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胸怀深谋大略的智谋之士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人群,他们往往具有高人的智慧,却甘愿居身于君侯之侧,藏于幕后,看似毫不起眼,但每每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总缺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通读春秋战国史,留在我脑海中的不是君王将相,而是那些纵横捭阖、一言兴邦的谋士,运筹帷幄、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其个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智慧的化身。
自2006年开始,一位自称“职业谋士”的商务策划师,以其诙谐生动的文笔、独特深刻的见解、必杀有力的案例、坦荡磊落的性情,活跃在中国的策划界,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其创作的如《向杨振宁学习人生策划》、《向本山大叔学习“策划”》等文,趣解策划,妙意横生,贯通一气、余味悠长,深具以小事通大道、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底,一度被人赞为经典!
他,就是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中心评定的首期“商务策划师”培训教师、高级商务策划师评审专家、中国道商谋略学倡导者李海波先生。
韬光养智 藏谋于胸
跟李海波先生相识,缘自于互联网络,那是2004年的某一日,意外的接到李海波先生的邮件,邀请我出任他所创办的中国谋士论坛的战略策划专家,虽然我们一个位于西北边陲,一个立身江南秀镇,远隔千山,却皆为“谋”而乐,再加上同为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的高级商务策划师这层关系,更是分外亲切,于是几番交往后,顿生惺惺相惜之叹,而终成忘年。
在我看来,常自诩为“职业谋士”的李海波,有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合的睿智和从容,我曾与之戏称言,假如按照孔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人生规划观来评定,尚未及“而立”之年的李海波,却已经有了“知天命”明智。我们经常一起交流心得、畅谈智谋,在我看来,他总是善于从复杂纷纭的事态变化中,提炼归纳出最简明有力的核心势能,加以发挥运用,颇有“直取人心”之“简易”,也善于从一个独立的策划体系中,跳出固有的思维限制,从诸多看似毫无关联的信息中获得新意,颇有“化无为有”之“生意”。仔细品读他的系列策划案,往往能从两三字语中,即体现发挥出创新思维的深意,如他的《经络营养减肥法项目营销策划案》中,全部核心皆集于五字——“立”、“抛”、“诱”、“扣”、“锁”,步步深入,环环紧扣,侍机而动,见机而发,胜算在胸,恍若天成,让人读之,大呼快哉!
策划业是个普遍认为浮躁的行业,见识了太多的人,因运气所致,侥幸成功一个案例,就大肆海吹,虚张声势,自封“大师”。而自诩为“职业谋士”的高级商务策划师李海波,却总在有意无意间,韬光养晦,藏身幕后,一方面投身于企业具体经营中,以“士为知己者谋”而自乐,同时孜孜不倦的为国家培养和评审了大量的具有真才实学的策划创新人才。在他身边的成功者胜利光环背后,我始终看到的,却是他那淡然自信的笑容和深邃透澈的目光。
执两用中 运谋于势
在中国谋略文化中,道家思想一直为人所称道,以黄帝《阴符经》、老子《道德经》为代表的“黄老道学”,历来被视为谋略文化的最高经典,誉为“帝王之术”。古之道德高尚之士,如姜尚、张良、范蠡、诸葛亮、李靖、刘基等,皆凭借“黄老道学”而运筹帷幄,兴国佐邦,名垂天下,为后世所景仰。
鲁迅先生认为:“中华文化的根柢在道教”。作为道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黄老道学,其核心点究竟体现在何处?在当代社会,还能否产生积极的意义呢?这是许多人困惑的问题。
李海波先生在其师传道家学术的基础上,通过对黄老道学的研究和发掘、提炼,继承性的提出了“道商谋略学”知识体系,提倡“以道兴商,以商阐道”的观点。根据许多人对“无为”等思想的片面理解和断章取义而引发的质疑,李海波先生认为:“道通万物,这个道,其实就是规律。凡事都有规律,如果我们懂得普遍规律,掌握潜在规律,并善于动用规律的力量来导引潮流,“激”而“发”之,就符合“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要求,所以,凡欲兴商者,必求于道。”
中国道家思想博大精深,探谋研略千头万绪,如何才能“损之又损”,实现简易之道呢?李海波先生在其“道商谋略学”知识体系中,率先提出了道商五图理论:无极图、有极图,有无合而太极(太极图)生,阴阳交变中,而谋其“机”(中极图),最后合而同,成为大成图。在“五图”理论的基础上,不但衍生出“道商谋略太极十八式”的创新谋略思维,同时重点阐述了“中极图”的“执中、守中、取中、用中”思想,强化了“中”的枢机和关键作用。他认为:一旦抓住“中”之“机”,不但可以“以小博大”、“循势而谋”,从谋士立位上,更避免了古代智谋之士所面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尴尬局面。而走向和谐共赢。
中国道家思想中,金丹术和符咒术是其两大绝技和法宝,也是道家学术的核心竞争力。李海波先生认为:“现代企业都在追求“基业长青”,期望成就“百年品牌”,这与道家思想中,追求金丹之道而“长生久视”的理想一样。为什么中国的民营企业一旦稍成气候,就会走向死亡?中国的企业在“百年品牌”这个梦想上,我们到底缺少的是什么?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道家的金丹大道中,获得进入“不死地”的启发性感悟。”所以,在道商谋略学知识体系中,李海波先生独创性的提出了企业经营的“金丹修炼”程序,将战略策划奉为“鼎炉”,生态策划引为“火候”、融资策划视为“采药”,管理策划称为“行气”,营销策划凝为“结丹”,品牌策划誉为“出神”……每与之神聊论起,总让我感慨万千:天下至理,尽在“道”中矣!
