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员工活力 激辩“员工活力”之源



  主持人

  张为国 深圳博奥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嘉宾

  尹家绪 南方汽车股份公司董事长、总裁

  荣海 海星集团董事长

  叶延红 著名人力资源专家

  郭凡生 慧聪集团董事长

  本场论坛一开始所展现的画面,犹如一列缓缓开出的火车,中规中矩地驶在轨道上,你几乎马上就要判断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思想旅行时,郭凡生却以战士的姿态、挑战者的姿态抛出一枚巨型的物质炸弹,列车剧烈地扭动,交锋从此展现。

  郭凡生的这枚炸弹是:“我给员工期权,并且,我对员工说,你们努力干,三年以后,就是百万富翁。如果他们每天有一个百万富翁的梦,他们的活力用你管吗?他们会天天加班,每天努力,拼命地干……请问,如果只给牺牲的员工办烛光送葬会,却没有一大笔让孩子和老婆无后顾之忧的丧葬费和保险费,这个员工的家属会怎么样?”

  郭凡生显然直指荣海刚刚讲过的一个文化故事。

  结果是:荣海不同意了,尹家绪也不同意了。专家叶延红支持了。

  但在另一个问题上,是郭凡生、荣海意外达成一致,专家叶延红反对了。

 如何激发员工活力 激辩“员工活力”之源

  本文只截取了交锋时刻所发生的一切。

  从文化中来

  荣海

  有长久文化的企业,创业激情会衰退。我认为并不全是这样。

  文化能解决什么问题?制度解决的是你身在何处,文化就可以解决你心在何处。

  当年长江涨洪水,海星决定为抗洪前线准备一批物资,一位办公室主任非常敬业,连夜准备了五卡车的物资,还连夜押送五辆大卡车从西安开往湖北,下半夜三点时,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押车的34岁的海星办公室主任当场去世。

  我们采取了非常多的善后措施,为他举办了追悼会,陕西省委五位常委全部到场,电视台做了报道。当时,在一个电视直播晚会上我们又捐了50万,我在这场电视晚会上捧着小伙子的遗像也是泪流满面。

  后来,大家都有一个默默执行的定律,每次开车路过他去世的地方,会把车停下来,拿一瓶酒,一包烟,把酒放倒,把一根烟点着,我们坐上10分钟、20分钟再走。

  我们这样怀念和尊重一个失去的人,实际上是告诉现在的海星员工,我们会弘扬什么。我想,这样一种文化绝对不会妨碍员工活力的爆发和体现,如果你的员工有活力问题,你要从文化反省而不是员工自身。

  不能只有文化没有物质

  郭凡生

  在激发员工的活力上有道术之分,道是道理和道德,术是技巧和方法。制度安排下的活力是可以持久的,技巧、伎俩安排下的活力是一时的。

  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是自私的,每个人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所以,你的制度安排决定了职工活力的最高点和长期的延续性。

  我们的活力来自于何处呢?我们组建初期就把70%的利润分红给员工,当八年后引进风险投资时,我们又给员工发了期权,当2003年我们在香港上市的时候,有100多位员工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

  今年,我们又给一些员工期权,我告诉他们,你们努力干三年以后,你们也是百万富翁。在企业当中我不反对以术致胜,但是如果没有道的支撑,你就是骗人。老板的文化如果是:这家公司都是我的,没有你们的。那么,这种文化就是骗人。

  我们上市时出了100多个百万富翁,百度上市时,一夜之间把我的创富记录打破了,它出了一大批千万富翁。我们想想,那些大学毕业只有几年的孩子,如果他们每天有一个百万富翁的梦,他们的活力用你管吗?他们会天天加班,每天努力,拼命地干。

  只要你的物质分配原则不公平,你用术管理,他也会用术反你。

  在活力管理上我更相信制度,而我也相信制度之上的一些方法,比如:我们公司一位司机得了癌症,我们一起募捐,到英国把最好的药拿来,最后他还是去世了。在互联网上,我们全国几千名员工为他做了一个烛光送葬会,当他的家属拿到那么大一笔我们超额买到的生命保险的钱时,非常感动!请问,如果只办烛光送葬会,没有那一大笔让孩子和老婆无后顾之忧的丧葬费和保险费,这个员工的家属会怎么样?

