的火爆邮件就被她的同事在全国外企中广泛转发。事后不久媒体盛传陆纯初被闪电解职,据说与“秘书门”事件不无干系。

事件反思:

   

1.人才生态圈的巨大力量

人们发现,除了邮件本身的火药味以外,邮件的传播途径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近一周内,该邮件被数千外企白领接收和转发,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收到过邮件,很多人还在邮件上留下诸如“真牛”、“解气”、“骂得好”、“真的假的”之类的点评。其中流传最广的版本居然署名达1000多个,而这只是无数转发邮件中的一个而已。那么,这封邮件是在怎样的一个社交圈和人脉网中流动的呢?张先生就职于GE北京总部,“我收到邮件比较早,当时就转给了成都和上海的大学同学,结果后来又从南京同学那里收回来了”。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理清邮件传播的拓展结构,也无法判断是哪些人最早给出“史上最牛女秘书”的称号,但是从邮件的转发过程中可以看出,邮件先后转发到了微软、惠普、三星、摩托罗拉、西门子等大名鼎鼎的外企。    就邮件中出现的细节推断,校友关系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精英阶层的一个显著而稳固的人脉结构。“事实上,外企中间一直存在一个外企人才生态圈,这个圈子主要是同学靠同学、同事靠前同事等等,这也是这封邮件得以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不光是外企,很多民营企业都通过毕业学校、培训、人员流动等都有自己的生态圈,以博客、邮件、出差相聚、沙龙等方式维持着信息、友情等生态圈体。一旦企业某些做法伤害某些人,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和心灵,往往这些人会以不同形式排遣宣泄自己的情绪和看法,这手段往往都是双刃剑,没有胜利者可言。

 

2.HR在企业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其工作的失误对企业可能是致命的。

在公众印象中,秘书对上司应该是服服帖帖的顺从关系,类似于军队当中的副官。老板或者军队的统帅往往最担心身边的人造反或缺少忠诚度,所以对身边的人员选择上往往十分谨慎精细,这有时导致了高层领导最贴身的人素质不高,但忠诚度可嘉。

作为在现代企业中承担企业员工的选则和考核的主要部门HR,在秘书门事件出现后应该彻底的进行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这种事情?企业的原因和领导原因以及当事人情商的原因应该各占多少比例?每个原因HR部门都有义务去分析和挖掘,以期找到解决之道。其重点应该分析总结的是究竟应该选择一个什么的人才更适合作秘书?在情商和智商的选择上,员工人格和个性的评估上,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和调整?

选择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情,而不是最有个性、学历最高或者是最聪明的人。

3.中外文化有冲突吗

    

陆纯初是新加坡人。拥有新加坡大学工商管理学位,是名资深的IT专业人士,曾出任IBM、西门子等知名国际企业的高管。在赴EMC履新之前,他曾担任甲骨文大中华区总裁。在外企的文化里,出于礼貌,中方职员在回复上司的英文邮件时,一般也应选择英文。因为交锋发生在外方老板和中国职员之间,老板的信是英文而秘书回信是中文,事件很快被有些人上升为“两种文化的故意对抗”的高度,女秘书似乎成了反抗外企强权的民族英雄———其实这事情跟民族主义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封公开信的火爆及其火爆的转发,是公司意识形态压抑下的职员集体对老板霸权的一次精神反抗。正如有专家点评的那样:每个人在转发这个邮件的时候,说不定都在幻想着有一天可以骂自己的老板。

目前,EMC内部对此事噤若寒蝉,一些参与转发邮件的员工挨个儿被人事部门找去谈话,据说有的已感前途渺茫萌生去意。一个小小的邮件引发诸多纷争和无刃之战,可能出乎所有当事人的预料,其中也包括瑞贝卡小姐。

其实在中国几十年的开放经济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市场地位的日益重要以及外企人才任用、管理思维本地化的变革中,中国人的白领已经逐渐适应了外企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甚至很多白领的生活习惯受外国高管、企业文化以及海归派的影响以及西化,对刀叉奶油三明治的熟悉程度决不逊色于筷子猪肉炖粉条。所以说这件事情发生在美资企业、新加坡管理者身上,但就中国人对美国文化和科技的认同,对主要华裔成员组成的国家新加坡的亲近感而言,说文化对抗就绝对牵强附会。

4..不容忽视的白领压力之下的郁闷。

   