日前,李海波先生的“中国道商谋略学知识体系”,已被全国商务策划师总部确定为学科研究课题。
化危为机 通谋于医
“医者,仁术也”!故古贤有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南朝著名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先生,有“山中宰相”之誉,当时达官贵人纷纷投其门下,由此可见医道与谋道,本质上是相通的。
一直声称自己是“职业谋士”的李海波策划师,不但在谋略策划的理论上颇有建树,更善于从实践入手,为企业解决经营中实际存在的难题,而赢得了业界的尊重和认同。
2005年夏天,当无锡某化妆品企业,在遭遇市场突变,引发重大经营危机难以持续经营,管理者束手无策,员工人心涣散的前提下,其老总经业内友人介绍李海波先生后,极力邀请出任其策划总监,希望能够扭转局势。当李海波先生通过周密详实的搜集、整理、判断后,毅然决定“脱小投大”,战略突围,在无锡举办“首届中国抗衰老健康美容高层论坛”,因为在这个企业里,所面临的危机已不能仅仅从营销的角度来解决,惟有从“战略”入手,确定创新点,绑定关联点,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利益点,而化解和突破我们看似无能为力的问题。在李海波先生的精心谋划下,此次高层论坛获得了预期的策划效果,不但实现了经济利益的社会效益的双重丰收,还为该企业后期经营埋下了坚实的战略伏笔,意义深远。
李海波先生认为:作为一名商战谋士,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多企业的问题,是经营者在自己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想起需要专业人士策划的。如果我们不能跳出自身小圈子,不懂得运用“太极”变易的策划技术进行转化,策划,也就流于虚浮而起不到真正的效果。所以,善谋者必通于医道,砒霜亦可化为良药。
在“谋通医道”思想的影响下,李海波先生更加抱定了“士为知己者谋”的信念。他坦言:有些企业寻求策划,并不是这个企业或企业家多么重视策划,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策划究竟能达到什么目的,在这些人眼里,谈论策划,不过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或者,是给自己错误的决策寻找一些合理好听的理由。一个好的策划人,如果不能把自己当作医者,不善于发现“病情”、辨明“病理”、纠正“病态”,就丧失了一个为谋者的独立人格。
谈笑风云 合谋于道
常标榜为“职业谋士”的李海波策划师,由于研谋多年养成的职业习惯,他给人的初面印象,是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外的类型。但是,这并不能代表他是一个古板的人。在与朋友交谈中,我们常常看见他谈笑风云、舌绽妙语、意趣横生。在李海波策划师创办的“商务策划同谋会”中,我们全国的高级商务策划师经常在一起谈天论地,从策划之形深入到策划之灵。他常说:“万物皆有情,善谋者草木皆兵”。在对谋略的相互研究和交流中,凡生活小事、所见、所闻……都化为有利的“武器”,相互激发,畅游“思”海,益于“无形”。
李海波先生不但能“谋”善“划”,在诗词文赋方面,也有过人之才。他除了在中国管理传播网、爱华网、博锐管理在线等20余家网站开设有“道商韬略”的专栏外,余暇之时,也坚持从事文学创作,其文体灵中透奇、极具古韵,更善于即兴成诗,多将友人之名嵌于诗内相赠。如他为新疆策划师马列先生的诗:“策划妙道自天然,运筹帷幄书里眠;若人真解马列意,翻覆风云寸掌间。”同时,李海波先生对汉字的研究也颇具功底,常陶醉于“字占”之雅趣,以此启人思维,常被人疑为《大汉天子》中的东方朔重现。
作为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中心的“黄埔一期”商务策划培训教师,李海波先生一方面扮演着现代企业“职业谋士”的角色,在实践中求所真知,同时也担当着“谋师”的身份,在举国上下皆倡导“全民创新”、“自主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担当着为国家培训和评审高级商务策划师之任。在他的学员中,不乏政府公务员、企业高管、社会知名人士,他们同心合谋,在知识经济的舞台上,挥舞着创新的长矛,驰骋纵横,傲笑人生!
郑辉海,中国十大策划专家、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乌鲁木齐共生策划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科技部新疆培训基地客座教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商务策划师联合会(WBSA)中国总部研究员、中国营销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