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驰孙宏斌:做了选择,你就得认



  做了选择就要偏执地去执行,万一有了“坏”的结果,也可以找到转“好”的症结所在--这就是孙宏斌的成功密码。

  2005年8月26日,当中国的财经媒体将太多的注意力对准上市还没有一个月却已经凭借高值股票引起全球哗然的百度时,软银投资联合凯雷投资共同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投资4500万美金,总共获得顺驰不动产网络22.5%的股份。之前,作为顺驰不动产网络集团也是顺驰中国、融创集团两家房地产公司铁杆掌门人的孙宏斌曾经对投资公司评估自己的不动产网络集团价格:50亿人民币,随后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在股价2亿美金上达成协议。

  在此之前,没有人会将地产黑马孙宏斌同李彦宏、陈天桥、丁磊放在一起,也不会有人将孙宏斌和携程总裁梁建章、国美总裁黄光裕牵扯在一起,更多的是把孙宏斌往万科王石、万达王健林等地产大腕堆里放。结果,地火在地下悄悄地蔓延了5年,终于等到了喷薄而出的这一天。刚刚在2004年顺利完成百亿销售额的孙宏斌,开始向“互联网”和“零售渠道连锁店”的头把交椅发起正式冲锋:未来5年内将要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的近万家顺驰店面将会把零售巨头国美的店面数量远远地落在后边,顺驰不动产网络将成为纳斯达克的新宠,就像招聘必51job、搜索必google一样,中国人只要寻求跟房子有关的业务就会登陆这个网站获取信息和服务,那时顺驰不动产网络的股价将是天文数字。

  2005年10月30日,一下午的时间,近期很少接受媒体专访的孙宏斌在天津顺驰总部大楼19层的咖啡屋里,向《人力资本》娓娓道出自己奋斗十年的真实感受。当我们试图梳理孙宏斌之所以成功的“密码”时,却发现孙宏斌无数次地提到一个观点:“做了选择,你就得认!”

  其实,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做了选择要偏执地去执行,万一有了“坏”的结果,不要消极对待和逃避,而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它,然后找到可以转“好”的症结所在,关键是解决问题。--这就是孙宏斌的成功密码。

第一部分偏执有余,政治智慧不足

  面壁四年图破壁

  “多难也未必多难。你已经那样了,你就得面对他。因为谁都不愿意这样,但是已经这样,你就只能面对现实。”与其说孙宏斌不愿意再回忆历史,不如说他开始用“豁达”的心态再次证明今日的“成熟”……

  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

  1985年,20岁的山西青年孙宏斌从清华大学水利系研究生毕业,进入了中国环境科学院工作。3年之后,他决定换一种活法。1988年5月的一天,他无意中看到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招聘广告,鬼使神差地打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人叫陈恒六,当时是企业发展部经理,并且是柳传志的总裁助理。电话中,孙宏斌给陈恒六留下了一个“非常有理想、有想法”的印象,孙宏斌很快就成为这家公司的员工。同年,名字叫做杨元庆和郭为的两个同龄人也加入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改名为联想。

  孙宏斌加入公司不久,陈恒六派孙宏斌开辟国内其它省市分公司。孙宏斌每去建立一个分公司,他就选择一些20出头的大学生担任分公司经理,之后马上委以重任,人事、财务等权力决不过多干涉。要知道,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的年轻人都充满理想,有孙宏斌这样的领导,就算为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都豁出命来工作!1990年,陈恒六去了美国,担任中科集团美国分公司总裁。孙宏斌的业绩不错,特别是有股倔劲,用后来柳传志的话说,就是“拼命想达到自己的目标,要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所以,陈恒六的位置由孙宏斌接任,孙宏斌成为了除北京之外全国18个分公司的掌门人。

  给员工发展机会最重要

  “1989年,那个时候的你不过26岁,既没有念过MBA,也没有在企业待过,你怎么能够在18个分公司当中拥有这么高的威信?是你演讲起来特别有魅力?还是私下里请客吃饭送礼物拉拢住了这帮兄弟们的心?”记者问孙宏斌。

  “事情要想做得长远的话,还得知道大家一些更深层次的需求,到现在为止,过年过节也没有任何员工收到我任何礼物。你得知道年轻人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发展,这个把握好了比什么都管用。你送礼物有什么意义?很多人说北京人什么性格,或者上海、广州人什么性格,都不一样,我不相信,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是想发展,所以要给他提供机会,信任他让他能够发展,这点我想可能是个最重要的问题。领导人通过一句话,一件事,能鼓动谁,或者让谁感动,我自己感觉这种领导方式长不了。”孙宏斌这样回答。