  不能只有物质没有文化

  荣海

  凡生兄的企业也会遇到挑战。

  第一,因为他一夜之间产生的是百万富翁,百度一夜之间产生的是千万富翁,那么百万富翁的企业的人会不会流向千万富翁的企业?

  第二,分钱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可是当这个企业没有钱分的时候,你靠什么维系这个企业?

  据说德隆虽然垮了、唐万新还在监狱里,但是因为唐万新这个人非常敬业、非常有想法、个人非常有魅力,中国很多经济学家对唐万新是推崇备至的,所以,今天还是有很多身边人对他讲:只要你从监狱里面出来,我们立即可以拉起一个队伍,再造一个德隆。

  再看今天的科龙,当顾雏军进去之后,处理后事都没有人,最后委托给了全国工商联。我想,一个企业的文化在这个时候更显示出它的力量。

  施以厚利,传统行业行吗?

  尹家绪

  受尊重,感觉有价值,人的创造力和活力就会出来。

  而郭总的制度不适合我们这个行业。

  我所在的行业,是中国传统的制造行业,恰恰这个行业的人最多,员工的收入不仅很低,还经常面临着失业的危机。在这个行业,我没有能力通过这样一种巨大物质制度的安排来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企业。

  我觉得尊重是最能激发人的活力的,当时我们进厂每个月只拿17元,那个时候,感觉到自己在岗位上受到尊重,在企业发展中很有价值。

  传统行业一定行!

  郭凡生

  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如果没有制度和对多数人利益的维护,个人魅力没有价值。

  我一直在考虑这种制度在传统企业适应还是不适应。

  中国家电企业只要把员工工资涨100%,就全部破产。为什么?因为你是制造型的企业,记住,制造型的企业用的是制造型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中最崇尚的是资本和投资人。

  那么,我们的家电业怎样从制造走向创造?记住,创造型的企业一定是创造型的制度,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的1000多个业务员是拿提成的,跟售楼小姐是一样的,但是,我的技术总监一定要持股。

  我们看蒙牛和伊利的区别是什么?伊利是国营企业,它的利益是给国家的,蒙牛的利益是分给大家了。伊利做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几个发财的,但是蒙牛出来多少个百万富翁了?同样是传统产业,怎么区别这么大呢?

  对于传统产业讲,管理上的一丝一毫的尽心就会带来巨大的利润。实际上制度安排下的活力是可以持久的,技巧、伎俩安排下的活力是一时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该去追求什么。

  至于荣总提到的企业家的个人魅力,如果没有制度和对多数人利益的维护,个人魅力没有价值。希特勒的个人魅力怎么样?他让全部的德国人沸腾了,但他带来的是德国的战败。所以,个人魅力要建立在一种对多数员工、对社会有利的基础的制度之上才会成功。个人魅力不是建立在一个被所有人接受的制度之上,个人魅力就是一种祸害。

  从尊重人性中来

  叶延红

  如果你想把一个人的活力激发出来,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尊重人性。

  为什么郭总的这个制度安排一定有效?因为,人是企业里的最重要资本。

  很多企业老板有一个最大的思维误区,总觉得企业的资本都是我的,因为我投资了;而且,员工要感激我,因为,我给员工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

  但是,如果没有员工的成长,企业成长是不可能的。我们很多企业在激发员工活力的时候是把员工当做工具,就是不断地刺激,如果刺激不好了,再用恐惧,他把刺激和恐惧交替使用,这都不是对人性的尊重。

  有一位民营企业家说:“我原来以为我有很多学问,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奶奶给我的一个人生道理是我办企业20年不失败的原因: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

  危机和压力能产生活力?