之所以谈不上中外文化的对抗,但为何能在网上迅速流传,并称大快人心呢?就其原因无外乎就是三点:一是员工的忠诚度底,面对企业的严格管理系统操作,能表现出告素质人群特有的适应能力,但对企业的经营文化、晋升机制、未来远景等等缺乏深度认同,(因为对西方生活人文的认可不代表认同企业的文化,二者是有区别的。)这导致员工会在面临工作失误的警告和惩戒的时候,往往以一种受伤者的心态来看待高层和企业,情商低下者可能有愤激行为和语言出现也不足为怪了。二是员工面对外企规范严格的制度约束和对工作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以及外企残酷的考核晋升淘汰制度,产生工作细分之下的单调、郁闷、乏味、同时又面临压力的的情绪是真正常的。原因之三是外企的管理文化并不象我们想像的那样温文尔雅,充满人性化的氛围。更多的是命令和“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管理氛围,甚至是指标没有达成或者工作失误后上级的谩骂和人格攻击,高薪下白领往往选择默默承受和逆来顺受,但一旦这种情绪积累到足以被激发的程度,演变的就是平素看来不可理喻的做法和行为。为了生存,职员无奈地顺从着霸道的公司规则,公司犬儒人格中隐藏着的是集体性的郁闷,人们的心态也是很不健康的———这种情况下,当有一个女秘书敢和自己的上司大声叫板挑战职场规则时,人们的郁闷也找到了发泄的渠道。一个企业内部事件,也就迅速成为一场审判职场规则的集体狂欢。

5..谁是胜利者:职位和尊严的选择?

   

尽管网络舆论认为瑞贝卡“有骨气”,但外企人力资源部的管理层却并不买账。邮件被转发出EMC后不久,陆纯初就更换了秘书,瑞贝卡也离开了公司。     昨天早上,记者刚在电话中表明身份,瑞贝卡就明白了,“这事儿闹得太厉害,我已经找不到工作了”。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显得十分谨慎。显然,这件事给瑞贝卡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一些阻力和障碍,后续演变的后果除了让她成为备受关注的“名人”之外,她个人能否从中收益还很难说,可以说前景不容乐观。从这点来讲,这件事情就无法定位瑞贝卡为“反抗外企强权的民族英雄”,因为那么多爱国的企业家都或保持沉默或明确表示不赞同。

   

当然每个外企受历史渊源的不同可能文化和管理风格具有自身的特色,适应不同文化的管理方式应该是进入外企的中国人的必修课,“总之无论在哪里,都甭想和老板争论”。因为老板可以用损失金钱来买单,而职业人却可能需要用人生的波折和青春来买单,所以说适应最重要。对职场来讲,只对国家和民族有尊严可谈,对个人而言好像都是虚无的东西,二者往往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无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公司正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存的核心。不仅是消费品来自公司,生活区被公司高楼包围,文化被公司操纵,欲望被公司左右,最重要的是,你得从公司获得养家糊口所需的MONEY———为了生存,你的肉体和精神不得不臣服于公司意志。这种依赖结构塑造出一种公司绝对支配其职员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作为一个雇员,你没有多少尊严,你必须受老板的支配,否则就“滚蛋”。

  

这种操纵如今已越来越霸道。比如,有的公司规定有权定期查看雇员的电子邮件、MSN的聊天记录等并以此作为惩罚雇员的依据;有的公司还规定了雇员什么时间才可以去洗手间……许多“成功职员”总结出的职场规则通过畅销书广为流行:在公司里,规则由老板定,你只能做一个听话的职员;面对老板的指责,不能有任何借口,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绝不能和老板争论。这一切都已经成为“显规则”,内化到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中。批评家江熙在《公司论》中曾这样写道:我们的时代发明了一个多么优美的名词———管理,实际上这常常只是公司统治的一种美化形式;同样,公司文化也往往成为虚假的名词。

 

6.遵守职场的潜规则,出格者必受伤。

这样的事情在职场上屡见不鲜:打工的认为自己忠心耿耿、尽职尽责、饱尝委屈,可老板又觉得员工不忠不义。为什么工作变成了一件很伤心的事情?为什么人人都觉得自己成了受害者。

   

在我们看来,这件事情上,公司、老板、女秘书都是失败者:EMC成了外企、跨国公司的管理失败的典型;陆纯初在高级经理人圈子内声誉大受影响;对瑞贝卡来说,对她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更是负面大于正面。

   

这样一件没有胜利者的事件却越传越广、备受关注,原因很简单,现在职业人士大多都有“受害者心态”:“工作不开心,上司没本事,同事好嫉妒,下属不听话……”每个人都会联想起自己遇到的委屈,自然就会觉得女秘书的做法是为众多“受害者”出了口恶气。

