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很有趣,文章的题目叫作《博客圈?呼啦圈?》。记者用稍嫌稚嫩的华尔街体写到:据说,美国有6000万人在写博客,一项调查显示,中国50%的白领也都开了“博”……但几百,数千元的回报,根本不足以形成普遍的激励机制。
迄今为止的确没有博客网站宣布赢利,事实上对博客在概念上的认定,也没有形成统一。但有一个趋势是十分明显的,博客圈并不是呼啦圈,博客是社会趋向个性化和个人化的一种体现,它并不是没有价值,或者说是没有赢利价值,博客的问题在于,我们还没有找到博客的赢利方向。
最早博客被认为是一种私人日志,但这种概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有几点否定了博客作为私人日志的存在。一是博客所具有的传播性,除非你在msn space上设定私密性,否则,你就很难保证你的博客不被传播。现在的博客和以前的个人网页有着很大的不同,个人网页基本属于信息孤岛,你不做推广就很难有人知道,而现在的博客却是基于一个博客网站而存在的,新浪、博客中国都是具有很大流量的网站,只要你置身其间,自然而然就大大增加了被阅读的可能,而如果又“不幸”写了几篇文字优美或者是热点的文章,或者再来几张辣图,被网站编辑放置在了首页,你不热都不可能。
另外一点,是搜索的发展。在Google和百度或者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通过关键词轻易查找到一篇博客。友情链接这种“弱链接”的方式也对博客圈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点击我的博客的网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我的友情链接看到吴晓波、金错刀、吴阿仑这些财经作家的博客,这种弱链接的作用是使得博客逐渐脱离了原本私人日志的定位,使之更加社会化与圈子化。
但上面这些所说的仅仅是博客是什么。说实话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难以下肯定判断,但是它的个性化和圈子化的趋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我想继续讨论的是另外一个主题,也就是博客究竟能干什么?它能用来营销吗?它怎么赢利?这似乎是个时髦的话题。
首先我们能肯定一点的是,既然博客是一种大家都能看到的东西,那么,它或多或少就具有媒体的属性,无非这种媒体是更加小众化的。那么,既然博客具有媒体的属性,它能不能用传统纸质媒体的赢利方式――也就是广告――来赢利呢?答案是很困难。即使是徐静蕾这种点击已经排名全球第一的博客,也很难获得太多的广告收入,因为网页本身有其局限性,广告会损害它的阅读感受。并且,从广告本身的意义来说,它也是不符合互联网交流与互动的特性的。靠广告去赢利,是博客最傻的做法,哪怕你是徐静蕾都不行。
那么,博客究竟能做点什么?首先是辅助赢利功能,这也是目前的很多博客正在做的。如果赢利是一件整体的事情,那么,博客就可以作为一种公关宣传的方式。我就曾经拿自己出的新书《逃离外企》做过试验,把自己的博客当作了这本书的一个宣传基地,并且,朋友的博客上也帮我做了一些宣传或者书评。在这些博客文章被不断地点击的时候,百度上“逃离外企”的搜索量甚至一度还超过了“外企”和“外企招聘”这些关键热词,并且,当当网上《逃离外企》的销量也迅速飚升。同样的,二月丫头、徐静蕾也是通过博客大力度地传播了自己的个人品牌,甚至有人现在开始用博客来讨债了,这无疑又是博客营销的功能拓展。博客正是这样一种新兴的品牌传播渠道,在这个渠道,博客主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提升的同时,通过其它的赢利渠道,博客主就能获得利益。
那么,有没有可能直接通过博客获利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现在的博客网站的构建方式必须作出修改。
博客既然具有传播的特性,那么,它就只能是一种“渠道”――无论是作为销售渠道或者传播渠道。在营销组合的4P中――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它至多只能承载渠道和促销的功能,博客如果没有加入产品和价格的元素,它就不具备直接营销的功能。
那么,如何加入产品和价格的元素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和C2C网站融合,或者把博客改造成一个具有C2C或者C2B功能的场所。换句话说,你必须制造出你个人博客的一个(或者是一组,一些系列)产品,或者是把你的博客变成一种产品。
那么,博客究竟能卖什么产品呢?答案是任何C2C网站能卖的东西,博客都能卖。因为C2C网站――类似淘宝或者ebay――的网上小店的店主,他们也可以同时是博客主,博客完全可以从博客写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演变成卖主和买主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这样的融合完全可能产生全新的“情感型营销”(姑且这么说吧,这只是我自己的定义)。一个爱狗的人可以告诉别人他是怎么养狗的,然后他会推荐给你什么样的宠物产品,通过点击,你可以轻松的在他的博客上购买他所出售的产品。作家也是一样,为什么他不能告诉你他写作的过程呢?他是怎么构思的,他是怎么写这本书的,甚至是他一些写作时的花絮,章节段落的碎片等等……然后,他为什么就不能在他的博客上卖书呢?金错刀就已经在他的博客上卖书了,只是他的收入是靠版税的,他的卖书行为更多只能算是推广,钱只能通过版税进入他的腰包,而不是直接获得。但对于互联网来说,这种网站的架构改造不是难事,在不远的将来,博客就能卖任何东西,这点完全取决于博客主是谁,擅长什么,在做什么或者想卖什么。
我们可以依照此思维继续延伸,博客也可以成为C2B网站,成为一个由个人服务于公司的网站,这完全有可能,公司需要把业务外包,只要他们发现博客主能做这些业务,为什么不可以?那么,博客能不能成为B2B的网站呢?我认为也完全可以。现在的博客还仅仅是个人注册的,并没有“群博客”的概念,但是我的朋友中,已经有“媒体男”和“公关女”在一起写博客了,尽管博客网站并不支持这种功能,但是他们还是通过自己的区分,告诉了网友哪些是“媒体男”写的,哪些是“公关女”写的。为什么这种思维不能继续衍生呢?一群咨询公司的顾问们能不能在同一个博客上各自写各自的博客?然后与客户通过博客建立联系,出售他们的智力产品?我相信这肯定是未来博客的发展方向之一。
即使是不卖具体产品的博客,他们依然有可能变成一张“小报”,前提是他们要变得更为专业化。现今的媒体如果说是提供大众产品的话,个人化的博客“媒体”就需要提供更为深入的媒体产品或者个性化产品,而不是像现今的报纸那样千篇一律。美国已经出现了“独立新闻报道”的博客,原因是这个博客的作者“受够了主流媒体的偏颇、无能、片面、独断”。也许未来这些人会越来越多的,他们以写博客为生,又不愿墨守成规。
博客营销的实质,就是个人全球化的表征。当世界已被抹平的时候,知识的障碍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能力已经获得空前的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3.0。空前强大了的个人,使得C与B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样的C,他能做更多以前只有B才能做的事情,并且,他有着B所没有的个人感情、思想和喜好。
这就是博客营销的未来,一种充满着个性方式的生活和生意之道。
本文发表于《首席市场官》杂志7月俞雷专栏,这是一个关于新经济和有趣的营销的专栏。作者系《逃离外企》一书的作者,欢迎与作者一起探讨本文。作者的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13336013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