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写了一篇评论某家公司文化变革的文章,言辞中对它们的著名企业家颇有不恭。不过稍后这件事却有了一个喜剧性的变化,这家公司的公关公司迅速地找到了我,邀请我做它们的“意见领袖”。
我诚惶诚恐地表现了一番“幸福来得太突然”的感慨后,拒绝了这个“意见领袖”的邀请。因为我觉得“领袖”这顶高帽子实在不适合既非经济学家又非咨询专家的我。虽然我一直写独立的商业评论,也有一些“雷丝”表示对我的支持,当然也有不少读者反对我的观点,但我想表达的只是独立的声音。这种声音既不会因为受到“意见领袖”的高帽子的影响,也不会单独取悦于某一群人。
混迹于职场十多年,做过员工,做过领导,也做过老板们的幕后师爷,多重的角色让我能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既小又大的空间。职场是个什么东西?职场是个最有意思的东西,又最不是个东西。
在最近的几年,职场话题的书籍滥如过江之鲫。著名的伪书《没有任何借口》为什么会这么畅销――据说这本书至少销了几百万册,如果不是被查出是伪书的话,恐怕数字更要惊爆――原因就在于它被当作了企业最佳的洗脑书籍。一位老板曾经手捧《与公司共命运》,拍着自己的大腿对我说:“这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我想告诉员工,让他们时刻牢记的啊!好书啊!”这位老板随后就要求自己的员工每人写一篇读后感。然而在这些员工使劲想出效忠之词的不久之后――确切的说,是该发年终奖的时间――同样是这位老板,却再也无法让这些员工共命运了,因为他信誓旦旦承诺的年终奖到了年中都没有发。
其实人都不是傻子,既然不是傻子,那么人首要关心的就是自己,员工抑或老板都不例外。但为什么一群只关心自己的人在一起,却往往也能创造出一些完美的团队呢?
因为,职场其实是个缩小了的名利场,再华美的说辞,也逃不脱名和利两个字。司马迁早就把这些都说的很透彻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名与利,并不完全像我们想像的那么肮脏,它可以是踩在人家的肩膀上获得的,也可以是“和气生财”。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契约关系,它意味着交换,职场的关系也逃脱不了这点。无论是伟大企业文化的感召、“与公司共命运”之类的华美说辞,抑或是誓死效忠公司的员工“读后感”,如果离开名和利的纽带,他们就会立刻暴露出人性本来的真面目。
所以,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才是职场这个话题最关键的一点。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这些枯燥的词语如果离开人本身,将是毫无疑意的名词。这个专栏开设的宗旨也正在于此,我并不会从“大的方面”着手去谈职场,也不会和你谈诸如“绩效发展计划”、“360度绩效测评”、“员工满意度调查”之类的术语。相反的,我会和你谈谈这些东西都是怎么在企业里走过场最后变成废纸的。
事实上我一直都对书本化的职场描写和评论抱持着怀疑的态度。一说到宝洁,就说这是外企的黄埔军校,但我认识的不少人却在里面活得很郁闷;一说到华为,就说狼性文化,中国企业文化的楷模,但偏偏上个班还被人以死相逼地累死了人。真正的职场并不总像字面上说得那么阳光明媚,它里面充满了物欲横流、溜须拍马和职场政治。职场如同一个小社会,有它阳光灿烂的那一面,也有它阴暗的所在。
一个刚出校门的职场素人,也总是会走过类似的职场之路。找工作时的彷徨与无奈,入职时候的幸福憧憬,碰到问题时候的不知如何下手,工作了几年“半新不旧”时候的跳槽还是呆在原地的徘徊,遇到好上司时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或者是遇到坏上司时的压抑,办公室政治的盘根错节,步入职业“中年危机”时的乏安全感,碰到“透明天花板”时的无奈,四十岁时思考的“一切是否可以推倒重来”……职场本身也就是人生的演绎,而我想关注的,就是这段人生中的我们这些人。
专栏不是“意见领袖”――别再拿高帽子吓我――而是一种意见。不过我的这种意见并不完全会像呆伯特一样,把事情夸张到漫画的程度,也不会把职场描写成一个丛林。评论和漫画不同之处在于我并不会把职场的这些事情浓缩或放大,我只想还原职场的本来面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职场也肯定不是丛林,因为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我们除了对生存的基本渴求外,我们还有情感。我们有时候压抑,有时候释放,但并不会仅仅凭借着自己本能的生理反应作出判断。
接下来,我将要和你一起探讨的便是这个乐趣与苦闷同在的公司名利场上的一些是是非非。
本文发表于俞雷 《21世纪经济报道》“职场管理”专栏。作者的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电话13336013078,欢迎与作者一起探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