  孙宏斌话犹未尽:“我其实对老柳和联想一直是特别高的评价。元庆、郭为这些人都是和我们前后脚到的,为什么这些人发展得这么好?因为联想的发展给了我们个人发展的机会,要是企业没有发展个人早就离开了,领导者再有人格魅力也不会把人留下来。员工会因为领导人的魅力而好好干,我想适合于一个十几个人或者二十个人的公司,小公司可以,大公司我不太相信。”

  缺乏智慧的偏执引来牢狱之灾

  于是,再把镜头拉回到1989年到1990年5月这段时间。这段时间,联想的灵魂人物柳传志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香港,联想18个分公司在孙宏斌的直接领导下开始变得固若金汤。细想之下实在是在情理之中:18个分公司的经理们绝大多数都没有见过柳传志,总部在他们心中惟一的形象就是孙宏斌。在分公司的普通员工看来,给他们机会来成就梦想的是“孙”而不是“柳”。是孙宏斌招兵买马然后放权,而不是柳传志这么做,所以,18个分公司的“娃娃经理”们顺其自然地把孙宏斌当成了“带头大哥”。于是,也就有了只看企业部创办的《联想企业报》而不看集团创办的《联想报》的习惯,也就有了“企业部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联想企业发展部在联想老人们眼中逐渐成了对立的一面。如果孙宏斌哪怕有一点点的政治智慧,后来无法挽回的牢狱之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孙宏斌的性格太偏执了,他认为自己放权让年轻人放手去做的思路没错!

  此时,无暇顾及后院的柳传志不可能允许“后院起火”,哪怕这种火还只是“星星之火”。在形成燎原之势之前,柳传志必须进行“风险控制”。27岁年轻气盛的孙宏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孙宏斌有了静心思考的机会

  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1992年8月22日,在海淀看守所蹲了27个月之后,孙宏斌接到了刑事判决书,他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罪名是挪用公款13万元。1994年初,孙宏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减刑1年零2个月,1994年3月27日刑满释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柳传志这个老师,如果没有监狱这堂课,孙宏斌根本成不了今天的孙宏斌,所以,“柳传志造就了我”是孙宏斌的真心话。四年的囚禁生活,孙宏斌想得最多的还是柳传志,每天面对着铁窗,脑海中像过电影一般分析自己过去的每一个细节,然后在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当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里边确实有很多时间去思考啊,去想啊,去看书啊。现在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的,真的没有时间去想一些事情,到了里边给了我一个机会可以让我多想一些事情。”

  然后就在某一天的某个时辰,孙宏斌顿悟了:“不较劲了,不跟自己较劲,也不跟别人较劲了。”“不较劲”其实就是“认了”--与其将过错全部推到外在环境和别人身上而备受痛苦的折磨,不如将所有过错认为是自己做出选择所要付出的代价。“认了”之后就是“通了”,通了之后,未来的路才能宽了。

  历史和成功没有必然联系

  “现在回过头来看,你刚刚被允许可以离开监狱,你就找到柳传志认错,然后整个创业的经历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是不是早在监狱中就想好的?甚至于重新证明自己无罪也在自己计划之中?”记者问,然后孙宏斌说出了如下的话:

  “我有的时候不愿意说过去的事,很多东西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你说这个人成功,他3岁的时候怎么着,6岁的时候怎么着,我觉得都是胡扯。现在的成功与那些东西没有关系。你3岁再好,6岁再好,将来也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你到底是来个结论找依据还是弄个依据找结论?”

  “你说顺驰有很多问题,你找支持的论点,肯定有很多问题。相反,你说顺驰好,找论据也肯定有很多。所以我不太信那些成功人士写的书,过去怎么样计划,然后他就成功了?”

