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参展企业少,接品种商家少;
在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参展的企业少。主要是一些大企业及知名企业的参展率较低。据了解部份大企业对自身企业及产品的定位已经做到了有别于展会招商的运作模式,其执行力及品牌力已经超过了国药会对业务人员的感召力。而一些中小企业很多都派出了人员前往深圳但没有设展,更多的是与一些企业进行了营销及政策方面的交流。展台上的企业人员普遍反应,看品种的一半以上是企业参展代表,前来接品种的人少,深入洽谈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 个人代理多,实力商家少;
在大部份参展企业的客户登记本上,个人代理居多,换句话说都是些散户。我们不是说个人代理有什么不好,讲的是有实力的商家较少。而且很少有商业主动走出来谈品种的。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商家在当地做得相当好了,上门找他的厂家已经排队了,他还来国药会找什么品种呢。来国药会的商家,应是另有所图。
三、 想了解医药形势的人多,有信心的人少;
首先在56届(深圳)国药会会场内外,交流最多的是今年的营销环境及07年的医药改革及营销新政话题。在国药会医药新政专题上,现场座无虚席,走道上也站了很多人。国家的方面较为明确:规范市场营销环境,净化行业风气为出发点。医药新政策将涉及到药品的货(物流)、票(票流)、款(资金流)的三流联动,即三者的对应,并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同时将在医药生产、经营企业执行企业“黑名单”制度,规定只要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将在2年内不得生产、经营药品。07年的销售怎么做,如何顺应营销新政?很多的营销经理心里没底。
四、 参展品种多,独家品种少;
展会上,参展的品种以普药品种较多,独家的品种较少。与国家对药品注册的监督管理有一定的关系,以前每年上万个产品的报批将会产生很多的新特药。而现在多是新瓶装旧酒,把几年前没有做好的产品包装一下进行招商。另一个问题,因为独家的品种少了,报批也难了,招商是否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呢,更多的有实力的厂家已经对此产生了一定的疑问。
五、 参会人员多,到会场者少;
深圳的酒店在展会的前一个月已经很难预定了,大大小小的宾馆及酒店已经预定一空,这个在中国的大都市都因为一个国药会而显得拥挤,随处可听到药品及医药的交谈、参会人员的酒会,参会的人员确实很多的,很多的人员都表示新老朋友都见了,只是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去会场。是啊,这也是参展的一种方式啊。有位朋友告诉我,他在展会第一天吃了6餐饭,喝了3道茶。
六、 朋友推荐多,找上门的业务少;
当然,朋友也推荐了几个大客户,都是在当地做药响当当的,因是朋友推荐,双方直接切入的最核的交流,最终达成协议,立即合作。找上门的人因不了解啊,在会后的这几天里,公司会安排专人及时进行联系与沟通,以确保不要失去一匹千里马。
七、 媒体多,推广少;
参会前,会接到很多媒体电话:我们将在展会上如何如何,到了展会现场了,媒体本身有影响力的不多,我觉得只有极少数有影响力,如《医药经济报》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把医药新政的相关内容搞了一个专题,让很多的与会者爱不释手。我也给我的几个老总朋友分别带了份回来让他们看看。
八、 企业投入多,实际效果少;
大部份企业的投入在2-6万之间,当然有一定的效果,这种效果是需要积累的。那种想在会场上投入1万产出3万的想法稍为有点过急了一点。这个方面要企业自己去判断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企业观点)
备注: 李学军,从医药代表做起,曾历任多家公司省区经理、大区经理、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国销售经理、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贵州富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总监等职位,对处方药及OTC推广有较强的理论及实战经验。欢迎同行的交流及意见。联系电话: 13985469582,电子邮件: LXJVIP@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