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讲,我们的各行各业面临着不断的冲击,这不,就拿众多药店来讲,就面临着严酷形势打压下的痛苦和煎熬,挣扎于全行业汇总性亏损的怪圈,使得生存和发展正成为一个变数而逼迫从业者需要不断做出转型和调整。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国家出台的有关医疗用药的相关政策:
2006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随后,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先后制订了9个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指导意见》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2006年2月,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春表示,将会选择一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推行药品销售“零差率”试点。
2006年10月,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杭州下城区的6家社区医院开展了零差价试点。
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18个区县所有规划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实施零差价。分布在社区的零售药店将不得不面对可能受到的冲击。新年伊始,希望与担忧并存,“零差价”仍任重道远。
2007新年伊始,继北京之后,广州、上海、杭州等地相继准备开始实行社区医院零差价政策。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零差价”不断挤压着众多社区药店的生存空间,我们可以想象得出这势必会分流药店的一部分消费者,前人会借此发牢骚、叹苦经,总之有点人心惶惶的味道。怎么办?物竞天泽,适者生存是市场的基本规律,“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们需要的是主观应对这场因政策调整带来的对自身利益的干扰和冲击。相对来说,药店经营品种要丰富,我们可以在加强个性化人性化促销手段基础上完善品类管理工作,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针对性的将各品类分成若干个子类,一一对应消费者的症状表现,并从中把握变化,抓住人心,在认真认清形势前提下展开包括情感、文化和科普知识方面的互动和分享,对此,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包含了使用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三个层次,只要我们多增加与消费者的互动,强调以人为本,许多事情往往是可控并可以随机应变的。事实上,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