  “我觉得历史永远都是成功的人写的,只要成功了,以后怎么说都行。我觉得很多事情没有人能想到那么远,那么清楚,人还是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我觉得有些人后来总结的时候就把原来的事实给变了。他编很多东西是想骗别人--我当时高瞻远瞩,然后我做的事都对了。其实别人听了之后慢慢他自己也相信了,然后他真的觉得自己特别厉害。其实并不是,他成功可能是因为他抓住一个机会,遇到一个好人,就是这么简单。”|!---page split---|

第二部分改头换面,独辟蹊径

  5年换来孙氏顺驰

  “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每次我老婆到监狱里看我的时候,都是她妈给她塞二百块钱。”谈到创业之初的窘迫,孙宏斌这样回答。说完这句话,眼睛有些湿润。

  曾经的墙变成现在的山

  1994年,孙宏斌刑满释放,当他刚走出监狱门口的时候,孙宏斌一贫如洗。从零开始,孙宏斌认了。面对未来,找个公司谋个饭碗应该不是难事,但是激情未灭的孙宏斌不想规规矩矩过一辈子。他想创业,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么一切有利于这个选择的“不情愿”就都必须“认了”……

  正式出狱前,孙宏斌托人牵线想和柳传志见一面,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宏斌把柳传志想明白了,他知道以柳传志的为人一定会见他。如果柳传志能够帮他一把,那么柳传志就不再是堵在他面前的一堵墙,而是倚在背后的一座山,自己东山再起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对于柳传志来说,与孙宏斌本来就没有个人恩怨,而且从心眼里看好这个年轻人,所以,柳传志愿意帮助孙宏斌一把。一来内心多少还是有些愧疚,更重要的是,在柳传志看来,“能屈能伸”的孙宏斌确实“孺子可教”,将来能成大事!

  出狱不久,孙宏斌依靠朋友借给的几万块钱注册了天津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主营业务做房地产代理。正在孙宏斌青黄不接、招兵买马急需用钱的时候,在柳传志的帮助下,联想借给孙宏斌50万元。柳传志雪中送炭,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由此更名为“顺驰置业有限公司”。

  创业起家从现实中选择

  “我这个公司5月份正式开始做,借钱的时候是7、8月份。”孙宏斌回忆道,“一开始我跟柳总说,柳总答应得很痛快。我记得借这笔钱,是柳总、李总(李勤)、张总(张祖祥)他们三个人签的字,因为公司借钱的事,当时还不能由柳总一个人说了算,我还签了合同,一年后,钱和利息都偿还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在1994年,中国房地产方兴未艾,你为什么选择了房地产代理,随即又很快进入后来产生亿万富翁最多的房地产开发行业?”记者问。

  “我选择房地产这个行业,是因为在当时我做不了别的。第一,你没有资金,没有实力,这是先决条件;第二,我当时也想过回中关村干老本行,但是我觉得那个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像HP、IBM等国际大公司都在做中国市场,还有来自北大的、清华的、科学院的一些公司的竞争,我感觉做起来挺费劲。想来想去,我就发现房地产代理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但是多大那个时候也没有概念。所以,我想这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因为不需要投入很多钱,而且当时做这个行业的人很少。现在超过10年的这种公司已经不多,顺驰做这个行业在全国也算是元老级的公司。”孙宏斌点了一根三五烟,继续说下去。

  “我一直说,我昨天开会也还在说,看多远算远?有多远就看多远。有人能从现在看到未来5年,可能在某个时候你看1个月就不错了。当时在那种情况下你很难看得很远,人不断往前走,只能走一步再看下一步。我不相信谁能看得到特别明确的路线,然后就一直那么走。变化太快了,不可能想得那么周全。”

  背靠大树开发房地产

  1994年8月,孙宏斌的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拿下了天津“先达小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作为孙宏斌的开山之作,顺驰和先达小区的前期谈判以及后期合作,孙宏斌参与得非常少,完全放手让自己招聘到的新人全权负责,比起当年在联想时的放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11年之后,就在记者见到孙宏斌的前几天,孙宏斌才在偶然坐车路过先达小区外的街道时第一次见到了“先达小区”的真面目。

  商界充满了欺诈行为,孙宏斌何以如此信任员工?孙宏斌有几句话很能概括他的信任理念:“一个小偷,你让他不偷是挺难的,但是你让他不偷你,还是有可能的。……我在狱中想,信任是一个互动的东西,当你百分之百相信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最起码有80%值得相信。”其实,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是:信任要用,不信任也要用,对于创造效益来说,信任员工比不信任强。最关键的是,既然选择了信任,那么就算出现不好的结果,也要认,这是堵住制度漏洞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1994年底,就在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渐渐进入正轨的时候,孙宏斌开始谋划房地产开发。房地产行业的技术含量很低,门槛却很高,人脉资源非常重要。孙宏斌明白自己要想涉足地产,背靠大树才会好乘凉,所以需要攀一个“高枝”。1995年1月,中国科学院背景下的中科集团成立了中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孙宏斌掌舵。几个月后,1995年8月,柳传志感觉中科房地产这个项目不错,然后入股中科房地产,一起成立了天津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其实,这个时候周小宁和柳传志的介入已经不单纯是“帮助”,他们感觉孙宏斌这个人铁定是一支“潜力股”,除了单纯的“利润回报”,“友情回报”未可限量。

