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参加央视节目,谈及中国企业如何创世界名牌,有一场争论。有人提出可以给中国企业的产品和品牌起个外国名字,从“张三、李四”变成“汤姆”“杰瑞”,与国外产品竞争,让国外消费者“安熊辩我是雌雄”。何况中国的很多品牌,如“纳爱斯”、“松本电工”、“TCL”,听起来就有点“外国血统”。
另一些人就产生置疑,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打出中国造的旗帜?为什么不让中国的方块字让老外熟悉。
然而,本文要说的是另外一个层面,即现在很多看起来是中国字的品牌,其实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外资企业。在中国企业正逐步走向世界,创中国品牌的同时,一批优秀的中国品牌,却被国外企业收编,名正言顺地打着中国企业的旗号,成为外国企业赚钱的工具。我们一度为美国人每天使用中国产品而自豪,然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以为是中国的产品,其实是外资品牌。
就以法国达能为例吧。1996年收购娃哈哈部分股权,1998年收购深圳益力饮品有限公司54.2%股权。2000年3月达能控股曾连续三年销售量和市场覆盖率名列全国第一的桶装水品牌-乐百氏。2000年12月达能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而“正广和”是华东地区桶装水的领先者。以下是部分外企的收购案例:
1999年雀巢收购了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和西安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各自80%的股权
2001年,雀巢并购了四川的豪吉鸡精
2003年8月吉列公司控股中国南孚电池
2003年12月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2004年1月欧莱雅收购“羽西”
联合利华先后收购中华牙膏、京华茶叶和老蔡酱油
2004年,安海斯公司收购哈尔滨啤酒
2006年4月,以高盛集团为首的投资集团以人民币20亿元成功收购了中国头号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
据统计,2005年国内并购创记录地达到1251单,其中外资占比在10%以上。从行业上看,包括银行、保险、电信、汽车、物流、零售、机械制造、能源,钢铁、IT、网络等几乎所有热门行业都已经有外资进入。从公开披露的外资并购案例看,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最多,占比超过30%,欧盟企业次之,约占27%,其余来自东盟和日本等。就在最近,本土的护肤品老大,“大宝”很可能被强生收购。
通过收购,外资可以快速进入中国市场,更充分地利用业已形成的销售与供货商网络,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经济成果。更重要的是,目前收购中国企业的价格实在不贵。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收购中国企业,并不希望这些企业真正做大,树立品牌,他们是不会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他们收购中国企业后,只是让他们在国内发展,成为他们全球产业链的一环。如果条件成熟,也完全会让中国企业“改旗易帜。
如果说有些外资企业并购确实能够为中国企业带来市场、技术,包括管理方面的提升,这就是我们说的战略投资者。而有些投资,如凯雷收购徐工、高盛收购双汇,让人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这就让人不禁在想,一些中国企业把自己转让给外国外行,把自己的前途交给外国外行,到底为什么?
我们被收购的企业,很多都是国内领先企业,无论是市场前景,企业效益,都是很非常好的。反观我们收购国外企业,如收购IBM的PC事业部、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汤姆逊的电视业务,西门子的手机业务、英国的罗孚汽车,都是国外奄奄一息的业务。中国企业收购后,也没有得到这些企业的品牌。
我们的非常好的业务,为什么不能够自主发展,整合行业资源,做大做强。
难道中国企业就没有能力在中国本土市场上提高占有率?中国企业的管理离开外资就不能提升?如果走向世界有一定难度,需要时间,那就在国内好好发展吧。我们的一些企业家且不说有没有振兴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样高的觉悟。出于民族感情,也应慎重行事。因为一家中国名牌企业,也是全体中国人的财富。
这其中,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在推动收购。政府对本地企业的规划是什么?政府为什么热衷于外资并购呢?希望有些政府部门不要学习刘璋,引狼入室,把中国的品牌断送。
我们都应该反思,中国企业有没有持续发展力?在中央政府大力提倡自主创新之际,除了引进外资,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让中国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在世界500强品牌排行榜上,目前中国只有4席。培养中国的世界名牌而不是为世界名牌打工,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