  郭凡生

  我来回答主持人的另一个问题,危机感和快乐,哪一种要素更能激发员工活力?人们活在世上10%是精彩的,10%是痛苦的,80%是平庸的。那10%的痛苦就是因为有危机和压力,当你把危机和压力解决了,就变成幸福了。所以,危机和快乐是个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当没有危机和压力的时候就没有快乐,如果只有快乐的时候,快乐就变成平庸了。不知道荣海是怎么看的?

  荣海:郭总说得很精彩。在危机面前更有活力,还是在快乐面前更有活力?因人而异。有些人的创意是从快乐中来的,因为人在轻松状态下才有很多新的想法。就我本人来讲是面对危机才有很多新的想法。在非常困难的时候,去死远不是勇气;在非常困难的时候,能够勇敢地活下来,这才是男子汉。危机更能激发我的活力,或者是激发我重新拼搏、站起来的意识。

  危机和压力违反人性!

  叶延红

  我跟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从来不认为危机就是动力。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讲:我特别喜欢危机,有危机我就有活力了,我听得真少,我觉得荣总和郭总都是罕见的人才。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以及我们的企业都有一种思维的误区,认为制造危机可能激发别人的创造力。

  其实这是跟人性的规律完全相反的。危机是外在的,创造力是内在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一个外在的压力能激发创造力,它一定要通过内在的转化,把这个压力变成我想要的动力,如果没有这个转换,这个压力是很痛苦的。没有人说:哪儿痛苦我到哪儿去。走路就是这样,没有一个人不想走最好的、容易达到成功的路,没有一个人愿意走痛苦万分的路。

  很多企业管理者愿意制造危机,动不动就末位淘汰,把大家弄得非常尴尬。有一次,我在家里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一个企业觉得压力很大,把这个压力转移到员工那儿,而且让员工自己表态,如果没有完成指标要怎么样。有一个小姑娘说:没有完成我就剃光头。最后,她真的没有完成,她就真剃了光头了。

  打电话的人问我同意不同意这种做法。我说,应该还有一个集体的领导,告诉大家前面最好的目标是什么,告诉大家这个目标过程是有困难的,告诉大家我们共同的愿望,我们会在追求愿景的过程中激发我们内在的创造力,困难会克服的,这个叫做积极引导。

  一切基于制度

  郭凡生

  剃头这个事情我听说了,我们也有一个故事。我们公司数据中心是末位淘汰,你如果在末位,公司给你三个月的工资,你回家。我看到有的员工哭,他说:很喜欢慧聪,如果下个月能做好,可不可以不走。我们的经理说:如果我们慧聪没有一个月走一两个人,那么有一天就是我们3000个人一起走。

  我们国有企业从不末位淘汰,也不剃光头,但是我们几万人集体下岗。我觉得剃头这个事是一个悲剧,但是对于民族成长来讲,这不足为怪。

  当然,你有再好的制度,刘翔到50岁也破不了世界纪录了,所以我们对老员工是相当尊重的。我们公司已经有几个很老的员工拿到一笔钱,很幸福地退休了。好企业就是有聚有散。

  我们对另一些有能力但是没有位置的员工也有创业的制度安排。我们已经有三拨员工出去创业了,而且都拿到了风险投资,他们基本上按慧聪的制度去做的。同时,我还要很小的股份,就是在于他在慧聪的业绩表明他创业会成功,我才会支持他。

  这样,很多员工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有很好的归属感。他能没有活力吗?

  (本文根据嘉宾在中外管理恳谈会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3809.html

更多阅读

《精益战略部署:企业如何激发员工智慧做正确的事》

    一个企业可以用一个人体来比喻。领导就像一个人的大脑,当领导想要把企业带往某一个目标时,战略部署可以视为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旦大脑发出指令,经过神经系统把战略传递到整个企业,希望各层级的员工能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朝一个共同

如何激发教师的潜力 如何激发员工的潜力?

     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资源的竞争,即客户资源和人才资源,客户资源的把控需要人,因此人才将会是未来企业间最大的竞争,企业人才也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发挥到最大化,也就是人才潜力最大化,那么这个就值得企业去深思了

声明:《如何激发员工活力 激辩“员工活力”之源》为网友這壹戰無遺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