  孙宏斌不太会做事

  1995年7月,顺驰开始开发第一个项目“香榭里”小区完成。随即,在11月,顺驰第一次开发成片地产项目--14万平方米的“顺驰名都”。与房地产开发同步,顺驰销售代理公司除了销售自己的楼盘,从1996年开始,“福东北里”和“华苑居华里”小区均由顺驰独家代理销售,顺驰置业终于坐上了天津销售代理的第一把交椅。这个过程,孙宏斌采取的是开发、代理两条腿走路,开发公司为代理销售公司提供一定的产品,代理销售公司成为开发公司的“耳目”,知道什么地方的房子好卖。这时候的孙宏斌,还是完全放权,只管战略的事情,不管管理的事情。

  “顺驰销售代理公司和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早期几年涉及的几个项目,你当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那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记者问。

  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让孙宏斌无所适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给出了一个让记者想不到的答案:“我自己不太会做事,从一开始的时候都是靠大家去做事。这个公司从成立到现在我从来没有签过字,当然,除了自己向财务借钱。我的性格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我自己做事往往做不成。”

  到了1998年11月,孙宏斌意识到是理清产权的时候了,按照创业时定下的游戏规则,中科联想房地产改组为“天津顺驰投资有限公司”。1999年9月,天津顺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中科集团和联想集团将股份转让给了孙宏斌,在股份完全“独裁”、管理充分“放权”、战略可以“合作”、但决不放弃“话语权”的指导思想下,顺驰终于成了“孙氏”一家。|!---page split---|

第三部分八面玲珑,异军突起

  偏执狂千里走单骑

  “为什么不能像王石那样爬山涉水?”记者问。

  “没有王石那么潇洒,我们还是创业阶段。”孙宏斌回答。

  将互联网“鼠标”引入地产“水泥”

  1999年的夏天,就在顺驰投资集团刚刚成立不久,孙宏斌又悄悄地来到了美国的哈佛大学,他成为了AMP的学员。自从1995年后,他平常回美国,是为了陪陪定居美国的老婆,接送孩子上学。但这次,他回到美国是为了学习。AMP是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的简称,面向世界各大公司总裁招生。对于这次学习,孙宏斌有他自己的考虑:“我很想知道哈佛商学院如何培养领导者,想看看美国商学院的教授都在教什么,也很想知道全球大公司的企业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最后想认识一些国际商业领域里边的朋友,建立一种关系。”

  在孙宏斌去哈佛“拜佛求经”之前,当时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孙宏斌,那就是顺驰置业究竟应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顺驰投资开发地产的模式已经非常清晰,各项制度,无论是从联想制度中照搬过来的,还是自己后来创新的,均已完善,孙宏斌不需要操心。顺驰置业靠代理房地产销售起家,但销售代理的利润房地产公司会逐渐收回,而且相对于整个集团的利润来说贡献不大。通过美国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比较,孙宏斌意识到中国未来二手房、三手房销售、租借以及周边辐射服务将是房地产热过后的一个利润点,但是将顺驰置业模式单纯的改成房地产中介服务商,要想做大,就必须有规模,成本将会很高,投资收益率如何在短期内来保障?

  就在这时,来到哈佛的孙宏斌遇到了1999年开始的第一轮互联网浪潮,孙宏斌立刻迎面扑了上去,仔细地研究起各种互联网模式,对于顺驰置业未来的模式就在这种研究中茅塞顿开,那就是地面上建店,网络上建站,“鼠标”和“水泥”结合起来,最终目的是控制房源信息和客户终端。所以,当2000年5月,孙宏斌从美国哈佛学成归来的时候,顺驰置业网马上开通,顺驰置业的业务重心开始向二手房市场倾斜。孙宏斌对外开始宣称:“任何一个行业谁占有终端客户谁最值钱。”

