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战略 以战略统领三四级市场开发



  中国的一二级市场竞争日益惨烈。不仅僧多粥少,而且伴随竞争的加剧,企业成本急剧增加、组织急剧膨胀,原有市场的成长空间已经接近极限,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持续成长的巨大压力,主动或被迫寻找新的战略空间。而三四级市场以广阔的市场空间、众多的市场机会迅速吸引了企业的注意力。这使三四级市场迅速从理论走向实践,为数众多的企业纷纷打起精神,就像席卷美国的西部淘金浪潮一样,义无反顾的奔向由2,000多个县、37,000多个乡镇组成的三四级市场。家电、食品、建材、消费电子、服装等行业的众多企业已经将三四级市场开发付诸实践,而更多行业的企业也在酝酿之中。例如,联想专门推出了2999元的“圆梦”系列家用电脑,企图借助广阔的三四级市场坐稳PC的头把交椅。而宝洁公司更是以9.9元的飘柔洗发水主攻三四级市场,企图凭借凌厉的攻势将竞争对手一举击溃。而家电业更是形成了整个行业的“上山下乡”运动。科龙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专供三四级市场的“康拜恩”这一子品牌,并迅速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突破100万销量。2005年,美的空调誓师进入三四级市场,空调新贵志高空调宣布在三四级市场首期投入1.5 亿元建设千家样板店,长虹空调则专门为三四级市场开发了产品,准备大举进入三四级市场……。

  众多的企业大举进攻三四级市场,除了三四级市场本身逐步成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吸引力的同时,另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考虑。从目前企业进入三四级市场的心态与行为看,主要原因如下:

  1、获取高额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正常生存。而在一二级市场,市场越来越成熟,利润越来越薄。而为了维持市场地位,企业不得不将巨大的资源投入到一二级市场,而在越来越沉重的成本面前,利润越来越薄,这让企业背负沉重的财务压力,举步维艰、进退两难。而三四级市场逐步成熟,消费力巨大。相对一二级市场来说,三四级市场是“淌金流油”之地。很多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弥补一二级市场的利润损失,将触角深入到三四级市场。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的成功也强烈刺激着它们的神经。如,食品行业的华龙方便面、饮料行业的非常可乐、手机行业的波导手机等,都是在三四级市场成长为全国性品牌的。

  2、开辟新的成长空间。一二级市场竞争强度非常大,企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其一是竞争对手的挤压。在一二级市场上,活跃的对手不仅有本土巨头,更有实力超群的跨国大鳄,要想在竞争对手的挤压中生存、发展,难度非常大;其二是终端的挤压。在一二级市场,超级终端成为左右市场的一股强大的力量。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百安居等跨国连锁巨头的进入以及中国本土连锁巨头如国美、苏宁、华联等中国本土巨头的崛起,连锁终端开始逐步主导市场的话语权。在这些终端面前,企业丧失了主动权。而三四级市场逐步成熟,市场空间巨大,且竞争强度要远远比一二级市场低。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三四级市场,显然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新的成长空间。

  3、对抗竞争的选择。很多行业的领导者,都是从一二级市场起家,并且在一二级站稳了脚跟。对它们来说,一二级市场是其生命线。然而,在一二级市场成功并不代表在整个市场都成功。中国还有广阔的三四级市场。更让人关注的是,虽然三四级市场市场秩序混乱,但一旦三四级市场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出现能统一天下的品牌,其对一二级市场竞争对手的威胁将非常大。并且,在三四级市场成长起来的品牌为了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提升品牌形象,向一二级市场进攻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例如,随着华龙方便面在三四级市场的成长与壮大,它开始向一二级市场进发,直接威胁着康师傅、统一在一二级市场的地位。而当年的波导手机也是在站稳了脚跟后逐渐向一二级市场进发,从而成功成长为国产手机的第一品牌的。因此,很多行业领先企业为了对抗竞争对手,甚至是将竞争对手扼杀在三四级市场的“摇篮”中,而不惜耗费巨大进攻三四级市场,其用意正在于此。