我们理性地分析这些案例,你就不得不承认,所有当事人都犯了一个共同的、简单的错误:他们都只是从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愿望出发,并且认为别人应该跟自己的想法一致,结果当然不可能,所以人人就觉得不平衡,要么郁闷,要么生气,要么就恼羞成怒。比如,老板和女秘书的邮件内容针锋相对,但其中的内涵几乎一样:“我以为……你应该。”几乎所有职场冲突都源自这个句式。陆纯初觉得:我以为你应该等我,结果你没等,让我进不去办公室的门,你应该知道我的规则:秘书要等老板确定没事以后才能离开……而瑞贝卡却觉得:我以为你应该明白,我只是在工作时间为你工作,其他时间是我自己的。这就是两个人对于秘书该如何使用工作时间的“规则”理解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像这样的冲突在职场上屡见不鲜。

  

谁不理解职场上的真规则,谁就会变成“受害者”。理解不同没什么可怕,因为人和人的想法是永远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足够的“值得”的回报。这种投入与回报其实就是利益的交易。但人和人的利益要求是不相同的,就会有差异、矛盾、冲突。这个时候,如果你不打算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很可能变成“受害者”。这就是职场中明明白白的真规则,而不是隐藏在人情、面子、漂亮话下的潜规则,一旦有人破坏了这个规则,势必出现问题。

    

在这场较量中,老板和女秘书双方谁也没有遵守这个规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规则是由老板来制定的,问题在于,首先,这些规则是否提前跟秘书讲明白,如果她清楚但是没有做到,那么是秘书的失职。其次,这些规则,秘书是否同意并且愿意照着遵守呢?

  

女秘书的行为其实也破坏了职场规则:任何公司都会对于“群发邮件”有规定,因为沟通是讲权限的。她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扩大了邮件的发送范围,这也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当双方都摆脱不了“受害者心态”时,就根本无法站在客观理性的立场上处理问题,这种心态势必会使当事人的职业生涯受到真正的伤害。

  

工作就是生意,想摆脱受害者心态,就得学会经营。老板为你提供平台、资源、设备、资金、训练、指导;老板对你要求具体的工作标准,在企业里面叫做“绩效指标”;你为老板提供时间、精力等等,目的是达成工作的结果,也称“完成绩效”;老板在为你完成的绩效支付工资、奖金,还要为你未来的业绩预期支付股票期权、再培训、加薪……

  

如果你的工作结果达不到老板的期望或者是你们事先的约定,你觉得继续照拿工资,是不是一件有点害臊的事情呢?这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我得到利益,必须要用足够的付出作为交换,否则就不平衡了。

  

这就是生意人的思维———付出和回报。

  

因此,在职场中,双方的心态都要摆正。员工别把老板想成“黄世仁”,老板别把员工看成羔羊。既然人和人的期望不同,对对方的期望应该理性一点。承认职场是个生意场,大家都是生意伙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利益期望,要按照共同认同的规则来交易。如果不认同规则,就交易不成。老板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员工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换取报酬。打工,是在做生意,员工觉得可行,老板觉得值,平衡了,才能成交了。如果期望不同,成交不论,好说好散,大家按照规矩办,为什么一定要把事做绝呢?

  

生意关系是平等、自愿、平衡的,不能强买强卖,坑蒙拐骗,也没必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或者期盼着不切实际的奇迹出现。

 职位和尊严的选择:一把钥匙引发的血案
  

好的管理者,每天都心态平和,都觉得投资回报合理,当员工和老板都具有这样的职业心态时,就完全不会感觉受伤害了,你的职业生涯才会和谐成功。

冯启,职业经理人,知名培训讲师,aihuau(爱华网)专栏作家,《销售与市场》专栏作家以及编辑部特约顾问,曾在百事、完达山等知名企业任职。现任某中外合资企业营销总监,并兼任多家企业营销顾问,对营销渠道的设置、驻外机构的组建和管理、经销商的管理、表单体系的建立和核检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研究,并具有很丰富的培训经验。电话:13895729906,E-mail:[email protected]@163.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6374.html

更多阅读

城市设计:现代主义、传统、绿色和系统的观点

【中文书名】《城市设计:现代主义、传统、绿色和系统的观点》【原著名称】City Design:Modernist, Traditional, Green andSystems Perspectives【原著出版者】Routledge【原著作者】Jonathan Barnett【ISBN】978-7-121-24324-0

『时畔听暖』听陈瑞的歌:鱼和水的故事_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我不是鱼,你也不是水。你能看见我寂寞的眼泪吗?----鱼水情深:《鱼和水的故事》我喜欢在博客经常变换着听歌,在我的收藏夹里收藏着很多好听的歌曲

分享视频:梦之旅_我和我的祖国 卡拉OK伴奏 晋剧卡拉ok伴奏

《我和我的祖国》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而作为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我的祖国和我”是大海与浪花之间的关系。前者是

职业尊严赢得生命价值: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师尊严的赢得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杂文家吴非《不跪着教书》,呼唤着师道尊严的回归。  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大体有三层含义:一是老师“道尊”,老师集

声明:《职位和尊严的选择:一把钥匙引发的血案》为网友森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