  在孙宏斌心中,掌握了终端客户的顺驰置业网将成为类似于国美、携程这样的大卖场:其他各房地产公司的产品就像摆在国美货架上的家用电器、放在携程的网站上的各星级酒店一样,那时候的顺驰真的是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土地

  当然,事情并不像孙宏斌想象当中的那般顺利。第一,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依靠炒概念到纳斯达克股市圈钱行不通。所以,顺驰置业网要想按照计划好的速度发展下去,那么顺驰地产就必须担当起供血的责任。正好这个时候,顺驰地产已经是天津地产的老大,野心勃勃的孙宏斌要想让顺驰成为中国地产界第一品牌,正好可以帮助顺驰置业网赢得“眼球砝码”,顺驰地产必须成为中国地产的老大,顺驰就只有走出天津。于是,顺驰准备在全国跑马圈地的大战略在孙宏斌脑中逐步形成,而这步棋正好可以配合顺驰置业网在全国的布局;第二,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土地占有量将是制约房地产开发商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所以,各地开发商一定是疯狂圈地。面对这么多竞争对手,要想杀出一条血路,孙宏斌明白只能将疯狂偏执到底--不惜一切代价拿到土地。

  有了清晰的战略,于是,也就有了这样的一些“疯狂数字”和让外界匪夷所思的“奇怪案例”:

  2000年到2002年,顺驰置业在不同的城市开设连锁店,每月至少赔200万,直到2004年8月,顺驰置业异地公司才突破盈亏平衡点,税前利润才25万。就在这种情况下,孙宏斌没有任何放弃的意思,而且在2004年顺驰中国准备香港上市的时候,拒绝了很多投资人建议将置业打包顺驰中国的提议,目光短浅的投资人想不明白孙宏斌为何如此“认赔”的真正含义;

  从1998年到2002年,顺驰天津开发了30多个项目。2003年9月,顺驰以4.25亿拿下石家庄009号地。当月在上海青浦以1.2亿元拿下130亩地。2003年10月,顺驰以5.79亿元拿下苏州金鸡湖地块。2003年12月,顺驰以9.05亿拿下北京大兴黄村的1号地。粗略统计,在2003年到2004年,顺驰用于异地买地的资金大约需要80亿元,这时候,质疑顺驰发展神话的声音向孙宏斌扑面而来。

  “我一直说商业的本质就是冒险,就像温州人买房一样,本身也是一个商业行为,他谈了价格以后他赔钱也得认了。如果没有风险不如存到银行或者买国债,所以最后成功的还是少数。”孙宏斌说。又是一个“既然选择,就得认!”

  黑马孙宏斌和大腕王石的较量

  当竞争对手和外界对于顺驰资金链和实力的质疑传到孙宏斌耳朵里的时候,被舆论称作“黑马”和“偏执狂”的孙宏斌知道顺驰到了敢称第一的时候了。

  在2004年之前,中国房地产界的老大非万科莫属,万科掌门人王石因为其独立特行的个性堪称中国地产界的教父。但这种格局随着孙宏斌的出现而彻底打破,同样是性情中人的孙宏斌开始在公开场合和王石“叫板”:

  1999年,作为“中城房网”的会员之一,孙宏斌发表组织“感言”:“这个组织的会议有问题。总是那么几个人说,别人连发言的机会也没有……”王石是“几个人”之一。

  2001年,孙宏斌在组织活动中当听说万科提议要以自己为首起草一份联合买地的倡议书时,孙宏斌立刻反问:“为什么不能由顺驰来起草?”

 顺驰孙宏斌:做了选择,你就得认

  2003年7月,孙宏斌在组织活动中宣布:“我们的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也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王总。”王石立刻反驳:“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孙宏斌回答“王总,我们可能超不过,但是你总得让我们有理想吧。”

  2004年8月,博鳌房地产论坛,孙宏斌和王石等5人坐在一起畅谈房地产,当孙宏斌开口说“今年的销售回款可以达到120个亿”时,王石马上打断孙宏斌:“睁着眼说瞎话,这是吹牛!”孙宏斌没有正面回应王石,而是在回答在场记者提问时说出了这样的话:“你总得允许我们有理想吧,有理想错了吗?!即使做不了第一,做第二也不丢人;做第三,也不丢人呀!我的性格是偏执狂,格鲁夫说得好,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们企业的性格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是大腕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坚决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目标,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