  4、市场占位的需要。相对一二级市场竞争惨烈、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而言,三四级市场大部分都还是“无主之地”,处于地方割据、军阀混战的时代。在三四级市场,市场秩序非常混乱,大部分行业都没有出现统一整个三四级市场的霸主,而更多的三四级市场更是一片空白,所有的产品都是自然销售的状态,没有企业梳理、管理市场,更谈不上对市场的深耕细作。很多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投入不多的资源占领空白市场,率先对市场进行管理,结果用很短的时间、很少的资源就建立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对企业来说,通过这种方式的占位,不仅短期内获取利润,而且长期内建立了足可以生存、发展的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场战略 以战略统领三四级市场开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大部分企业并没有从三四级市场获得预想中的回报。更有甚者,很多企业在三四级市场碰的头破血流,最终不得不铩羽而归。很多时候,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进入三四级市场,目前适合企业自身的三四级市场开发的目标是什么,很少从战略层面关注、思考三四级市场的开发问题。因此,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这种盲目乐观、认为只要进入就能获得回报的想法下贸然进入三四级市场。一般说来,这种盲目、浮躁的心态导致了以下几种常见的现象: 

  1、盲目开发,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很多企业看到其他行业,或者本行业的其他企业在三四级市场上的成功之后,感到三四级市场有利可图。于是,就开始召集一部分人马开发三四级市场,也有的企业,觉得行业内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企业都开发三四级市场去了,自己也应该去。于是在这种赶时髦的心态下,根本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没有目标、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配备专门资源,强行命令销售人员开发三四级市场。结果在开发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高层领导思路不清晰、信念不坚定,执行人员没资源、没信心,最终导致三四级市场开发虎头蛇尾、漏洞百出,不得不草草收场。

  2、全面铺开,不顾具体情况。很多企业雄心勃勃,更是制定了三四级市场的开发计划。有些企业宣称,在1年内在全国县级市场建立网络,2年内覆盖中国80%的乡镇市场,完全掌控三四级市场。有的企业更是离谱,制订了1年内成为三四级市场领导品牌的所谓“规划”。然而,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中国的三四级市场成熟度差别很大,发展程度截然不同。例如,广东珠三角的一个镇,例如东莞虎门镇、深圳龙华镇,其经济实力、购买力完全可以相当于中西部的一个地级市。而在中西部,大部分乡镇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开发获得的效益根本无法支撑高昂的成本。因此,对企业来说,将有限的资源分散到如此广阔且发展程度不同的市场上,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同时,不结合企业的现实进行操作,在市场条件不成熟的市场开展开发工作,最后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生硬套用一二级市场的营销模式,不顾三四级市场的独特性。三四级市场有其独特性,在市场发育程度、消费者心理、行为、渠道结构、终端布局等方面与一二级市场差别非常大。因此,在一二级市场成功的经验在三四级市场未必能够适用。这就像美国的先进经验难以在中国现阶段适用一样。然而,很多企业在一二级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多年的摸爬滚打也练就了一套把式,非常顶用。于是,这些企业认为,完全可以将这些“实操的”、“先进的”的操作模式复制到三四级市场推广、使用。然而,令这些企业大惑不解的是,这些成熟的操作模式来到三四级市场突然都集体失灵、水土不服,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面对三四级市场,这些先进的理念、模式、方法显得是如此的脆弱与不切实际,让企业处处碰壁。

  对任何企业来说,三四级市场开发是又一场“圈地运动”。而对企业来说,三四级市场是战略性市场,是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另一个空间、实现企业战略转移的极好机会。因此,企业更多的要从战略高度上思考三四级市场的开发问题,思考如何进行战略定位,如何谋求持续的竞争优势,而不能以短视的眼光争一时长短、得失,或随波逐流,盲目参与。所以,对想在三四级市场构筑竞争优势的企业而言,首先要弄清楚战略问题,然后才能制定策略以及提炼操作模式。一般来说,企业要明确以下三点:

