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b集团收购苏泊尔 历数SEB‘品牌绞杀‘策略 6企业抵制苏泊尔并购
本报北京8月29日电(记者郭永刚)“我们请求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此次并购行为的严重后果,尽快、果断叫停此并购行为。”8月28日晚,爱仕达、双喜、顺发等6家企业在北京联合签署紧急声明,反对法国SEB集团绝对控股中国炊具行业老大苏泊尔。 苏泊尔公司负责信息披露的相关负责人今晚致电记者说,协会应该代表大多数企业的意见,而炊具行业的企业可能有上万家。6家企业的声明不能代表协会的意思。 这位负责人说,对一起并购案有反对意见很正常,但苏泊尔对个别企业撇开行业协会联合其他企业的做法不能认同。 据了解,包括苏泊尔在内,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烹饪炊具分会共有8家副理事长单位。签署紧急声明的6家企业,均是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市场人士分析,这意味着苏泊尔并购案几乎遭到了全行业集体反对。 爱仕达副总裁陈美荣今天下午告诉记者,他将于今晚代表6家企业将紧急联合声明传真给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 “法国SEB集团成功获得苏泊尔的绝对控股权后,必然垄断中国相关产品市场。”双喜炊具销售总经理马德桃说,6家企业一致认为,法国SEB公司会利用资金优势,将打破目前良性竞争格局,导致以价格战、广告战等为先导的恶性竞争。而这势必会导致诸多国内相关企业破产倒闭,行业内数十万员工失业。 双喜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最近几年通过股改,重新走上了品牌振兴之路。一旦法国SEB公司真像马德桃预测的那样,双喜多年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国家统计局下属单位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去年发布的消费品压力锅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苏泊尔压力锅市场占有率为20.87%,双喜21.59%,爱仕达15.74%;不粘锅苏泊尔20.87%,爱仕达10.26%。 业内人士分析,无论SEB和哪家企业合作,都将导致目前国内竞争格局失衡。“不用打着什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幌子搞这种垄断式并购,我们的行业技术水平绝不比国外差。”广东顺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俊雄把法国SEB并购苏泊尔行为定义为先垄断后抽血。
在昨晚的联合声明中,6家企业对法国SEB并购苏泊尔后垄断市场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示极度关注的背后,更是对自身将来能否存活下来的忧虑。 “如果此次并购不出意外,炊具行业的格局3年内必将改变。”马德桃此前曾在可口可乐供职,他对跨国公司的品牌绞杀策略深有体会。 马德桃分析称,在并购之初,外方先充分掌控被并购品牌的渠道等优势资源,嫁接自己品牌,之后就会雪藏国内品牌,利用国际品牌的溢价能力,通过品牌错位,实现从高端市场到低端市场的上下通吃。通过垄断并购、品牌绞杀,外资用钱把国内企业固化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打工者角色上。 据了解,SEB是在炊具和小家电业务领域知名的一家国际性公司。SEB擅长通过各国优秀品牌来实现其国际上的战略扩张,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先后收购了意大利的拉歌诗蒂娜、美国的奥克兰,在2006年6月又收购了美国3个炊具品牌。 SEB曾于1996年收购国营上海红星电熨斗厂60%的股份,并于1999年很快吞并了其100%的股份,成为一家独资公司。“那次收购后很短一段时间内,红星品牌就在市场上消失了。”爱仕达副总裁陈美荣说。 曾在日本生活多年的陈美荣说,从前富士丸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炊具品牌,自被SEB收购后,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富士丸就迅速走出了日本消费者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SEB的自有品牌“TEFAL”。
更多阅读
爽!震撼!大连远东集团收购全球最大的一个钻头厂 远东电缆
大连远东集团收购全球最大的一个钻头厂美国的格林菲尔德公司和他所下属的所以品牌和所有的资产齐树民是大连远东集团的负责人,他一大早就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因为今天对于他来说是个好日子。 记者:“你签的是什么字?” 大连远东集
苏泊尔被法国收购 法国SEB收购苏泊尔获批
丁磊 10月20日,苏泊尔(17.17,-0.78,-4.35%)(002032.SZ)公告称,证监会正式批准法国SEB公司收购苏泊尔20%一事。SEB出资34.64亿元,目前已控股苏泊尔71.31%。 收购完成之后,苏泊尔基本已经抹掉了创始人苏氏家族的痕迹,二股东苏
海尔并购三洋财务风险 海尔并购三洋引发全球白电创新中心东进
海尔并购三洋白电产业的消息还在市场上持续发酵。 作为中国家电业近5年来最大规模、最出乎意料的一次跨国并购海外主流品牌,此次海尔对三洋白电业务的并购,并非简单地购买生产制造设备等固定资产,还涉及对完整的白电技术研发
外资并购内资企业 知名浙商宗庆后与鲁冠球两种态度看外资并购
全球五百强电器巨头施耐德公司收购温州企业德力西事件、法国家电制造商SEB集团收购苏泊尔事件、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并购徐州工程机械集团事件……外资相继并购中国企业,引来广泛争议。对此,正在北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浙江团的
2015海外并购失败案例 格林柯尔并购科龙的管理败局
企业并购盛宴,吃下被兼并方之后如何消化?原科龙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彭玉冰还原格林柯尔并购科龙过程中的管理败局,后人当引以为鉴。 在金融危机中,被拖得身心疲惫的欧美企业似乎一下子成了中国企业家的标的物。资金实力加上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