  孙宏斌面对困难的三种心得

  对于资金链的质疑,按照孙宏斌的分析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顺驰的资金渠道相当广泛,包括自有资金、合作伙伴资金、销售回款、银行、信托、境外基金,还有就是通过上市来融资,所有资金均用于购买土地和项目建设,因为选择项目的时候就选那些具备分期付款条件、付款期限较长,而且通过控制速度,所有项目大部分从拿地到开盘掌控在本年之内,所以顺驰的销售模式类似于“戴尔模式”,产品库存时间短,现金流好。

  “当时,面对外界的质疑,特别是来自同行业内各个大腕的冷嘲热讽和不信任,你真的能心平气和、从容以对吗?如果你可以这样,但压力还是要分解到顺驰每一位员工身上,他们如何面对这种压力和困难?”记者问,然后孙宏斌说出了他经常对新员工讲的三个心得:

  “第一,我觉得保持一种非常正面、积极的心态特别重要,一个人比较积极的时候他成功的可能性比别人大很多。任何事情都有正和反、积极和消极的两面,你看到积极的东西多你就能得到积极的东西,你看到消极的东西多你就得到消极的东西。在顺驰,至少有一半的人比我能干,但是比我想得开的人少。前几天我还说,我在这个公司做了11年,其间也碰到好些困难,没有一个人听我抱怨过一句,我也没有骂过谁不是东西。别人质疑其实并不是想害你,他认为你的东西就是有风险,你可能花三个小时也能解释清楚,但是你上哪找他去?去年出现那么多问题的时候,也是你发展比较快的时候,你的短处暴露得就是比别人多,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可能就变成问题了。问题暴露得越多,解决起来就更彻底,你解决之后不就比别人更强了吗?”

  “第二,你既然做了选择,你就得认。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你们回家可能还有个老婆给做个热饭,我回到家没人给我做饭,我选择的生活我觉得挺好,不要报怨,你要像老百姓一样下班在街上溜达是不可能的。任何东西你必须得认,认了以后好多事情变得特别简单。”

  “第三,我觉得理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我说我尊重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人,不管他的梦想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因为你有了梦想以后才有可能实现。另外,梦想一定要务实。你看你的起点是什么,你要找一个你能够实现的东西,有支撑的东西。在你实现这个理想的时候,你下一个理想又出来了。理想看多远算远?我觉得能看多远看多远。你站到五层楼上你能看到五百米,你站到五十层楼上你能看到更远。你会随着条件的变化看得越来越远。”

  愚蠢的爸爸最会做生意

  “听说你还经常流泪?”记者问。

  “因为我是性情中人,我碰到难事都不掉眼泪,但是我看电视剧真的能掉眼泪。”

  “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记者问。

  “泡妞!”孙宏斌笑着回答。

  “你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父亲?”记者问。

  “我儿子对我说,爸爸,你这么愚蠢,你怎么还会做生意?”孙宏斌哈哈大笑。

  就这样,和普通人喜怒哀乐没有多大区别的孙宏斌又在2003年创建了融创集团,顺驰中国也在2004年完成了95亿的销售额,同时顺驰置业在全国拥有近千家连锁店,初步完成顺驰置业网的战略布局。

  孙宏斌依旧躲在幕后,只在战略上把关,不参与各个集团的实际管理。

  “我们有完善的制度,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我们是百分百的放权。当然,我们也有零容忍:公司的价值观是不能破坏的,一旦发现员工有破坏公司价值观的行为,这人就会马上被清除出去。公司业务飞速发展,我没觉得我起什么作用,具体活我干得特别少。我一直不怎么上班。所有的项目交给我手下,我有什么想法我会和他们说,他们不给我打电话,很少主动找我,除非我找他们,他们没有什么做不了主的。”孙宏斌一脸“你得认”的表情。

  2005年,全球第二轮互联网热开始。万事俱备,只欠上市的顺驰置业被软银和凯雷相中,4500万美金的巨额投资之后,顺驰置业改为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美国纳斯达克张开双臂随时欢迎孙宏斌的到来,就像香港股市和上海股市期待孙宏斌的感觉一样。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孙宏斌一定会像2003年12月22日接到法院改判无罪时那样激动和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商业神话。|!---page split---|

视野即价值

  2005年秋日星期天的午后,坐在天津顺驰中国总部19层的咖啡厅中,穿过巨大的玻璃可以俯瞰天津海河、电视塔、建筑族群与阳光所构成的一幅绝美图画。这栋19层的大楼,是顺驰开发的,卖出去又租回来几层,作为办公用。同一般地产商喜欢在自有产权的写字楼办公不一样,孙宏斌特别注重公司的现金流。他不会把有限的资本金押在增值不确定的楼盘上,宁愿押在增值潜力更大的土地储备上。