  1、自身的定位。对企业来说,首先要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这是任何战略制定的起点,也是三四级市场开发的起点。任何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文化,也处在特定的发展阶段,在行业内拥有特定的地位,有独特的优势,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弄清楚这些,就能明确企业的特性以及现状。而任何企业都必须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定位来设计战略目标。对开发三四级市场来说,一个创业期的民营企业与一个成熟期的跨国公司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同样的道理,雄踞全球风扇领导者的“美的”风扇与行业二三线品牌“远东”风扇的战略也肯定是大相径庭。自身的特性与所处的现状,有助于企业选择恰当的战略目标以及操作模式,以正确的方式开发三四级市场。例如,欧莱雅作为跨国品牌,其品牌力、产品力很强,且作为世界级品牌,拥有超强实力。但其劣势在于对三四级市场的渠道掌控力差,缺乏相应的网络与经验。因此,在开发三四级市场时,欧莱雅采取了并购小护士,借助其网络打进三四级市场的策略,取得了很大成功。

  2、面临的格局。对企业来说,了解自己能去哪里也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要了解当前市场特征是什么,存在哪些机会,如何才能把握这些机会。这就需要企业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了解三四级市场的现状、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消费者现状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三四级市场进行分类,并总结、提炼出每类市场的特点以及在这些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对企业来说,摸清楚每类市场的特性,有助于“有的放矢”的制定市场的进入战略、策略以及安排具体的计划。例如,对广东珠三角的三四级市场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物流发达,其市场发展程度、消费能力已经接近一二级市场。因此,对任何进入珠三角三四级市场的企业来说,就要针对这些特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重新梳理渠道,以立体互补渠道覆盖市场;其二是合理划分区域,维护市场的价格稳定,保障渠道利益。

  3、战略定位与目标选择。也就是明确我们将去哪里,达到什么状态、实现什么目标。任何企业在完成了对自身以及整个格局的分析与定位后,也就是在“知己知彼”之后,就要确定战略目标。到底在三四级市场上达到什么目标?例如,打击、牵制竞争对手、获取利润、巩固一二级市场、拓展新的战略空间等目的。而明确以后要向哪里去,则能够让企业根据目标以及现在的资源情况重新调整其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从而建立适合三四级市场开发的组织架构与政策体系,从而使企业在战略牵引下调整资源配置、协调组织努力,完成战略目标。例如,科龙希望在三四级市场开辟新的成长空间,掌控三四级冰箱市场,并以此作为战略基地,打击一二级市场的竞争对手。基于这样的战略目标,科龙专门推出了针对三四级市场的“康拜恩”冰箱,并专门配备了精干的推广、销售人员进行市场的开发与维护,并与容声、科龙的渠道实行分渠道运作,从组织、资源上进行了强有力的保障,使得“康拜恩”迅速成长,使科龙顺利成为冰箱霸主。

  对三四级市场开发来说,没有后来者,只有盲目缺失者。我们相信,战略决定成败,只有从战略上统筹三四级市场开发,才能获得在三四级市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原载:《销售与管理》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4906.html

更多阅读

市场营销方法 三四级市场营销之“三俗法”!

所谓三四级市场,是相对于一二级市场来说的。由于近年来按照城市经济实力划分城市等级在国内兴起,北上广深,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被称为一二线城市,照搬到市场划分上,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强,购买频次高,被定义为一二级市场。而剩下的众多城市,

十大厨卫电器品牌 中小品牌厨卫电器突围三四级市场

家电行业的最后一块蛋糕之所以诱人,从各城市的家电市场就可以看出来。厨卫电器现在各市场己经占据了龙头地位,在无利润空间的家电行业,厨电是个例外。高达30%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不仅让专业厂商落地生根,也引得传统家电巨头趋之若鹜。近年

西式小家电市场特点 三四级家电市场的特点

根据家电营销的看法,三四级市场一般是指县城、乡镇级市场,比如县级市,某某县,某某乡镇。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覆盖范围广,再加上经济水平、消费习惯、文化基础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市场及消费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者是某厨卫品牌海南营销中心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中国企业的三四级市场战略品牌营销

     中国的三四级市场,从行政上所指为县城、镇、乡市场,人口超过全国总人口55%,GDP超过45%,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外企业都垂涎三尺又敬而远之的大市场。  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

城镇化主旋律下:神州如何领跑三四级市场?

     2013年,中共两会上将城镇化作为中国今后几年重点改革发展的目标,在此种社会主旋律下,中国的家电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懂得如何深耕三四级市场?  在深耕三四级市场方面,家电老品牌企业广东神州燃气用具有限公司最具话语

声明:《市场战略 以战略统领三四级市场开发》为网友懶浪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