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行业协会宣布,要停收跨行查询费,闹了一年多的“三毛钱”终于告以段落。笔者是一介草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停止,不过,我想,这样下来,肯定有一些银行在背底里牢骚满腹,叽叽歪歪。收费制度又不是我国兴起的,这是一条国际惯例做法,国外的好东东我们银行业为什么就不能“拿来主义”呢?
初一听来,好像银行业挺冤枉的,细想一想,银行业真的很“冤枉”,银行收取“小额存款管理费”,“零钱兑换手续费”,““设立大客户窗口”等,不都是向国际惯例“看齐么。再说了,其它行业不也有一些相关规定,民众反应好像也没有这么强调。
现在的社会变化得很快,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一些国外的新鲜思维、观念让我们是目不暇接,在信息化时代,大多数民众是泰然处之,你看,各行各业,其实都有“国际惯例”的影子在隐见。
那么,遵循国际惯例好不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这个规则我们不可能回避,国际惯例的本身并不坏的,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从我们的基本国情来分析,从实际出发,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对国际惯例一昧的推崇,实行了国际规则,就是国际企业了?不能是有利于本行业的,就大肆渲扬,以不正当的方式垄断本行业的利益。
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也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来源,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赢利,更应该要考虑到对社会的责任。企业要赚钱才能生存,但是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赚钱。
遵循国际惯例,是有一定准则的,应当是在相等的条件下,对双方的一种约束,古人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以银行业为例:在国际惯例中,银行要为储户提供的优质服务,你做到了吗?国内银行储户排队两小时都完不成交易,零钱总是无法兑换,信用卡还没有发到储户手上,就有透支欠费的通知单寄来的行为时有发生,从国际惯例中,我们的企业是否能真正认识到自己?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企业热衷于渲扬“国际惯例”,显然是投机主义的表现,钻市场的空子,堂而皇之的攫取社会资源。有些企业总是喜欢说“国际惯例”,明显是懦弱的表现,不敢承担责任。还在“所谓”国际惯例的庇护下,为自己的行为申辩。还有些企业习惯于受“国际惯例”的约束的,缺乏主见性,总想以市场的跟随者出现,在不规则的市场条件下,企图分一杯羹。
名来利往,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哪里?
欢迎与aihuau(爱华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查钢,经营师武汉市蜂业协会理事湖北某医药公司副总经理企划人8年市场工作,从事过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食品行业的销售工作.对招商运作、产品线开发、市场策略,人员激效、渠道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擅长于市场提升、营销企划,对企业模式进行诊断和顾问。已有多篇营销文章发表在相关专业报媒、网站(如《医药经济报》、《中国营销传播网》、《中国营销咨询网》、《爱华网》等)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博客:http://zhagang.umg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