  他自我解嘲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开会跟请人吃饭。至于公司的运营管理,都由管理团队去操心。在他看来,公司大到一定的规模,一切就都围绕着价值标准旋转了,他所要关注的就是那些最基本价值尺度的建设,也就是通常说的文化。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是一种思维和行动的因果链。一如鲜活的个人,公司也具有明显的性格。当被问到驾驭一个大公司究竟什么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时,孙宏斌望着窗外,简单地回答“视野”。

  顺驰给中国地产带来许多新东西,这里没有什么艰深难懂的东西,实际上是把在别的行业行之有效的一系列东西运用到一直在关系圈子里打转转的地产。我们曾经领略了视野在孙宏斌的企业思维中的分量:

  一般地产商还忧心忡忡处于观望期的2003年,顺驰系则抓住“阳光地政”地域壁垒坍塌的时机果断展开全国布局,以“天价”参与招拍挂,发起一场谋定而动的圈地战争;

  一般公司颇为忌惮“价高者得”原则,孙宏斌则发现了“土地期货”的妙用,巧妙地利用分期付款,把大头甩在后边等着靠土地滚出的红利来覆盖;

  一般公司会沿着产业链形成封闭的循环圈,而顺驰则把许多环节外包出去,不追求一个项目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规模收益和现金流;

  一般公司往往从自己拥有的资源出发选择项目,孙宏斌则把戴尔模式引进地产,把预售做到了极限,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与合作者的资金,发展出一种“地产零库存模式”;

  一般公司一股独大,要把房地产开发的效益尽量留在自己的手上,而孙宏斌则历来强调公司最缺的是资本金,每个项目都招徕合作者入股,共享红利;

  一般地产商会集中优势于一地发展,孙宏斌则预示到不同地区地产市场的周期波动,在他的投资组合中既涵盖了大型中心城市,又囊括了二、三级城市的地域市场;

  一般地产商会专心土地开发,而孙宏斌则看到了一个以10000亿元计的二手房市场,抢先布局,水泥加鼠标的不动产网络获得摩根和凯雷4500万美元入资持有22.5%的股份;

  一般地产商还在把全部精力放在产品上的时候,孙宏斌却已经开始与世界强势集团一起全力打造“好企业”了,他坚信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好企业;

  一般公司老板为权力的收放费尽心机的时候,孙宏斌则启用最透明的管理流程,建立了细化为顺驰做事习惯的公约价值尺度,贯彻他这个大股东的资本意志;

  分开来看,这些都不是了不起的创造。但正是方方面面广博的视野,让孙宏斌看到了许多常人难得一见的东西,而且把它们巧妙地组合到了一起。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丰富的视野呢?

  孙宏斌认为最重要的是拥有一种心态,随时与生活讲和。危难与挫折如同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他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他人。他的未来导向的企业思维,纯然是一种内省的结果。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这种心态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能够使他抓住顺驰系每个人最深层次的需求:寻求发展。看来,拓展视野一如开发人生,既需要向内里开发,还需要关注外在物化的体现。内里与外在缺一不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471037.html

更多阅读

孙宏斌:先解决眼前问题

记者了解到,孙宏斌回归融创之后,曾专门就规模控制问题,与融创高层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与磋商。在会上,孙宏斌的不少旧部仍然习惯于原有的顺驰作风,希望能在融资之后,加快扩张的速度,进而扩大销售回款规模,但这一思路当即被投资人孙宏斌否决

顺驰孙宏斌:既然做了选择就得遵循游戏规则

前程无忧《人力资本》月刊 12月号   2005年8月26日,当中国的财经媒体将太多的注意力对准上市还没有一个月却已经凭借高值股票引起全球哗然的百度时,软银投资联合凯雷投资共同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投资4500万美金,总共获得顺

孙宏斌 顺驰 孙宏斌要给顺驰瘦身

 承认全国战略曾导致公司面临暂时困难   中国地产界的"搅局者"孙宏斌又回来了,这一次,他要通过资产重组等手段,给"膨胀"得太厉害的顺驰来一次"瘦身"。  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公司的创立者、大股东孙宏斌已重新出任公司

声明:《顺驰孙宏斌:做了选择,你就得认》为网友我的爱人死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